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小九读西游 » 凤仙郡折射的“权势”(1)

凤仙郡折射的“权势”(1)

    西游记里面有个地方叫凤仙郡,是灵山脚下大天竺国的一个郡。

    这地方连续干旱三年,农民颗粒无收,饿死的人几乎到了横尸遍野的地步。

    书中原文是这样写的:

    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这样的惨景堪比历史上地方发生饥荒,出现了“岁大饥,人相食”的悲剧一样。

    在影视剧中几乎也没有这样惨绝人寰的场景出现,毕竟属于不和谐的画面。

    好好的一个地方为何发生如此饥荒呢?

    原来因为三年前当地郡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的时候因为跟老婆闹矛盾,发脾气的时候把这些贡品都推翻在地还让狗来吃。而这时正好是玉帝下凡到各处巡察的日子,又恰巧被玉帝看到了,为了惩罚这个郡侯于是设立了三件事:鸡吃完米山,狗吃完面山,火烧断金锁,才给降雨。

    书中写到孙悟空看到这样的惩罚时“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

    为什么?

    因为: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要等到这三件事都完成了,估计跟国足夺得世界杯一样了!

    这分明就是要让这个郡的人全部饿死,堪比屠城!

    所以就算是孙悟空也不淡定了,知道玉帝的狠!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中国传统民俗接玉帝的日子,玉皇大帝这天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

    所以这郡侯其实就是在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的时候,给了领导难堪,所以被罚。

    当然如果玉帝公正一点的话,天庭律法公平一点的话,这惩罚就应该是直接处罚这郡侯了。

    但是玉帝却要整个郡的人一起受罚,还是赶尽杀绝的处罚,多少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因为一个人,要灭一座城!

    这个在现代文明社会看似荒唐的事,其实在中国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就是统治者实行的“连坐”制度!

    这个“连坐“律条最早起源于前秦,但是在秦朝商鞅变法的时候得以强化和推广,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统治者的权威,严格管理老百姓。

    86版西游记这一集里面,增加了这样一个场景:猪八戒和孙悟空两人想凭借自己法力完成这三件事,但无功而返。

    原著中是没有这段的,猪八戒得知此事后有这个想法,被孙悟空否定了,说这是上天设计的,你别想了。

    然后告诉郡侯以及全郡百姓,只要你们“作善”就能解决不下雨这个事。

    孙悟空没有亲自施法去解决这三件事,想来一是因为知道单靠法力是不行的,认识到这三件事的困难程度;二是不愿意打破玉帝立的规定,毕竟现在的孙悟空不是当初的孙悟空了,懂得了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