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靖南旧事 » 第一章 凛冬

第一章 凛冬

    冬月初三,大雪。

    雪下得正紧。

    北风裹挟着大片的雪花在街巷呼啸而过,像一头巨兽用冷厉的舌头寻找着落单的猎物。

    登州城内的木炭一斤已涨了五文钱,如果不向烧炭户预定,三天内还拿不到现成可用的木炭,除了个别的大户,城里的主妇们都在为自家木炭、柴火的捉襟见肘发愁。

    从其他州府还传来了更坏的消息,一些靠山的村子,因为接连的暴雪压垮房屋已出现人员伤亡,冻死冻伤的牲口更是不计其数。

    二更时分,城中的登州府衙已大门紧闭,门口的大石狮已被大雪埋得不见踪影。

    这几日州府间往来文书数量是平日里的三倍,衙门里每夜都留人职守。

    今日便是书吏陈元吉。他虽身为衙门里的一名普通二等书吏,但平日里工作勤勉,对待上官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对待普通衙役有章有法,谦逊有理,在登州府衙口碑甚好。

    陈元吉舒展了一下肩膀,从半人高的文书中抬起头。此人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生得欣长清瘦,终年喜穿玄色衣衫,眉宇间总有淡淡愁意。

    望着门外簌簌落下的雪花,陈元吉一边拢了拢厚重的冬衣,一边暗暗算着日子:“再过三日便是冬月初七,大雪节气,今年北郡各州不到大雪就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年关难过,不知那人今年是否能应时前来啊。”

    “陈书吏,陈书吏,就知道您老还不曾歇下呢,哟,这间屋子也忒冷了,像个冰窖子,可是那炭房的老徐短了您的木炭?”一名小厮猫着腰,快步穿过院子,钻进陈元吉的屋子。

    “你跟我办差也已有两年,可曾见过衙里谁刻意寻我麻烦?”陈元吉轻笑着回应。

    “倒是不曾。按照您的吩咐,我特意把驿站那边新到的邸报给您送过来了。这几日各地坏消息不断,这个雪如果再下个不停,过几日,便是往来消息也怕终断了”。小厮取下斗笠,抖落上面厚厚的雪,跺着已不听使唤的双脚说到。

    “我也觉得这个雪短期内不会停,只望着下得小一些。”陈元吉边说着,边走到屋角抬起一个到小腿高的框子。

    “这筐炭你带回家给你阿娘,生火取暖。”说着就递给小厮。

    小厮搓着冻得通红肿胀的手,大口呼着白气,说到“您自己屋里也不曾生火,尽留着给我阿娘了。。。”

    “我不怕冷,你终日在外面奔波,哪得闲给家里置办木炭。”陈元吉仍浅笑着回答。

    “早上出门,阿娘是嘱咐我带点木炭回去,我给忘了。小的替阿娘谢谢您老了。”小厮红着脸,向陈元吉拱手作揖,转身离开。

    灯火如豆,摇曳不止。十来份邸报,厚薄不一,规整地放在几案上。

    陈元吉看着其中最厚的那一份邸报,剑眉紧锁。

    北郡几日暴雪,已有成灾之势。从这份邸报消息看,全郡遭灾最严重的是淄川府,如果雪继续下,淄川的各条道路会因清除积雪不及时而中断。这也是最麻烦的地方。

    北郡三面环海,淄川是联通靖南国其他郡的唯一陆路通道。而靖南的重要物资都是依靠陆路运输,包括晶石。晶石只产于东郡临海的沧浪山,每年五月到十月是晶石的出产期。十月之后就从陆路运送到各个需要晶石的港口。

    因为,晶石是苍龙舟唯一的燃料。苍龙舟是各郡人员、普通货物通往靖南首都朝歌城的唯一交通工具。

    北郡境内的港口便是登州城外不远处的蓬莱渡口。登州在北郡的最东面,临海而建,因蓬莱渡口在其辖区内,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最为频繁,是北郡的贸易重镇。

    故每日邸报传到登州的数量是全郡之最。登州的邸报不只供府衙作工作信息流转,更是担起了向登州城聚集的客商通报消息之责。

    陈元吉作为二等书吏,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每日邸报信息,次日交衙门小厮抄写后,贴到城门口的告示栏内。

    在这罕见的凛冬时节,每日城门口的告示上通报的消息对于滞留在登州的各路商贾就显得更加可贵。

    陈元吉把十几份邸报反复观看了几遍,用细狼毫仔细标注出了他觉得需要通报的消息后,就拿起昨日的通报内容认真比对起来,把几个商贾们持续关注的数据又特别用笔沾了朱红墨汁圈了起来。

    今日最重要的信息便有三条:一是今年东郡的最后一批晶石共计一万块,将于明日运抵淄川。二是若雪仍不停歇,淄川明日通往登州的道路将被迫封闭。三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晶石,钦天司在登州的官员,将用秘术通知朝歌城,原计划三日后到达的苍龙舟将从朝歌城推迟出发。

    晶石、三日、苍龙舟。

    陈元吉又用笔在这三个词下重重地画了一笔。虽天寒地冻,但今晚却觉得莫名烦躁。

    做完份内之事,收拾好几案上的文书和笔墨,陈元吉捻灭油灯,披上蓑衣,推开门走进大雪里。

    他笼罩在浓重的墨色中。雪夜没有半点星光,连雪花都是墨色的,随着强劲的北风在半空中妖冶地舞着,又批头盖脸地向他冲过来。

    他在风中稳了稳身形,把脚从半尺厚的积雪中艰难抬起,一步一步慢慢地穿过衙门的小耳门,来到街上。

    由远及近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了。

    听到熟悉的打更声,他的心定了一些。似乎雪也小了一些。

    他靠着雪地反射的微光,辨出了去往城南观海阁的方向,缓缓前行。

    陈元吉走的很慢,但是越靠近观海阁,他越觉得步子似乎松快了起来,好像是某个未知的好消息在那里等候着他。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他走到了观海阁的大门口。

    连日大雪,观海阁已不复往日的恢宏壮阔。夜色中,像一位披着铠甲的天神静静地注视着陈元吉。

    陈元吉走入阁内,一口气爬到了七楼的阁顶。他面向登州南面,往蓬莱渡口的方向眺望。

    渡口离城不足三里远,目之所及仍是一片云蒸霞蔚的奇妙景象。

    靖南国境内有四个渡口,分别分布在东、西、南、北四郡内。渡口选址都是由数代以前的钦天司星官按照上古之书标注的方位确定。四个渡口的共同点是渡口方圆百尺内,四季温度恒定如春,且不生草木。

    所以,在这大雪纷飞的时候,这个位于北海之滨的蓬莱渡口周围蒸腾出了大量云雾,宛若仙境。

    陈元吉默默地看着渡口一派仙家景象,想着:“今年的他,应该还是会如期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