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末世:他乡 » 章节五 他乡异国5 (海湾战争)

章节五 他乡异国5 (海湾战争)

    据我们现在所知,海湾战争是由于伊拉克军队踏入科威特爆发的,后续也间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990年8月2日,刚结束混战不久的海湾地区再起争端,“中东小霸王”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20个小时就将其灭国。

    作为海湾地区的重要产油国,又是西方重要的投资地区,科威特被灭等于是在西方人头上动土。美国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撤军,在萨达姆拒绝后,美军于1991年出兵海湾,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1990年突然出兵攻占科威特,并不是领袖萨达姆突然发疯,这场战争背后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除了一些妄人和疯子,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绝不会轻易挑起战争,尤其是像萨达姆这样的政治强人,他的大脑是一直保持清醒的。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在国内举行阅兵,欢庆8年战争结束。但是在私下里,萨达姆却愁得焦头烂额,当时的伊拉克外汇全部花光,还倒欠了800多亿美金的债务,每年光利息就30多亿美金。

    如果这是在1980年,800多亿美金对伊拉克不算什么,毕竟它是产油国,卖原油躺着挣钱就行了。但到了1990年,伊拉克的产油量不到1980年的20%,因为大量的油田和基础设施在两伊战争里被伊朗炸毁了,伊拉克自己没钱修复。伊拉克当时在使用土耳其和沙特的输油管道卖油,利润极低,还要交十几亿美金的使用费。

    1990年的伊拉克处在崩溃前夜,国内通货膨胀近50%,大量士兵复员后无处就业,伤员和阵亡士兵的安家费发不出来,石油开采受阻,国家没收入,整个国家即将启动自毁程序。萨达姆当时申请自己的阿拉伯兄弟们减免债务,毕竟自己打伊朗是保护了阿拉伯世界,哪怕不减少债务,减少点利息总是情理之中的。

    没想到阿拉伯兄弟们翻脸不认人,欠账一分不少,还不愿意抬油价让伊拉克多赚钱。最后强人萨达姆当机立断:伊拉克既然因战争(两伊战争)而堕落,那就再用一场战争来崛起。

    南边的小国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的债主之一,手握100多亿美金的债务。科威特是整个中东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不仅卖油,还在全世界握有大量的投资股份,海外资产比国内资产还多。

    萨达姆看上科威特,第一是不想还债,第二则是夺取出海口,为伊拉克打开生存的大门。伊拉克在南部阿拉伯河地区只有50公里的出海口,随时处在伊朗的武力威胁下,这让萨达姆寝食难安。当时的伊拉克军队刚刚经过8年战争的磨练,确实称得上是虎狼之师,打一场闪电战,可能会换来伊拉克的未来。

    伊拉克的正规军加上预备役部队超过145万,在1988年分成10个军,77个师。伊拉克陆军有5000多辆各型坦克,8000多辆装甲车,大口径火炮3500门。空军装备700多架战机,还有大量从欧洲进口的先进导弹。

    伊军几乎全套苏械,陆军主力是苏联t72坦克,以及中国69式坦克。空军装备“米格全家桶”,米格23,25,29是主力,空军纸面实力是中东第一。

    到了80年代末,跟萨达姆关系较好的法国卖给伊拉克100架幻影f1战机,还有700枚飞鱼对舰导弹,60枚罗兰特防空导弹。法国人还帮忙建设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在全国修建了4个防空作战中心,16个对空拦截引导中心,70多个防空战线指挥部,这些作战中心用网络连接,其技术水平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所以在1990年,以武器装备数量和军队人数来看,伊拉克的“世界第三强国”不是浪得虚名。

    当时世界上拥有百万机械化大军的国家真没几个,哪怕放在欧洲和东亚这样的“怪物房”,伊拉克也是一霸。萨达姆的御林军是在两伊战争中磨练起来的“共和国卫队”,全套编制向苏军看齐,几乎就是个苏军摩托化步兵师。“共和国卫队”有十几个师,等于三个苏军集团军。

    萨达姆当时做了两手准备:如果自己出兵后美国保持沉默,伊拉克闷声发大财,一定会立即向美国靠拢示好,对美国表示感谢。第二种情况是美国出兵,要跨过半个地球来打自己,那么伊拉克不会主动出击,而是要打“第二场越南战争”,只要把美国拖入持久战,美军必败无疑。

    美军从1990年末进行“沙漠盾牌行动”,从亚洲,欧洲以及本土调兵50多万,加上北约的兵力共66万。美军在波斯湾部署了2个航母编队,部署战机1700多架,调来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5600辆。

    此外,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美国派三个航母战斗群在印度洋,地中海巡逻。

    1991年1月17日,萨达姆拒绝联合国停战命令,美国带着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轰炸。F117隐形轰炸机带着制导炸弹轰炸了伊拉克重要设施,美式“激光制导炸弹”精度以米计算,能把炸弹投进窗户,直接毁灭建筑内部的精密仪器和作战人员。

    伊拉克前期挨炸就整整挨了近40天,兵工厂,水厂,发电站,水库,桥梁,油矿都被轰炸。伊拉克在空袭中损失1685辆坦克,950辆装甲车,1485门火炮,几乎损失陆军重火力的半壁江山。

    在轰炸38天后,美军开始地面进攻,伊拉克军队此时士气颇高,要在地面打败“侵略者”,几千辆T72坦克蓄势待发。

    美军使用的是M1A1坦克,这种坦克来自美国驻守在欧洲的“重装陆军”,本来是用来防御苏联坦克洪流的。M1A1坦克虽然没有跨时代的科技,但是它有两大法宝:贫铀装甲和热成像仪。

    M1A1的贫铀装甲是当时世界上防弹能力最强的装甲,防穿甲弹能力等于700mm厚的钢甲,几乎无法被击穿。伊拉克军队曾在交火中击中美军坦克几十辆,但是只有1辆被击毁,其余的都没有大碍。

    M1A1上还有热成像系统,在普通能见度下可以看到2公里外的敌方目标。加上M1A1坦克3000米射程的主炮,伊拉克坦克常在未发现美军的情况下就被击毁。1991年2月25日,美军12辆坦克受到伊军35辆坦克的冲击,美军在T72射程外发起进攻,最后35辆伊拉克坦克全部被击毁,美军无一损伤。

    就在这次遭遇战3天后,伊拉克接受停火协议撤离科威特,结束了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在40天里伤亡10万人,其中2万人牺牲,空军300多架战机没起飞就被炸毁,陆军4000辆坦克被击毁,庞大的苏式机械化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而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仅仅伤亡4000人,其中3000人是非战斗受伤,在1000多战斗伤亡之中,仅有300人牺牲,其中100多人还是误伤。也就是说伊拉克军队用10万人伤亡的代价,只打死了100多名敌人。

    这场战争打破了传统的战争模式,采用了新型的作战模式,空中技术装备成为战争中的核心力量,电子战飞机、隐形飞机、精确制导武器被广泛应用,使得战争由机械化时代走进了信息化时代。这种作战模式下,传统的战略纵深理论基本失去了意义,战场空域变得空前广大,没有了前线与后方之分,交战双方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打击对方的核心目标。

    给苏联人一点点小小的美利坚震撼,按照正常剧本来说,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结果震撼了中苏在内的很多国家,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开始转变二战后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将科技发展作为军队未来的主要方向。至于苏联,苏共高层在海湾战争后彻底失去维系联盟的信心,于年末宣布解体。

    但是仍有一些萨达姆的疯子士兵停留在科威特,这些就是丧尸了,但是当时北约士兵们不知道,那些不惧子弹的人形怪物扑了过来,丧尸病毒就如此爆发了。

    说不定,也许是因为科威特爆发了丧尸病毒,伊拉克介入了。。。。。但远在天边的我们没法臆测,丧尸病毒就这样随着被咬伤的北约大兵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