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跃入罗布泊 » 第二章 露宿大戈壁

第二章 露宿大戈壁

    三台车依旧按一号、二号、三号排列前行着,阿霞姆骑着她那匹光鲜亮丽的枣红马,在前面带路。

    只是现在行驶的相当慢,因为排长李笙亲自在“无影泥潭”的路边挖坑,小雨埋入木橛子作为路标。

    顺便解释一下(这个解释是二十年后才知道的),所谓的“无影泥潭”,我们就叫它“无影泥潭”。就是孔雀河周边的高高低低的洼坑,水丰时就是沼泽地。冬春戈壁滩无雨干旱,原本有水的“沼泽坑就变成了稀泥坑,再经过多风的春季,尘土覆盖了稀泥,咋看表面就象路面一样。人不小心就会踏入,必死无疑。彭老生物探险家说不定就是这样失踪的。如果是这样失踪的,那彭老爷子早就塌西郎了(死了)。

    按道理,李笙是这次的指挥长,是头儿,这种出力的活儿应该由下面的员工干。但除了小雨、小亮和张围是比较年轻得员工,他们的年龄和李笙差不多外,那两位老测量员工年龄可不小了,都快奔四了,得照顾老先生啊;张围既老实听话,也和李笙关系好,但他是驾驶员啊;小亮主要是做饭,等到目的地后,他要负责六人的饭菜烹饪,不,是七个人的饭(含阿霞姆),还要分开做一个吾族清真菜(阿霞姆的菜),现在当然不能让他太辛苦。那两位老测量员工,可是宝贝,必须尊敬、照顾他们,才能精确测量数据。再说了,“作梗随处有”,“使绊子也未必不可能”,这是某领导对李笙的提醒。这不,这次走的并不如意的路线,就不信他们不知道?但他们始终没有提示,即使在出发前的会议上也只说走的路线很好。再说了,他们也是大叔级的人了,摆起老人的谱也使正常,小辈多干点活也是对的。什么头儿,这得看在哪里,如果是在办公室,当然得摆起当官的架子,现在可是处在罗布泊啊,随时都会命悬一线的罗布泊啊,还能摆谱?

    李笙和小雨上车下车不知多少次,所谓的上车、下车,就是没有“无影泥潭”的路段就上车,车就开的快点,有“无影泥潭”的路段就下车做上标记,当然这都是阿霞姆告诉他们的。

    一路无语......

    自从阿霞姆带路走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阿卡速扑小村,也就是阿霞姆家的小村。

    阿卡速扑小村,一共十七户人家,他们以放牧为主。各位看官可能有些疑问:这不是戈壁滩吗?怎么会有绿地放牧?其不知,这个小村周围,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沼泽地。野草长的比人还高,根据地图显示,不远处还有一条河流,那就是孔雀河的支流,听鱼里县和34团农场人说,这里可是“赛江南”地段啊,34团农场有种植水稻的任务。

    可以说,这个地方确实绝象江南水乡,是戈壁滩罗布泊边缘的一颗璀璨明珠,只是离“赛江南”的农垦34团距离一百多公里罢了,但在戈壁滩上,一百公里已经不算多远的距离。

    他们小村的人还种起了少量的水稻和杂作物,足以解决了他们的口粮问题。可遗憾的是,吾族人几乎不知道怎样种植蔬菜。

    阿霞姆到村后,让李笙等一下,她要去家里,给家人说一下情况,然后再带路。

    许久。

    许久。

    阿霞姆也没有回到李笙车队来,李笙他们感到茫然了,心里有点不高兴,感觉阿霞姆不守信用。

    大家都认为阿霞姆不会再给他们带路了。

    大家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阿霞姆骑着她的枣红马从村里出来,老远就打了招呼,后面还跟着一个骑白马的英俊小伙子。

    阿霞姆笑着说:“我妈妈爸爸听说你们来了,要请你们吃饭,你们吃了再走。”

    李笙忙说:“现在离吃晚饭还早呢,我们为了赶路,得要继续前进,谢谢你们的好意,我和你一起去你膀子(家),当面谢谢你爸爸妈妈。”

    “你们这很大客气,我爸爸会生气的。”阿霞姆低头说。

    “你带我去你膀子(家),我亲自给你爸爸说。”

    阿霞姆无奈地带领李笙去了她家。

    一会儿,李笙和阿霞姆回来了,阿霞姆的父母也跟在了李笙的后面,再后面还有一位骑马的帅小伙,估计那是阿霞姆的弟弟了。

    大家一顿热情地寒暄后,就由阿霞姆和帅小伙带队继续前行。

    “阿霞姆,这位是?”李笙指着骑白马的小伙子问道。

    “我是阿霞姆的弟弟,我叫买买提.达吾提,你好。”买买提.达吾提抢先回答。

    “好帅的小伙子!”李笙他们一齐赞扬,买买提.达吾提有点不好意思,阿霞姆得意地微笑着。

    买买提.达吾提下马,一跃跳上车,抱了很多“记号”木橛子,翻身上马,一溜烟地打马前行,时不时地甩下“记号”木橛子,不偏不已插入地里,一气呵成,速度那个不要不要的快。

    所以,解放大卡车速度也快多了......

    解放大卡车行驶在或土或戈壁的路上,速度快的飞扬起了尘土,想想都难受。

    这一气,解放大卡车开了近四小时,大约走了150公里之多。

    李笙招呼了阿霞姆和买买提.达吾提,示意他们停下马,也招呼了自己的员工停车,原地休息。

    “停车吧,我们准备在这里吃饭休息怎么样?”李笙与老王、老孙商量。

    老王、老孙下了车,环顾了一下周围,老王有攀爬到车顶,远眺了一下远方,说:“这里可以过夜休息,周围没什么危险。”

    老王这么一说,李笙迅速安排、准备做饭,阿霞姆帮小亮搬锅拿做饭的家什,小亮找了一个小坡地准备挖坑支锅,准备晚餐的工作。其余的人们和李笙一道,找好平整的地块,支起大帆布帐篷。

    李笙环顾了浩淼的戈壁,感慨道:“大戈壁啊,你真大!”

    “你是第一次进入这里吗?”老王问。

    李笙笑笑,没有回答,心想“是不是第一次进入这里,你不知道吗?明知故问,不就是想炫耀你多次进入戈壁滩吗?”

    李笙心里想着,转脸招呼其他人去了。

    “这次要支三个帐篷,三人一个帐篷,阿霞姆肯定和买买提.达吾提一个了。”张围笑着说。

    “我们不能睡一起,我们是姐姐弟弟。”买买提.达吾提赶紧地解释。

    “噢,这样啊。”

    “我们支五个帐篷吧,反正也不费劲,阿霞姆一人睡一个帐篷,那必要的东西也可以多放点在她的帐篷里。”李笙对老王老孙说。又转过脸对阿霞姆和买买提.达吾提说:“阿霞姆不要害怕,你的帐篷在我们两个帐篷中间,即使狼来了也不怕。”

    “我不怕的,我经常在外面睡的,我胆子厉害的很。”阿霞姆表情一点也不夸张。

    “是的。”买买提.达吾提也肯定地说。

    老王、老孙员支帐篷的动作娴熟,张围和小雨搭着下手,几分钟支好一个,差不多十分钟,五个帐篷全部支好,然后大家又将车上该卸下随身保管的东西放到帐篷,,整个过程不到十五分钟。

    小亮、买买提.达吾提和阿霞姆也早把锅支好,小亮取出一包在公司时洗好晾干的包心菜、一包大茄子、两包白萝卜和两公斤一包的羊肉,一小包辣椒。而后端着盆子从三号车的“两吨水罐”上放了一盆清水,用以清洗碗筷。

    一切准备好,小亮准备烧锅,这时,买买提.达吾提和阿霞姆都有些发愣,心想:“没见他带柴火啊,也没见他带碳啊,用什么烧火呢?”小亮看出了他们的疑问,他将平底锅似的酒精炉拿了出来,又提来了分装的酒精,在买买提.达吾提和阿霞姆两人面前晃了晃,然后在锅底下摆放好,倒入酒精,便用防风打火机点燃起来,随即,满锅底布满了蓝色的火苗。

    买买提.达吾提和阿霞姆看在眼里,既惊叹又好奇,左看看右看看,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真的长了见识了。

    不到一分钟,锅就烧热了,小亮动作流利地炒着醋溜包心菜,上盆、洗锅,再做下一道菜(人多不可能上盘子)。……

    红烧茄子做好后,又开始做了水汆辣椒芹菜片,以作开胃小菜。

    最后小火炖了羊肉萝卜汤,这时他们一人一个大馕开吃了。

    “小亮,拿啤酒来,今天有幸与维族朋友共同用餐,哪能没有酒。”李笙高兴地说。

    八个人原地围了一个圈,席地而坐,欢快地喝酒、吃饭、畅谈,宛如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远远地看,那炖肉的锅底下,蓝蓝的火苗映衬着一大家幸福的脸庞。

    这顿饭整整吃了两个小时,大家都赞扬地、责备着小亮的厨艺撑坏了他们的肚皮。

    两位老测量员工也显现出了关爱之心:“你们都歇着,我们收拾洗碗。”

    饭毕,李笙老王二人架起了八一电台的倒L天线,架好后,李笙将电报稿交给老王这个兼职报务员后,就在车的周围散起了步,买买提.达吾提也跟上来。

    张围和小亮、小雨准备打扑克,但缺少一人,想让老孙过来凑四人,但老孙说要整理路线图;让老王过来,老王说要给公司发电报,汇报工作;问阿霞姆会不会打升级,阿霞姆摇着头。张围说教阿霞姆打扑克,这才勉强凑了四人。

    李笙边散步边跟买买提.达吾提闲聊着,虽然说是闲聊,但语言的不通顺,着实地让买买提.达吾提吃力不小。

    转了一会后,李笙突然想起要把电子围栏灯拉上。这样可以将三台车及五个帐篷全圈起来,以备安全。

    趁着现在还没太黑天,他就三下五除二地挖了五六个竖杆坑,插入围栏杆,拉上警戒样子的弹性带子(带子上装有LED灯)。

    刚拉好电子围栏不久,天黑下来了,电子围栏灯全亮了,把整个围内照的通亮。

    阿霞姆、买买提.达吾提被震惊地张着大嘴。

    “这么大级!这个地方最安全,在这个地方睡觉,一等的好。”好一会,阿霞姆说。

    “应该是高级,不是大级,阿霞姆,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张围,不要羞人阿。”李笙说。

    “对,对,高级。”阿霞姆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