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有神仙 » 第46章 入府1

第46章 入府1

    冬寒早至,室外飘雪,尤氏坐在冒着青火的火盆前,拿着一本账簿翻阅着,突然眼睛盯在中间一行账目上问道:“这一万两银子是怎么用的?”

    秦可卿接过账簿看了看,答道:“回母亲,是老爷支去用了......”

    尤氏皱皱眉:“是不是又把钱给了冷子兴?”

    秦可卿:“这个......媳妇不知道。”

    这时贾珍走了进来,秦可卿回避了。

    贾珍在尤氏的身边坐下了。

    尤氏望着他:“又买了些古物铜器?”

    贾珍一笑:“两件青铜器,一件龙纹玉玦,那件龙纹鼎内的铭文很可能是祭祀的咒语......”

    尤氏:“这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三四万银子了......”

    贾珍:“你呀,头发长见识短。只要能找到关于修仙的功法和咒语,哪怕是一句话,别说三四万,就是十万、百万都值得。”

    尤氏:“可是......”

    贾珍手一抬:“有件事我也是才听到。锦衣指挥使仇都尉正带人四处挖掘北宋之前的坟茔,替皇帝寻找修仙的功法。”

    尤氏怔住了,半天没有吭声。

    贾珍:“难怪周瑞将女儿嫁给他,这个冷子兴还是有些本事的。一个古董贩子,三教九流都有他的圈子。这样的人以后或许有大用。比方说买地,咱们府不好出面,周瑞、冷子兴翁婿俩就......”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哎,今儿是林姑娘进京的日子......”

    尤氏:“放心,账簿都整理好了。”

    贾珍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件事你要用心,不要让人以为二弟占了林家的便宜。”

    尤氏:“嗯。对了,你说二叔对林姑娘的事这么上心,会不会......”

    贾珍一愕。

    尤氏在他耳边说道:“二叔的性子你也知道,除了修炼和惜春的事,从不关心其他的事情。”

    贾珍眼一亮:“不错。”

    尤氏:“正好下晌没事,我过去看看。”

    贾珍想了想:“先让秦氏去凤丫头那里打探一下,看看老太太是如何安排的。不管二弟有没有这个心思,咱们都要预防着些......宝玉最会哄女孩儿。”

    尤氏掩嘴笑着补上一句:“还喜欢吃胭脂。”

    正说着,管家媳妇进来禀道:“哥儿来了。”

    贾珍:“让他进来。”

    稍顷,贾蓉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向贾珍行礼:“老爷,这是内相送来的一封信。说是事关重大,请老爷即刻拆看。”说着将那封信呈了上去。

    贾珍接过那封信,拆开封口展看,看着看着,脸色一下子凝肃起来。

    尤氏和贾蓉都惊疑地望着贾珍。

    贾珍将那封信折好,说道:“戴总管说,关外女真人打算派年轻一代的天骄入关挑战......邀战的名单上有二弟的名字。”

    尤氏忙问:“为什么?”

    贾珍犹豫了一下,答道:“二弟在宣府杀了他们六名先天宗师。”

    尤氏一惊:“啊!”

    贾蓉则有些兴奋。

    贾珍深深地叹了口气:“这样的事咱们毫无办法......林姑娘那边你上点心,这边天气严厉,听说她身子又不大好......准备几件上等皮毛.,其他的.....你看着准备吧。”又对贾蓉说道:“走,去大老爷那里。”

    望着贾珍、贾蓉的背影,尤氏也叹了口气,想了想,大声说道:“去,将你们小蓉大奶奶请来。”

    屋外一阵急促的跑步声......

    贾母屋里烧了四大盆炭火,又添了两个香鼎,里面用檀香木烧着明火,满室飘香,温暖如春。

    贾母歪在榻上,琥珀坐在一旁,拿着美人拳替她捶腿。

    王夫人坐在右手边客椅上,双眼微闭数着念珠。

    她对面坐着邢夫人,邢夫人的两眼像钉子般望着屋顶,一言不发。

    突然,外面一阵脚步响,李纨走了进来。

    李纨:“老太太,林姑娘来了,已经到了垂花门。”

    贾母瞟了一眼墙角的自鸣钟,未时快过了,坐直身子,这才对李纨说道:“小厨房熬了一锅枣仁粥,让她们送过来吧。”

    李纨:“是。”答着,招呼几名婆子走了出去。

    “大奶奶来了!”外间传来了丫鬟的声音。

    尤氏招呼几名婆子抬着两只箱笼走了进来。

    贾母望向尤氏:“这是干什么?”

    尤氏:“听说表姑娘来了,正巧新裁了几件御寒的衣物,权为贺敬之礼。”说着,掀开第一只箱笼。

    里面是狐皮貂皮裁制的斗篷大氅,毛光闪亮,毫锋纤齐,是上等好货。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你费心了。”

    话音刚落,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林姑娘来了!”

    贾母猛地站起,两眼紧紧盯着通往外间的门。

    这时,又听得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传来。

    接着,鸳鸯、鹦哥并一群媳妇丫鬟,簇拥着林黛玉来了。

    看着眼前这个眉眼间与小女儿十分相似的外孙女,贾母心里悲痛万分,那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将走上来行礼的林黛玉一把搂进怀里,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无论是真心还是假装,在场的人无不掩面涕泣,林黛玉也哭个不住。

    邢夫人用手绢擦了擦眼角,劝道:“老太太,外孙女已经接来了,好容易见面,就高兴点吧。”

    王夫人也走了过来:“是啊。”

    贾母收了眼泪,将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一一指与林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东府你珍大哥的媳妇。”

    林黛玉一一拜见过,下意识多看了尤氏几眼。

    哟哟哟!

    尤氏一看就懂,果真没猜错,这里面有故事。

    早有丫鬟放置了一张跪垫于堂中,林黛玉细步上前,恭恭敬敬的跪下给贾母行跪拜大礼。

    贾母:“好,好。快搀起来。”

    李纨、王熙凤都不在,尤氏便上前搀林黛玉:“来,坐到老太太身边。”

    林黛玉听了,向她浅浅笑了一下。

    尤氏笑了笑,扶着她走到贾母身边坐下。

    这时,李纨走了进来,说道:“老太太,粥来了。”

    贾母:“那就拿进来吧。”又对林黛玉,“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林黛玉连忙起身拜见。

    两个婆子抬着一只已经没了烟气的火炉进来,那锅粥便座在火炉上,放在偏厅地上。

    接着是两个丫鬟擎着托盘进来了,每只托盘上除了一副碗筷,竟还有一小碟酱菜。

    贾母握着林黛玉的手:“知道今天你能来,我昨夜就告诉了小厨房,叫他们熬了一锅枣仁粥。你母亲最喜欢吃的。”说着两眼滴下泪来。

    被贾母这么一说,林黛玉也落下泪来。

    李纨:“老太太,身子要紧。林姑娘赶了半天的路,也该饿了。”

    贾母听了,连忙说道:“快,盛粥!”

    鸳鸯招呼丫鬟抬来一张精致小高桌,摆在贾母、林黛玉面前。

    李纨先给贾母盛了一碗粥,接着去拿林黛玉那只碗。

    林黛玉立刻站了起来:“不敢劳烦嫂子,让我自己来吧。”

    “坐下坐下。”

    贾母拉着林黛玉坐下,说道:“她是嫂子,伺候你是应该的。让她盛。”

    李纨又给林黛玉盛了粥。

    见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李纨都站着,林黛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又不敢开口,只好把目光望向尤氏。

    尤氏一笑:“姑娘安心吃吧。媳妇站着伺候是规矩,姑娘是娇客,当然可以坐着陪老祖宗吃饭。”

    林黛玉似懂非懂的点了一下头。

    贾母心中一叹,很多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丧母长女”是“五不娶”之首,这也是她将林黛玉接来教养的原因之一。

    “这是京城传统小吃,八宝酱菜,你尝尝。”

    贾母给林黛玉夹了一筷子酱菜,一面说道:“以后就安心跟着外祖母,同家里一样。粥要趁热吃。”

    林黛玉:“嗯。”说着,喝了一小口粥,又吃了一点酱菜。

    贾母望着她:“怎么样?”

    林黛玉:“这粥软糯香甜,酱菜酱香中透着清香,还有淡淡的甜味,口味清新可口。”

    听了这话,贾母更加高兴:“跟你母亲一个口味。”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对鹦哥说道:“去叫姑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