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山人神棍鬼魅 » 第345章疾风落叶,势若破竹(1)

第345章疾风落叶,势若破竹(1)

    匪魁江上太郎带走了大大小小货船、舢板,顺着江流扬长而去。

    熊熊燃烧的三十五艘巨型货船照亮夜幕,数十万甲士呆立冰面。

    高丽王氏治军极严,没有新的军令?

    甲士们会等到地老天荒。

    变生肘腋!

    首鼠两端的海匪临阵脱逃,顿使高丽王氏失去战略主动。

    “回营休整吧,准备决战!”地夫帝下达军令。

    没有趁胜抢建浮桥!

    牧鲍、林肇雄、紫霄回到中军账,收束军马回营,炊烟升腾。

    仗打了一整天,以高丽帝国损失近半人马告终,进而转入防御。

    行军总管牧鲍,命令散落辽东平原的八镇大军回程?

    并非驰援松延镇的中军,而是两两靠拢直奔鸭绿江边,沿着千里江岸择地架设浮桥渡江,有佯攻试探,有拉开大阵仗硬干,真假莫辨。

    雍朝大军有备而来,进了辽东平原后,大军南渡寻歼高丽帝国主力?是彻底解决高丽半岛问题的关键,顺利渡江?是关键中的关键!

    留下足够数量的斥候,严密监视千里南岸的一举一动,并建立观测点、哨收集鸭绿江的水文资料,据此确定理想的强渡位置!

    悲镇、苦镇的防区,是辽东平原的北端,从珲春郡城一直延伸到长白山麓,河段长约三百里,留足了斥候,轻骑兵散开拉网搜索。

    没有例外!

    除了新迁来的大漠牧氏胡人,高丽人绝迹。

    行军总管大人牧鲍一声令下,牧悲、牧苦相互靠拢,各自派出三千轻骑过江,沿着长白山麓河沟一路往下,建立六个珲春河桥头据点。

    珲春河冰封,其厚度足以承载重装甲车渡河,是最佳的渡河区段。

    但是,沿着长白山南麓下行三百里,一直是绵延不绝的山区,地形、地理复杂,不利大军行走、展开,需绕行迷宫般的山岭、小溪。

    牧羊“游历”珲春河的时候,曾尝试从上游进入京畿道北部山区,均以失败而告终,再经悲镇的斥候详查五十里,得出同样的结论。

    况且,京畿道北部地广人稀,物产贫瘠,没有战略价值。

    不能沿着河岸一路往西?

    呃,真不能,三百里的范围内,竟有十余处山峰、峭壁阻路。

    悲镇、苦镇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除了广布斥候,就是待命。

    汇合后,两镇直奔珲春郡城,接替疯镇、狂镇的防务。

    望着冰面上摞的铁皮舟,上面铺设了浮桥,牧悲、牧苦面面相觑。

    珲春郡城段的河面较宽,又处鸭绿江中游,冰层的厚度不够?

    唯架设冰面浮桥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牧疯、牧狂是老卒,行事老辣且稳健。

    “小悲、小苦,可要守住退路哦!”牧疯不由调侃。

    默默点头,牧疯、牧狂是老卒,战斗经验丰富,不愿悲、苦涉险。

    再往下四百里的江段,是鲁镇、苏镇的防区,以对岸的雄伟山岭为界,两镇的任务不确定,或是佯攻,或第二梯队,或迷失群山里。

    东征大军兵多将广,各种因素都会考虑进去,不会留下破口。

    过了雄伟山岭,再往下四百里是松延镇,是浙镇、赣镇的防区。

    鸭绿江岸侧结了厚冰,并向江心蔓延开去。

    一条双道六丈浮桥,缓缓地向南岸延伸,是威慑,也是试探。

    松延镇的战斗一直持续,直到江上太郎带走海匪。

    继任的地夫帝,竟视上游的浮桥若无物,任其慢吞吞地延长。

    某一刻,吃饱喝足的徽镇、晴镇的舟桥营冲出营寨,趁夜续建浮桥,而浙镇、赣镇的浮桥快速延伸,估计再有两个时辰可通车。

    高丽帝国虽受重挫,却未达到崩溃的地步,地夫帝不可能失明。

    唯一的解释,地夫帝无兵可调,又将松延南镇作为决战场!

    “呜呜呜...”低沉的角号划破夜空,悲寂而凄凉。

    营门大开,短暂休整后的甲士列阵,登上板车疾驰而去。

    不是阻上浙镇、赣镇登岸,凭轻步兵阻挡不住雍朝的铁军。

    前出十里,甲士拽出一条条麻袋,迅速铲土装填,再垒成工事。

    “约二十万人!”慕容南晴凝视黑呼呼的对岸,是凭听觉判断。

    没有结束,又有甲士、民军出营,各各奔向岗位,装袋加垒工事。

    是正面渡口,约十里范围,打造成了“铜墙铁壁”!

    “也是二十万!”慕容南晴的判断不会错。

    高丽王氏久掌兵权,自上而下都是资深老卒,不会出错。

    方圆十里的范围,四十万人达到兵力的极限。

    若是装备精良、军械充裕,百万人可分为五个梯队轮番上阵。

    “嘎噜噜...”对岸传来奇怪的车轱辘声,浙镇、赣镇的军马逼近高丽甲士布置的临时工事,于三百丈外停留、集结、游走。

    重装甲车满载重骑兵,而甲马空鞍奔行。

    “放下武器,投降免死思密哒!”怪怪地声调,生疏的棒子语言。

    没有人答腔,高丽王氏以军立国,军律、军规深植骨髓。

    即使征召来的精壮民军,也不会起了异心。

    两柱香,大军调整好阵列,对着沉默、顽抗的棒子兵发起攻击!

    “嘚嘚嘚...”密集的蹄声响起,高丽甲士全神贯注盯住前方。

    不是重装甲车,不是冲锋陷阵的重骑兵,而是?

    十六骑健马驮着大大的铁木,一往无前地,往麻袋垒的临时工事撞来,恶狠狠地撞来,哪怕马匹中箭,也是一往无前地撞来...

    “噗...”长长的铁木穿透三层麻袋,将后面的甲士、民军撞飞。

    “噗噗噗...”一根根巨木连续撞来,用最原始的蛮力破防。

    一百根铁木,连续撞击一条直线,很快穿透八道防线。

    “嘎噜噜...”重装甲车、重弩车、重骑兵沿着缺口,冲锋!

    “大帝思密哒,我顶不住了!”金甲将绝望地嘶吼,声传两岸。

    康都五禁营是源陆的禁忌,江南五镇是无敌般的存在!

    屠杀开始了,一面倒地屠杀!

    “顶住!给我死死地顶住!”地夫帝大声咆哮,却不敢露头。

    天佑皇的意外死亡,一个个皇族子嗣捐躯,吓坏了王氏高层。

    “锵!”一声巨响,一枝铁枪抵住金甲将的长柄大刀。

    “噗噗噗...”密集的射击,将金甲将的脸钉满了大箭。

    铁枪扎透金甲、穿透心脏,金甲将茫然、不甘:

    “中原蛮子是孬种,不敢光明正大一战!”

    “皇叔死了,呜呜呜...”尖咧的嘶叫刺破天际,紫霄错愕。

    太监?皇叔是谁?

    没有谁会给出答案,雍朝东征,高丽帝国危若累卵,皇叔算什么?

    不再死战,且战且退,重装甲车继续逞威。

    时不时,会有凄厉的嘶叫,宣告某一皇室重要成员,去了黄泉。

    悄无声息间,正面的浮桥延伸到冰面,一条“官道”快速延伸,密集的铁矢、大箭射来,却被严密的甲盾护住,不能阻止其延伸。

    “踏踏踏...”又是密集的蹄声,十六匹健马驮着铁木,撞来了。

    没有意外,一层层麻袋工事透了,一条笔直的攻击路线直透大道。

    “嘎噜噜...”还是套路,重装甲车奔驰,继续开道。

    重弩车跟着,中型机弩不断射出铁矢,收割性命。

    又是屠杀!一面倒地屠杀。

    “别杀了,我愿投降!”悲凄的哀求声骤然响起。

    没有谁理会,眼下乱战正酣,谁迟疑,谁会送命。

    “我是地夫,愿臣服雍朝,永为藩国!”正是地夫帝。

    或许,地夫帝是高丽最短命的帝皇,临任不到一天!

    牧鲍冷笑,王氏统治高丽多年,早养成高高在上的心性。

    雍朝要的,是永绝后患,而不是,再扶持一个藩邦、属国。

    “自缚出降,留你一命!”牧鲍冷喝。

    静了,天地静了。

    雍朝军士放缓节奏,渐渐脱离战斗。

    “猫舔的,竟想溜走?”爆喝声起,不起眼的角落爆发战斗。

    “呼呼呼...”一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灰衣汉子威风凛凛。

    “当!”一锉汉一拳打来,将大刀蹦偏。

    “当当当...”密集的拳刀相撞声,一个个锉汉围殴灰衣人。

    “锤子大李?”慕容南晴惊讶,想起了牧羊与翠帝一战。

    “是李氏的大锤拳!”林肇雄十分肯定,是汉江道李氏的绝活。

    “李氏的脸都丢尽了!”灰衣人咆哮。

    一锉汉冷哼,不屑道:

    “为国捐躯乃将之本份,与强敌媾和是王之智慧,你易容换装欲逃出战场,又是何意?王氏如此不堪,早该灭了,小韩,动手!”

    异变骤起,五条娇滴滴的人影翻飞,将灰衣人耍得团团乱转。

    “撸手小韩!”慕容南晴十分肯定。

    汉江道尚武,民间多武者,以李氏、韩氏为领袖。

    但是,那又如何?

    十一位李氏、七名韩氏围殴灰衣人,竟是旗鼓相当!

    “都散开,以免误伤!”慕容南晴摘弓搭箭,事先提醒了。

    呼啦!十余数武者星散,留下灰衣人耍刀。

    箭锁定,灰衣人心生寒意,艰难道:

    “我是王地夫,说了要降的!”

    指松,箭出,慕容南晴趁王地夫分神,一箭射出。

    两眼对看眉心,王地夫的气息渐弱,终于倒下。

    锤子李、撸手韩心悸,齐齐匍匐,低声道:

    “我等愿做一介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