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汉英雄传 » 第十二章透骨火龙

第十二章透骨火龙

    刘毓在卫家认识了裴、贾二人,非常高兴道:“能结识二位这样的睿达贤者,实乃三生有幸。”

    裴潜,贾逵也道:“我等也是,能认识仲秀这样的豪杰人物,乃是平生之幸事。”

    三人当晚在卫家,谈古论今,针贬时弊,直到天光大亮,无有半点困意,当真是相见恨晚。

    刘毓,徐晃在卫家住了两天,来找卫仲道告辞,卫仲道再三挽留。

    刘毓言:“我身为杨县令,公务在身,不能久住,他日再来看望仲道,仲道身体不好,要多多保重,我在南阳有一好友,名唤张仲景,原为长沙太守,后辞官不做,专心治病救人,此人医术高明,有妙手回春只能,我父在时全仗此人才不受咳疾困扰。

    我先前已去书信到南阳,约其来河东相会,到时可让他为仲道调理身体。”

    卫仲道言:“有劳仲秀挂念,我身体只是小恙,不必担心。”

    见挽留不住刘毓,只得让刘毓回杨县。

    刘毓之后又分别和裴潜、贾逵道别。

    “贾梁道在郡中为官,我却是闲人一个,我听闻杨县风景正好,正要见识,不知仲秀可愿同行?”裴潜以玩笑的语气说道。

    “我正愁路上孤单,有文行同路,甚好。”刘毓大喜回答。

    当日刘毓和卫仲道、贾逵依依惜别,和裴潜、徐晃回杨县。

    三人一路看山赏水,好不惬意,此刻三人正在一条溪边休息,饮马,忽然正在溪边吃草的马,狂躁嘶鸣,想要挣脱绳索,离开溪岸,裴潜下意识向小溪对面望了一眼,不由大惊失色,只见对岸一头吊额猛虎,来到溪边喝水,可能是吃饱了,对刘毓等人并未做理会。

    刘毓看到那头老虎,道了声:“好畜牲”就要起身。

    裴潜急忙拉住将刘毓拉住,道:“仲秀,不可鲁莽啊!”

    刘毓拍拍裴潜肩头,不在意道:“文行切勿惊慌,彼不过一大猫而已,来的正好,我正缺一件虎皮靠。”

    起身拉住马匹,取下画鹊弓,自箭囊抽出一支箭,搭箭拉弓瞄准,一气呵成,那老虎似乎察觉到危险,凝视着刘毓怒吼一声,向他冲来。

    刘毓不慌不忙,弓弦离手,箭如闪电发出。

    那头猛虎奔跑之时,忽左忽右,极难射中,便是射中了,不中要害,也是杀不死。

    可那猛虎奔跑之中好似自己撞上那势若奔雷的一箭,正中左眼,又前冲了几步,倒地气绝。

    “好箭法”徐晃竖起拇指大声喝彩。

    “公明,将这畜牲剥皮抽筋,割下虎鞭,拆了虎骨,虎筋你自留下,剩下三件稍后劳烦公明替我回趟卫家,交给仲道,他身体虚弱,给他壮壮筋骨。”

    刘毓吩咐完徐晃。裴潜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对刘毓赞道:“我以为仲秀腹有韬略,是治国之才,不想竟有伏虎之能,真是文武双全呐!”

    “过誉啦,不过雕虫小技耳。”刘毓嘴上谦虚,心里却得意的很,毕竟谁不爱被夸赞呢!

    三人捡来干柴,勾起火堆,将虎肉烤熟,饱饱的吃了一顿,徐晃按刘毓吩咐回卫家给卫仲道送虎皮等物。

    刘毓、裴潜二人继续前行,一路见到百姓都供着太平道教大贤良师,可谓虔诚。

    刘毓本有心禁止太平道,奈何只能管到杨县一地,为此也是有心无力。也曾上书朝廷,可惜并没有收到下文。

    二人走走行行,过了襄陵离杨县已经不远了。

    此时来到一处乡集市,好多百姓正在路边买卖生活用品,卖菜的,买布的,买卖米面粮食的,在集市东边,有一个卖马番人,周围,围了一圈人看热闹,刘毓看见那一人多高的大马,暗赞一声,走上前去,问一个看热闹的老汉:“老丈,看什么呢?”

    “这不来了一个西域贩马的番人,带来了不少马匹,可惜时运不济,在路上遭了瘟病,那马都死了,只剩下那两匹。”

    老汉伸手一指那两匹马。

    “那番人这两匹马要卖一万两,说是赔本卖了,那白马确实神俊,直五六千两,可那红马,除了个头高些,也没什么了,哪直五千两银子呦,刚刚有个富户看上了那白马,愿出六千五百两,可那番人不干,说什么要两匹一起卖,就卖一万两,还说只卖给识货的人,哪有这样做买卖的,这不那贵人还在商量呢?估计不成。

    我看那番人是个死心眼,谁知道那匹马染没染上瘟病,有人买,卖一个是一个呗,总比赔光了强吧!您说是吧。”老汉看着刘毓问道。

    此时那富人见商量不通,摇着头遗憾的走了,周围百姓见没了热闹,都各自散了。

    那番人蹲在那满脸沮丧,看了看白马,又摸了摸红马,“难得就没有一个识货的人吗?”叹了口气,牵着马就要离开。

    刘毓问裴潜:“文行看这二马如何?”

    “我不懂得相马,不过看那白马,青蹄白毛,神俊非常,当是良驹,那红马瘦骨嶙峋,都皮包骨头了,毛色也不鲜艳,莫非也是匹好马?”裴潜不解的问。

    刘毓哈哈笑道:“别人不识,我却识得。”

    叫住那要走的番人,:“你这马我能看看吗?”

    那番人看看刘毓问道:“你认识这马,说好了,我这马要两匹一起卖,只买白马不行。”

    刘毓点点头,绕着两匹马走了一圈,来到红马旁,摸了摸马脖子,手使力一按,这一按可有千斤之力,寻常马匹早就倒在地上了,可那匹红马却仿若无事。

    回头对裴潜道:“文行且先看这白马,此马有个名号叫做,青玉雪狮子,只因它四蹄范程青色,毛色雪白,鬃毛尤其长,宛如雄狮,爆发力极强,善于冲阵,故得此名,只这一匹就价值万两啊!”

    “那这匹红马可有来历?”裴潜指着那匹红马问刘毓。

    “这红马也有个名头,叫做透骨,只有黑、红两种毛色,而且一根杂毛没有,黑的叫乌龙,红的叫火龙,这一匹就是透骨火龙驹,看似不够雄壮,瘦骨嶙峋,只是因为天生如此,并非瘦弱,其优势在于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日行千里丝毫不见疲惫,极耐久战。”刘毓摸着那匹红马的脖子,看的出来他对这匹马极其喜爱。

    裴潜点头道:“不想仲秀还懂得相马。”

    “幼时跟我师父学过些。”

    那番人听刘毓认识透骨火龙驹,心里非常高兴。

    “你竟然认识这马,可是要买下它吗?两匹马只要一万两。”番人双目满含期待看着刘毓。

    刘毓道:“我确有买下这马的打算,只是没有那许多钱。”

    “我说过,这马只卖识货的人,你可以先付定金,剩下的钱,以后再给。”

    这番人到是大方的很,也不怕找不到刘毓。

    “你不怕我跑了?”

    番人道:“我一时半会不会回去,我要买些汉人的特产拉回去卖,所以你有两个月的时间筹钱,我还有一些朋友跟我一起来你们这里卖马,我们会跟你回家,你看可以吗?”

    “可以,我会筹齐了钱给你的。”刘毓回答的很干脆。

    裴潜道:“我闻喜裴家虽算不得什么大户,一万两还是有的,我命人回去取来,送与仲秀。”

    刘毓连忙道:“这如何使得,这钱算我借的,日后定当奉还。”

    裴潜笑道:“我与仲秀,一见如故,这两匹马就当是我送给你的,切莫推辞。”

    刘毓无奈只得受了,一众人回了杨县,刘毓付了定金给番人,番人也将马交给刘毓,只等裴潜家人将钱送到,就正式属于刘毓了。

    刘毓新得宝马,心中高兴,立马就想试试,其尤其喜爱透骨火龙驹,就扳鞍上马。

    那匹马本来无精打采,载了刘毓之后却变的精神昂扬,撒开四蹄奔跑如飞,自此刘毓胯下马,掌中枪,皆已齐备,只等杀敌立功,重振汉室江山。

    刘毓自打回到杨县,也没什么大事,除了处理县里一些小事,便是与裴潜下棋,和关羽,徐晃切磋武艺,几个月后,派往南阳的人回来了,请来了神医张仲景,刘毓赶忙让人去卫家请卫仲道来杨县治病,又问那去南阳之人道:“我托你带给家人的书信可曾带到,我家人可好,我母身体如何?”

    “小人不曾见过老夫人。”那人说话有些吞吞吐吐,不敢直视刘毓。

    见他如此,刘毓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下意识抓住那人手臂,问道:“为何?可是出了什么事?”

    那人站在那里,抬头看了看刘毓,想说又不敢说,不说又不行,心里矛盾的不行。

    刘毓气急道:“男子汉大丈夫,有话就说,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要急死我吗?快说。”

    于是那人这才将先前发生的事,从窦三娘被抓,薛琼杀人,救的窦三娘,避祸堵阳,的事说了一遍。

    “好个病鬼,不愧是我刘仲秀的兄弟,杀的好,既然去了堵阳,一定是躲在我姐姐家里,你可到过堵阳询问。”

    “小人去过了,可是耿家已经人去屋空,听说是耿家家主在朝廷得罪了常侍张让,被卷进党锢之祸,被皇帝下旨全家流放到牂牁(zhangke)去了,出事之后老夫人也没了消息,不知往何处去了。”

    刘毓又问:“可曾去过南阳文聘处?”

    “去过了,文将军从洛阳回去后,就和黄忠去了白水乡,只是晚了一步,事情已经发生了,噢,这有文将军书信。”说完将信呈上。

    刘毓打开书信看完,叹道:“天意让我母子不得相见呐,怨不得仲业呀!你下去吧!”摆了摆手让人退下了。

    刘毓担心母亲,有心回南阳看看,可路途遥远,其身为杨县县令不能久离,只能派几个人到南阳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