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没想当演员啊!! » 第五十七章 双旗镇刀客(修改后重发)

第五十七章 双旗镇刀客(修改后重发)

    柳怀接过剧本一瞧。

    哎?这不是九一年的电影么?

    柳怀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犹豫片刻后,问道。

    “姜导……这片您确定没拍过么?”

    “拍过了我还找你干什么?”

    姜闻有些莫名其妙。

    “这本子是芦苇写的初稿,交给西影厂去拍的,已经改成剧本了,怎么,你还听过不成?”

    西影厂,京影厂,上影厂,峨眉厂,珠江厂,长影厂,再加个八一厂,算是时下国内电影拍摄的七大山头。

    前些年西影厂一连拍出了《黄土地》、《孩子王》、《红高粱》几部片子,隐约赶超老大哥,成就人生巅峰。

    只是近些年,随着时代和人物的变迁,又渐渐走向了没落。

    “没有没有,就是觉得眼熟。”

    柳怀连声笑着,掩饰住了尴尬。

    此芦苇非彼卢老爷,如果说王硕算是这会儿最炙手可热的作家,那芦苇就一定是最牛逼的编剧。

    没有之一。

    他写过什么本子?

    就说俩,一本《霸王别姬》,还一本《活着》。

    两本本子下来,后边所有的本子权当充话费送的,也能坐稳国内有编剧这一行当以来的历史第一人。

    具体有多牛?

    《霸王别姬》这小说好不好?

    很多人没看过小说,觉得电影这么牛逼,想来原著一定也不错。

    可芦苇一看到原著,就直说这是本二流小说,无非男女情爱,格局不大。

    结果陈导更绝,说芦苇评价太高,依他看无非是个三流小说。

    于是芦苇自己操刀一改,硬是把这三流小说给改出了本旷世经典出来。

    完了觉得这剧本铁定过不了审,偏又舍不得,搞了一个假剧本送审用。

    因为故事过于平淡,电影局还纳闷,这么无聊的故事拍了干嘛,最后发现自己被骗,直接上了禁片。

    至于后来为什么又给放出来……这就只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了。

    你说就这么个神人,写出来的东西能差?

    见着柳怀意有所动,姜闻赶紧趁热打铁。

    “西影厂已经定了导演,贺平,拍过《川岛芳子》的那个。”

    这电影柳怀看过,但是印象不深。

    总体来说,略显平庸。

    不过考虑到这是新人处女作,拍成这样也算是合格了。

    “贺平他本想拍侠客,几个月前想问问我的意见。”

    “我看了看剧本,觉得这些年侠客这题材香江那头拍的太多了,同质化严重,没啥新意。”

    “然后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把主角从一个侠客改成了少年,这我就觉得不错。”

    “少年好啊,少年有锐气。”

    “可西影厂那边没符合人设的演员,前两天贺平就把剧本发给我了,让我帮忙找找人,演男主。”

    “说是要有武术底子,年龄小,关键长得不能帅。”

    “我这一琢磨,你不刚好合适么?”

    “……”

    柳怀很想把姜闻那驴脸拉抻成面团。

    气抖冷,究竟!到底!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怀子,这剧本我看过,本来芦苇写的底子就好,贺平改的也着实不错,是有希望出成绩的,我建议你好好看下剧本,思考思考。”

    其实都不用看剧本,这电影重生前每个圈子里的人都熟。

    它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特点突出,流畅,舒服,味道纯正。

    摄影和美术也不错,辽阔、神奇、不失朴素,小故事有大张力,直到重生前也算是国内最好的西部片。

    有时柳怀闲着没事干的时候,都会再去看一看里边的运镜,还有手起刀落那范,特别古龙,特飒。

    就是条件真的简直了……

    剧组起初采景都不知道上哪儿去采。

    是西影厂的人,跑到甘州高台,又租了两辆吉普,沿着大漠黄沙开了几百公里,这才找到一个叫许三湾城的破败古城。

    汉代留下来的,里头除了残垣断壁,啥也没有,这条件可想而知。

    所谓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固然如此,可真让你住在沙漠里吃喝拉撒几个月,搁谁受得了?

    关键是西影厂这会儿财务极其困难,拍个大漠片才拨了百来万资金,贺平往死了压缩预算,最后还超支了二十多万。

    然后被西影厂通报批评、丢了工作。

    到了最后,就连厂长也被免了职。

    可非常黑色幽默的是,这部片的票房后来简直卖爆了,光海外版权就卖了几百万美刀。

    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破产边缘的西影厂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柳怀想了想,舔了舔嘴唇,装模作样的又重新翻了几页剧本,道:

    “有些地方不太懂,不过故事倒蛮有意思的,我接了。”

    “就是这片酬……”

    “没定,不过想来不会太高,毕竟听说西影厂现在困难。”

    一说起片酬,姜闻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自己这电影一分钱都没给柳怀呢。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不领片酬。”

    “不要片酬?”

    姜闻一时没明白。

    这小子合着是准备为爱发电了是么?

    还是说对西部片有啥特殊癖好?单纯一句我乐意?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我那亲戚和姜导您搭个伙,凑点钱,就当入股了。”

    姜闻身子一颤,惊了。

    这简直离离原上谱,一谱接一谱。

    这剧本还没翻几遍呢,就准备投资了?

    您亲戚要有这钱,不合计合计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追加点预算?

    可这事又不能明说,于是他想了片刻,使了个心眼,摊了摊手道。

    “我倒是想,可眼下全部身家都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上了。”

    柳怀一眼识破,拒不接招。

    “没事,我就想挂在姜导您名下,这样入股方便些,您投多少不重要。”

    这倒是很新颖的玩法,相当于借了自己的名,方便和国有大厂合作。

    “你准备投资多少钱啊。”

    “一百万吧,不够到时候再和我亲戚商量商量。”

    姜闻砸吧了下嘴巴,想说您那位亲戚做的生意他正经么,怎么感觉和天上捡钱似的。

    只是他有所不知,就拍戏的这三个月,柳怀光是期货就已经赚到了小一千万。

    这还是在他没有时刻盯盘,买的大多也只是长线的情况下。

    要不怎么说金融才是暴富的最好方式呢,开着天眼还能亏钱不成?

    之所以不愿意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继续投钱……

    纯属姜闻这丫太能造了,给多少钱都不够他花的。

    “成吧,你要是真接了这戏,这事我回头再和西影厂商量商量,不过想来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听说他们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