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山术 » 法(续黄老)

法(续黄老)

    黄帝有书云:上士学道,授之以神。中士受之于心。下士受之于耳。

    真正求学的人感受所传授的精神。其次也能感受到传承这份心意。剩下的被传授的人只能流于表面功夫,还不一定能记住。

    古人的书宅和现在的课堂没啥大的区别,无非是古代可能没有桌椅板凳,无非是古代的私教会更贵。

    在看书的时候不是说非要仔细,而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往往比看完更要重要。因为古代的书虽然繁琐,但是却经典。一般都是很厚的,三四百页都算是少的。能知道其中的知识点就能暂时的灵活运用,虽然一本书的知识点可能矛盾,或者互相重复,但是你能知道其中的内情,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便是得到了。

    那么今天的主题就是,法。

    法不可轻传,法可以是严刑律法的法家,也可以是道家的戒律。法就是一种秩序,遵从这种秩序不一定有好处,但可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坏处。比如说。道家一般不吃牛啊,狗啊,或者对口气有很大改变的食物,比如说葱姜蒜是不怎么吃的。不吃牛是因为古代的牛都是拉地的,在地里干活的,的是忠诚的象征,狗也是。

    人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关于法的问题,在书中都有,大约的是过度用的。严刑律法,多出自于民主。依法治国,古今末来都是可行的。庄子云: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

    意思就是学的道不能太杂杂了就会多多了,就会互相干扰乃至忧愁。现在的教育就是不行,一天到晚学那么多门,学科看都看不完不说,还晚上写作业,那根本就是重复性劳动。比搬砖都强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多搬两块砖都挣两块钱呢。

    虽然学习是增长见识,增长本领,容易在社会上更好的闯荡。但是重复性的劳动,比如说作业或者多余的考试备试,这些在我看都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古代考取功名过了就行,除了本身有一定的见识和文采之外,还要考一些地理的人文,四书五经。现在一样只考一门,卷子更长了,学问更少了。考试的时间还更长了。

    回到法上,说道法有个著名的学者,叫韩非子。他从道德经,也算是借鉴过。大家也许听名字有点陌生,怕是有点陌生跟儒家唱反调的那位。孔子认为,人天性本善,他就偏觉得天生本恶。他就是说出人之初,性本恶的人,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孩童的罪恶,多是父母放纵养成的。因为孩童非常的无知,所以他所犯下的罪恶往往也是最极端纯粹的。

    不管他先天还是善也好恶也罢,在他们的思想之中都有教化的观念。这也就是法存在的目的。法不是让人束缚的,而是让人向善的。如果一个法律能束缚住一个人,不去多行恶事那也就是好的。这也就是最纯粹的法,最初的目的。

    虽然韩非子不是道士,但是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脉相承,但他所提出的观点的确有借鉴之处。他出的作品虽然看似有点偏激,但的确升化人的内心境界。

    韩非子有《韩非子》一书。二十几卷五十多篇,十万多字。里面有他的治国治理和治国之法,虽然看起来,在那个时候是空谈,但是到了现在还是有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