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恶咒之变法 » 27 魏齐和谈解魏困境 卫鞅说服秦公继续伐魏

27 魏齐和谈解魏困境 卫鞅说服秦公继续伐魏

    27

    (魏·大梁城·魏宫)

    当少梁城破之时,魏国将军魏错正全力在襄陵与齐军激战。魏侯接到战报简直不敢相信:少梁城竟两日攻破,繁庞城三日攻破。战报中说秦国新军战力强大,其攻城武器、器械前所未有,请君上速发援兵,否则西河不保!那龙贾莫不是老不中用了?元里、少梁、繁庞连续丢失,三万士卒竟在一月内所剩无几!

    魏侯正欲发作,又接战报:襄陵求救!魏错也向魏侯要兵,可兵从何来?刚还骂龙贾老而无用,这年轻的魏错更是不济!十万精锐还抵挡不了齐国田忌八万大军!当真是那孙膑用兵如神还是魏错太过草包?魏侯突然心惊:卫鞅、孙膑均是从魏国出走,效力他国,他们都是从寡人眼皮下溜走的,难道是寡人之过?

    魏侯止住怒火道“魏国的家底都掀翻了,就剩大梁的两万守军,诸位,该当如何?”。见众人沉默,魏侯又道“向韩国求援?向楚求援?”,“韩国正遭受秦军攻击,公子壮已连破上枳、安陵,山氏,恐韩国自顾不暇;楚国与秦通婚交好,不会援助于我。”军尉魏章道。

    “禀君上,臣建议与齐休战和谈,再对付秦。”魏相惠施道,“齐国国力强,不宜与之相耗,加之齐国孙膑连上将军庞涓都中其伏,何况魏错;秦国变法虽国力增强,但几年之内的累积还不能与我大魏抗衡,故施建议先与齐合议,让其归还上将军,然后全力对付秦,收回河西三城。”,“臣附议!楚国得我雎、浍之地,臣提议让楚从中斡旋魏齐合议。”上大夫季梁道。

    “臣亦附议!”,“臣附议!”。魏侯思忖了一下,两年下来,魏已无力征兵,如果襄陵再败,东、西皆失。“可如何议?”魏侯道,“目前我军处于劣势,难道又割地?”。

    正说于此,内侍来报:“韩国使者求见!”,“宣”魏侯道“难不成韩国求救于我?”。韩国使者上殿“禀魏侯,大韩丞相申不害有书信呈君侯。”,“当众宣读吧。”魏侯对内侍道。

    “申不害恭禀大魏君侯:西秦于今岁仲月底攻我上枳,韩虽极力抵御仍不敌秦军。至今上枳、安陵、山氏均破,闻魏之河西亦被秦破。申不害以为魏之所以丢失西河三城皆因主力在襄陵与齐激战,而韩连失三城亦是未用韩之新军。目当今局势,韩魏应携手对抗齐、秦。不害建议:以韩之新军三万援助魏于襄陵之战。待魏战胜齐,主力回师西河时,一并帮韩收回三城。然否,请魏侯定夺。大韩丞相申不害于韩侯十一年霜月初四。”,内侍又道“请韩使到殿下歇息,等我君上与大人们决议后回复。”。

    待韩使退下,魏侯问“诸位以为如何?”,上大夫季梁道“这申不害自己不抵御秦军,却别出心裁迂回自救,也算兵者诡道。”,“若韩从韩境出兵襄陵,与我军夹击齐,那就很有胜算了。”魏章道。“韩出兵,魏齐谈判,就能掌握主动。”惠施道“恭贺君上,届时上将军也可要回来了。”。魏侯松了一口气,此乃天佑大魏,真是一场及时雨!

    (秦·栎阳城·政事堂)

    秦公展开卫鞅快骑来报:大秦大良造卫鞅恭禀君上:自少梁城破,我军军威更盛。魏军主力目前在东无暇西顾,鞅欲趁胜追击,渡过黄河直取魏国故都安邑。此举可重创魏人心理,让其不可小视秦之崛起,亦可长秦人志气,以助他日一鼓作气全面收复西河之地。前日内史来报,大军所需粮草充足,能保明岁开春前班师。鞅恳请君上,下令攻取安邑占领固阳,步步为营,逼魏就范以获取秦之最大利益。可否?盼复!卫鞅于秦公十年霜月初五。

    秦公将信函递与由岸,“大将军如何看待?”,由岸道“大良造率新军两日攻下少梁,除我新军战力强之外,应是魏之主力不在西河,亦不在安邑。故攻取安邑、固阳不难。”,“若魏军主力回援又该如何?”,“目前魏与齐襄陵大战,若要分胜负,至少明岁开春之后。”由岸道,“大良造此时攻打安邑,正是时机。”。

    秦公沉默良久道“占领易,得到难。折损后,我军在魏不足四万,若魏军主力回援,秦就难以为继。”,由岸点头道“若秦再有十万新军定能收复河西,以慰先君。”,

    秦公想起昔日卫鞅之言:君上不能因反对之声而终止部分法例。变法一旦开始就不能回头,只有不断聚集民力、物力才能强兵、用兵…“兵到用时方恨少啊!”秦公感叹“还得继续增我国力,强我军事。”…

    由岸走后,秦公又看了几遍地图。安邑在黄河之东,渡黄河取安邑的确能对魏起到震慑作用,而此时亦是大好时机。可秦军人数少,又无法补给。想要占领河西三城、安邑、固阳,从河西到河东,无异于以蛇吞象,最终还是要吐出来的。若如此又何须多此一举?想到此,秦公有些困乏,竟于案几上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秦公被景监唤醒,“君上,您看何人来了?”,景监拨亮豆盏,秦公见卫鞅一身玄色绵麻素袍笑嘻嘻地站在秦公面前。

    “你怎回来了?”,卫鞅不语,景监道“老奴立即给大良造备粥茶羹汤…大良造可要在后厅沐浴解乏?老奴一并准备。”,“谢过大内侍,鞅有紧急军情面呈君上,明早立即回营。有点饿了,简单汤饭即可,不必沐浴梳洗,有劳大人。”,“诺!”景监退下。

    秦公上前一把抱住卫鞅“怎独自回来?不危险么?”,“我与子桓二人回来的,我让子桓回家歇息等候。大军暂由公子少官统领,换马快骑,来回三天两夜,不会误事,阿梁放心。”。秦公轻抚卫鞅脸颊“瘦了些,酒窝更深了。”。

    卫鞅握住秦公的手,笑着摇摇头“没关系的,…阿梁可看了鞅的信函?”,“哥哥是为这事回来?”,卫鞅点头道“我想阿梁不会轻易同意,所以亲自回来给你解释。”。

    不一会儿侍女呈上粟米羹、菽饼、一只油亮烧鸡、酱汁蕨菜、数粒绛红蜜枣,“大内侍真好安排!比起军中餐饭,可谓人间天上!”卫鞅道。

    “哥哥为大秦受苦了,赶快用些吧。”,卫鞅嬉笑道“你战地升鞅为大良造,鞅敢不吃苦受累以报君上?阿梁一起用些?”,秦公摇摇头道“我不饿,看着哥哥吃。”。

    二人坐下,见卫鞅狼吞虎咽,秦公一边用手轻拍卫鞅后背,一边道“慢些,别噎着了…升任大良造是为表彰哥哥之功,白皮裘是送哥哥的生辰之礼,哥哥可喜欢?”,卫鞅边吃边道“可喜欢了,就跟阿梁一般…特别暖和!”。

    饭毕卫鞅用盐水漱完口,伸了个懒腰,“哥哥可要按按肩背?”,卫鞅摇摇头“阿梁别忙了,抱住我就好。”,秦公于是环抱住卫鞅,将其头靠在自己肩上,卫鞅道“真舒坦也!…

    阿梁担心占不了安邑?”,“既占不了,何必呢?”。“可让士卒多立军功受赏;可搅动天下风云,逼魏加速与齐争斗或谈判。”,“若魏大军回援,哥哥如何抵挡?”,见秦公一本正经,卫鞅冷不防亲了一口秦公道“当然是阿梁替我抵挡。”,秦公笑道“怎么讲?”。

    “若魏大军来袭,鞅怎肯以寡敌众?自然是保存我军实力,让君上出面与魏侯谈判。”,“既是魏强秦弱,魏侯如何肯谈判?”,“不需要打仗便把城池还他,他如何不肯?”卫鞅又道,“就算不攻安邑、固阳,魏亦是要收回元、少、繁三城的。秦变法六年,正式变法也不过四年,魏之实力依然在秦之上,但若秦能持续变法,十年之后国力将全面碾压魏,再得新军十到十五万,西河之地方可全部收回!”。

    “城池全部归还魏,这仗岂不白打?”,“当然不白打。其一、对内按军功行赏,可收获拥护变法的青壮士兵。只要军队拥护变法,庶民就不会乱,不敢乱。庶民不乱,土地可以买卖,新兴地主取代老氏族,老氏族如何翻天?其二、攻城是震慑魏,和谈则是向魏示弱,进半步退一步,可使魏依然不防备秦,让我大秦安心变法;而魏仍会三晋相争,与齐争霸,重燃战火自我消耗。”。

    卫鞅闭上双眼道“君上且看我继续搅动风云,让魏不得安生·…鞅累了,睡一会,辰时便要出发…”,言毕卫鞅竟沉沉睡去。

    卫鞅熟睡的脸庞在豆灯下犹如白玉雕刻,虽略显疲惫却俊美异常,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竟能突入敌阵冲锋杀敌;杀伐果敢、心狠手辣;心高气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秦公心想这难道不是另一个自己吗?心如铁石的两个人,只有在面对彼此时才能放下心中铁甲,变成绕指柔。

    秦公在卫鞅额头轻吻了一下,小心把卫鞅抱上后厅床塌,脱去靴袜,轻轻盖好绵被,自己则守在塌前慢慢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