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谋主 » 第三十二章 李桓的大智慧,欲提前招揽尉迟恭

第三十二章 李桓的大智慧,欲提前招揽尉迟恭

    让段志玄三人回军营后,李桓坐在小院内静静的思考着尉迟恭的事。

    这尉迟恭出身穷苦人家,原本是个打铁的。

    随着群雄争霸,天下大乱,尉迟恭也想有所作为。

    但他看不上各路起义农民军,也认为造成这乱世的不是隋朝政府,而是各路反叛者。

    于是就在高阳县参军了。并在平定各路起义军的过程中屡屡立功。

    结果是被封了一个散朝大夫,隋文散官,五品十三阶——明明以勇武出道,又是在平定各路起义军出人头地的尉迟恭,却被授予一个文职。

    尉迟恭对隋朝庭可谓是失望透顶。

    恰逢刘武周听说尉迟恭的过人本领后,立刻带上金银玉帛前去招揽,并获得成功。

    尉迟恭在刘武周的手下,终于拥有正确名份——被封为偏将。

    但在了解刘武周的为人后,尉迟恭便看不上刘武周了。

    最后与李世民作战败退后,在李世民的劝降下,果断的投了李世民。

    所以,现在去把尉迟恭忽悠过来是有可能的。

    李桓想的是该怎么忽悠尉迟恭。

    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应该让李世民去做。

    毕竟自己现代人的思维和古人是有区别的,自己去忽悠可能会搞砸。

    而李世民可是招降的高手,初唐时期,许许多多本来是敌人,但都被李世民忽悠成他的人了。

    主意拿定,李桓也不耽搁,起身直接去找李世民。

    ……

    李世民在自家小院和长孙氏聊天,核心内容就是李桓。

    李世民把今天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对长孙氏说了一遍。

    最后叹道:“天择还是太过谨慎了,即便他能掌控半数的军队,阿耶和我都不会猜忌与他的啊。”

    长孙氏却笑了笑:“世民,我觉得天择此举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哦?观音婢,你说说看你的想法。”

    “世民,天择的人品,你、阿耶、大郎,甚至我都绝对相信。

    即使给天择滔天的权利,我们都相信天择能恪守底线,不会做出越线之举。

    但,天择的麾下也都能恪守底线吗?

    人都有欲望,当他们发现以天择的实力,能带着他们更进一步,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到时候恐怕连天择都无法控制,甚至会被他们推着走到我们的对立面。

    而天择此举就是从源头上杜绝了此事发生的可能。

    天择和这些人可以有师生之谊,甚至他可以桃李满天下,但绝不会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

    因为这绳可以捆住天下任何人,但同时也把他自己捆住了。

    所以我说,天择此举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长孙氏不亏为千古帝后,身居内宅,却能洞悉世人之心。

    李世民听完沉默不语,良久才叹气道:“天择重情啊。”

    李世民刚刚在沉思,如果李桓是个薄情自私之人,那么肯定会抓住一切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李世民的心里认定,凭借李桓的智慧及能力,在有一定势力之后,必定能鸠占鹊巢,自己去做那天下之主。

    但李桓一直以来坚守为人臣的本分,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组建自己势力的想法和行动。

    如果不是李桓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相信,李桓并非一定要来辅佐李李世民。

    这天下可选择去辅佐的英豪何其多。

    甚至李世民觉得,李桓可以选择不辅佐任何人,自己白手起家都极有可能登顶九五之位。

    正因为李桓有此能力,却甘心前来辅佐于李世民,且没有任何私心,更显李桓的重情重义。

    长孙氏笑着拍了拍李世民的手背:“天择重情,可我家二郎也不是薄情寡义之辈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没错,天择待我赤诚,我必不弱于天择。”

    此时,院外传来一阵呼喊声:“世民,世民在吗?”

    李世民和长孙氏相视一眼,笑道:“说曹操曹操到啊。”

    随即起身迎向李桓:“天择,我在,快进来。”

    李世民将李桓迎进小院。

    李桓见长孙氏也在,急忙一揖:“天择见过阿嫂。”

    长孙氏也还了一礼,然后说道:“天择快请坐,我去给你泡茶。”

    李桓急忙道:“阿嫂,给我一杯白水即可。”

    长孙氏笑道:“知道天择不喜茶汤,我去给你倒杯水。”

    “谢谢阿嫂。”李桓道谢。

    长孙氏上完茶就退下去了。

    李世民好奇道:“天择,我们才刚刚分开吧?有什么事这么着急找我?”

    李桓问道:“世民,你是否知道尉迟恭这个人?”

    李世民一脸茫然,仔细想了想,确定道:“不知道。”

    李桓也不意外,现在尉迟恭也就是个无名小卒,不知道才正常。

    于是李桓祭出万能背锅侠:

    “我师父2年前下山过一趟。

    在高阳县遇见了一个猛人,名叫尉迟恭。

    我师父观察了几日,断定此人必为一代猛将。

    回来后对我说,这尉迟恭是难得的一员猛将。

    让我下山后,如有可能尽量招揽过来。”

    李世民一听大感兴趣,李桓师父推荐的猛将,那肯定有过人之处。

    于是李世民就急问道:“你可是有这尉迟恭的消息了?”

    李桓点点头:“我得到消息,尉迟恭现在刘武周手下任一偏将。”

    李世民闻言皱眉道:“在刘武周手下啊,那更是要把人给招揽过来。我们迟早要和刘武周打,尉迟恭在刘武周那边,迟早会给我们造成大麻烦的。”

    李桓笑了笑,说道:“所以我就来找你了啊。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那亲卫队的一队队正,校尉魏甲,和那尉迟恭是邻居。”

    李世民眼睛一亮:“哦,那倒真是个好消息。”

    李桓接着说:

    “我师父与尉迟恭接触过。

    师父说那尉迟恭也是个有抱负之人,见世道维艰,也想平定乱世。

    起初,尉迟恭认为造成这乱世的不是隋朝政府,而是各路起义军。

    于是在高阳县了参军。后因战功,被封了一个散朝大夫。

    可散朝大夫是个文职官,尉迟恭明明以勇武出道,却被授予一个文职。

    而现在尉迟恭出现在刘武周这,我猜测是尉迟恭对隋朝庭业已失望,而刘武周趁虚而入,才招揽到尉迟恭。

    现在,对我们有利的是,尉迟恭有抱负,那必然不愿苟且。

    而刘武周的起事,是因为与顶头上司——马邑太守王仁恭身边的侍妾勾搭成奸,唯恐事情败露,遂发动叛乱,杀死王仁恭。后又投靠突厥。实乃一蛇鼠小人。

    尉迟恭如若知晓刘武周为人,必定不齿。

    那我们招揽尉迟恭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此事可通过校尉魏甲来在操作。”

    李世民一拍大腿:“好,此计甚好。那天择,你赶快安排吧,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李桓坏笑道:“我的确有要你帮忙的。”

    “赶紧说来。我马上安排。”李世民一拍胸脯道。

    李桓嘿嘿笑道:“消息我都给你了,怎么招揽尉迟恭就全靠你了。我不再过问了。”

    说完就哈哈笑的离开了。

    李世民风中凌乱了,一脸糟逼。

    过了会才回过神来,无奈的摇摇头道:“这天择,又在避嫌了,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