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我是袁文绍 » 第三百零一章 反客为主

第三百零一章 反客为主

    “别人知道不知道我不管,但是我既然身为谏官,知道了就不能不管。”齐衡说道。

    “你…你…你要气死我啊。”

    平宁郡主手哆嗦着指着齐衡,说道:“官家和满朝文武都不打算管的事,你去捅破,你是想让咱们整个齐家陷入万劫不复之中么?”

    汴京勋贵之间多年相互联姻,基本上都能扯上点关系。

    而且兖王本身就是储君人选之一,当初有很多人巴结投靠他。

    但是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参与了谋反。

    毕竟兖王谋反,为了保密,也不可能让很多人知道。

    这也是赵宗全没有深查下去的原因。

    因为根本没法深查。

    总不能把那些支持兖王和巴结过他的人都视作参与了谋逆吧?

    要真是如此,朝堂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员都有受到牵连,北方军中许多将校都要被问罪。

    “母亲,皇室都有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儿子是谏官,怎么做儿子自有盘算,就不劳母亲操心了。”齐衡淡淡道。

    “好,你好的很。是,你上奏我管不了,但是你要是真敢上奏,就别认我这个母亲。”平宁郡主说完,脸色铁青的走了出去。

    齐衡看着母亲离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又不傻,平宁郡主都知道的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没得选择。

    却说平宁郡主从齐衡院里离开,就回了自己院子。

    齐国公见妻子脸色难看的回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好了,衡儿一时间忘不掉盛家六姑娘也正常,不过盛家六姑娘已经嫁人了,时间久了,他自然就死心了。儿媳妇那边你平常有空多去陪她说说话,开解开解。”

    “我不是因为这个,你知道衡儿要干嘛么?他要把天给捅破啊。”平宁郡主说道。

    “什么意思?”齐国公皱眉道。

    平宁郡主把齐衡准备上奏彻查兖王逆党的事说了一遍。

    “你说他是不是疯了,这种事官家和朝中百官都没人提,他却想把这层纸给捅破。到时候那些人都会把这个记在我们齐家头上。”平宁郡主喘着气说道。

    “不对。”

    齐国公摇头道:“衡儿虽然有些死脑筋,但也不笨。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背后的利害。而且他进入谏院已经有段时间了,为什么之前没有这个想法?”

    齐国公到底是混迹官场的,看待问题比平宁郡主冷静多了。

    “你是说有人逼着他这么做?”平宁郡主惊讶道。

    齐国公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

    “不行,我要去问清楚,若是真是如此,我就进宫找太后娘娘做主。”平宁郡主说着就要往外走。

    “要是这个人就是太后呢?”齐国公沉声道。

    平宁郡主闻言停下了脚步,失声道:“这不可能!”

    “有几人能逼迫衡儿不得不这么做的?除了太后我想不到别人了。”齐国公说道。

    除了太后,官家也有这个能力。

    但是官家不可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让原本已经稳定的局势,再次乱起来。

    平宁郡主想明白了这些,失魂落魄的坐了下来。

    “太后娘娘待我亲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太后和官家的矛盾,已经人尽皆知了。太后此举,应该是本着官家去的,衡儿只是一颗棋子。”齐国公说道。

    “不行,我们齐家不能当这颗随时都能被舍弃的棋子,我要告诉衡儿,让他去找官家坦白。”平宁郡主急道。

    “即便坦白又能怎么样?咱们齐家和先帝太后本就关系近,衡儿的职位还是太后帮着安排的,无凭无据的官家能信?

    即便官家信了,也不能对太后怎么样,反而太后恼怒之下要对付齐家,官家也未必会保我们。”齐国公眼中闪过一丝凄惨。

    说白了,他们齐家在军中已经没有影响力了。

    对于官家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官家不可能为了一个齐家,和太后斗起来的。

    “难道我们就只能做这个棋子?”平宁郡主说道。

    “衡儿应该是有什么打算,先别打扰他,让他去做吧。有申相公在,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齐国公叹气道。

    “对对对,有申相公呢。”平宁郡主惊喜道。

    她倒是把申相公忘记了,齐衡现在可是申相公的女婿,出什么事申相公不可能不管。

    齐国公却没有这么乐观,他刚刚那么说只是为了安抚妻子罢了。

    这种事,即便申相公也难以保的住齐衡。

    ……

    皇宫,早朝

    因为最近没什么大事,加上早朝起的早,文武百官都有些昏昏欲睡。

    就连赵宗全也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昨天太后身边的内官过来禀报,太后身子不舒服,今日不来听政了,赵宗全还想着终于可以单独主持早朝了。

    太后虽然交还了玉玺,却没有扯帘,早朝的时候他还是需要请示太后的意思,以示尊重。

    这就好比什么事都要请示母亲一样。

    若是年纪小,别人看着都会觉得正常。

    年纪大些,别人也会觉得是在尊重母亲。

    但这前提得是亲生母子,可惜他和太后并不是。

    他三十多岁的人,当了皇帝君临天下,早朝却事事都要请示一下,自然觉得憋屈。

    即便一些事情处理的再好,外面也会觉得是太后的功劳。

    他本想着趁今天太后不在,处理几件要事,让人宣扬宣扬。结果一个一个官员,上奏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

    早朝进行了将近半个时辰,赵宗全见没人出列上奏,看向一旁的沈内官。

    沈内官会意,刚想宣布散朝,齐衡走了出来。

    “臣谏院大夫齐衡,有本启奏。”齐衡行礼道。

    “准奏!”赵宗全淡淡道。

    “去年逆王造反,幸得陛下陛下平定叛乱,肃清寰宇。然逆王余孽却没有肃清,臣恳请陛下,彻查逆党,以正人心。”齐衡说道。

    齐衡话音落下,满堂文武大臣,都惊讶的看向了齐衡。

    御坐上,赵宗全面无表情,眼神却有些难看。

    兖王逆党还有好多人没有被查出来他难道不知道?

    但是这事能彻查么?

    别的不说,就是当初支持邕王的人中,怕是多有不少人暗中向兖王示好,想着两头下注。

    这要是查下去,牵扯的人就海了去了。

    赵宗全知道齐衡是太后的人,这件事说不定就是太后在背后指使的。

    一旦他下令查了,必然会人心惶惶。

    届时许多人为了保命,说不定都会投到太后那边去。

    但是不查也不行。

    先帝就是因为兖王造反才死的,他过继给先帝才继承了皇位。

    说起来这也算是为父报仇。

    他若是不查,谁知道外面会传什么谣言?

    一时间,赵宗全陷入了两难境地。

    韩章见官家不说话,知道官家为难,开口道:“齐谏议大夫此言差矣,官家登基之初,便已经彻查过逆王一党,逆王一党已经被肃清了,你现在提出彻查,到底安的什么心?”

    “大相公,我提出彻查逆王一党,是为了肃清余孽。我不过一个谏议大夫,即便满朝文武都受牵连,于我何益?”

    齐衡说完,双手举起奏折道:“陛下,臣有证据能够证明如今依旧有许多逆王一党的余孽逍遥法外,臣请陛下过目。”

    赵宗全看向沈内官,沈内官会意,对一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连忙上前接过奏折,递到了沈内官手里。

    沈内官送到赵宗全面前,赵宗全接过打开看了起来。

    齐衡的奏章里写了许多人名,包括这些人几时和兖王有联系,为兖王提供了哪些帮助。

    虽然没有证实,但是这么详细,稍微一查就能确定,他相信齐衡不敢作假。

    许久赵宗全合起奏折,沉吟了一会,说道:“既然如此,彻查逆党一事就交给齐谏议大夫了,刑部派人辅佐!”

    你不是要查么,那就交给你查。

    齐家和太后的关系,朝中大臣都知道。

    等牵扯的人多了,这些人自然会找太后求情,看太后怎么应付。

    若是帮了,他反而可以趁机抓到太后的把柄。

    要是太后不帮,不仅会让朝臣失望,他还能等齐衡查完案子后,找机会收拾齐衡,平定人心。

    赵宗全面带微笑看着齐衡,对于自己急中生智想出的反客为主的办法很是满意。

    齐衡一愣,没想到官家竟然会让他负责此事。

    然而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应道:“臣遵旨!”

    “退朝吧!”赵宗全说完,直接起身离开了大殿。

    “臣恭送陛下!”

    等到赵宗全离开,朝堂大臣才直起身来,三五成群的离开了大殿。

    走的时候,不少人都看了齐衡一眼,神色各异。

    齐衡面色木然,出了皇宫,上了马车,脑子里一直在想着破局之发。

    太后想让她做过河卒,官家却想来个将计就计。

    无论哪方胜利,他都会被舍弃。

    然而齐衡却不想坐以待毙。

    回到家,齐衡就回了书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破局办法他已经有了大概思路,具体如何,还得仔细斟酌才行。

    平宁郡主得到消息,连忙赶了过来。

    齐衡却没有见她,只让人告诉平宁郡主,本朝不杀士大夫。

    他是以科举入仕的,即便被舍弃,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下午,齐衡离开了家,前往了刑部调人。

    刑部有赵宗全的吩咐,安排了几个官员和一部分差役给他。

    齐衡把这些官员召集起来,吩咐了一下,就让他们下去忙活去了。

    一连过去几天,齐衡都没有丝毫动静。

    这让许多忧心忡忡的官员,放心了不少。

    在他们看来,齐衡上奏是为了哗众取巧。

    官家让他负责彻查,他就没了得罪这么多人的勇气了。

    就在许多官员觉得齐衡雷声大雨点小,敷衍了事的时候。

    沉寂了几天的齐衡突然有了动作。

    齐衡直接带人前往了顾家,抓走了四房五房和顾廷烨同辈的两个堂兄弟。

    除此外,又抓走了好几个汴京勋爵人家的子弟。

    一时间汴京人心惶惶,许多人这才反应过来,齐衡并不是要敷衍了事。

    没见他连顾家和袁家还有几个公府的人都抓了么。

    ……

    齐衡上奏彻查兖王余孽,袁文绍也知道。

    他怎么也没想到,袁家人竟然也牵扯进去了。

    袁家被抓走的是一个袁家一个同宗的子弟名叫袁文荣,和袁文绍算起来还是同辈。

    两支还没出五服,关系还算比较近。

    袁文荣被抓,他夫妻袁维礼直接求到了袁维昌头上。

    袁维昌哪有什么办法,只能找到袁文绍帮忙。

    “爹,这可是谋逆的大罪,说不得咱们家都会被牵连,孩儿怎么去帮忙求情?”袁文绍说道。

    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官家和太后在斗法。

    他求谁都不合适。

    两人一旦有人偏瘫,就会被对方抓到把柄。

    “二郎,要是你表弟真的参与了谋逆,我都没脸来求你。问题是你表弟只是和那邱家二郎一起喝过几次酒,胡言乱语了几句,其他啥也没干,怎么就是谋逆了呢。”袁维礼见袁文绍不帮忙,急忙说道。

    “是啊二郎,文荣就是以前胡言乱语了几句,说兖王更合适当太子,那时候兖王都没造反,怎么能算谋逆呢。”袁维昌说道。

    他现在是袁家家主,这种事情不可能不管。

    袁文绍闻言眉头微皱,问道:“爹,族叔,你们确定只有这点事,没有别的?”

    若真只是胡言乱语,没道理被抓才是。

    顾家那两兄弟被抓,是他们帮着兖王采买过女子,这些女子都被兖王拿来拉拢朝臣了。

    “真的只有这个,那时官家不还发怒留了好些人在宫里么,我知道后害怕急了,把他打了一顿关在家里,直到官家登基后,才放他出去。”袁维礼说道。

    “族叔你别急,这件事我打听打听,看看表弟到底因为什么被抓,若只是这点小事,肯定没事的。”袁文绍说道。

    “二郎,那就拜托你了,你表弟他肯定没犯别的事。”袁维礼连忙保证道。

    袁文绍点了点头,安抚了他几句,让他先回去等消息。

    好不容易把人送走,袁文绍说道:“爹,你要有个心里准备,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不然不可能被抓。这种事不好求情,不然咱们家都要被牵连。”

    “二郎,我明白你的意思,若文荣真参与了,你就别管了。”袁维昌说道。

    “官人,官人,不好了!”

    就在这时,华兰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