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伏者 » 第163章 到红都

第163章 到红都

    一个多小时后,江船到了码头,停了下来。

    周林已经准备好了,等在甲板上。

    船停稳后,旅客便开始下船。遵行的是先下后上的原则。

    但是,下船的旅客被阻止了。一队国军士兵持枪冲上了船仓。周林在那些士兵中,看到了一个穿便服的人。那人正是“研究处”的那个瘦个子。

    看来,这些国军士兵就是他请来的帮手。

    瘦个子留下几个士兵守在下船的舷梯边,检查下船的人。而他自已带着剩下的人直扑四等仓。

    主要是瘦个子先入为主,确定周林是去红都的,不会在半路下船。再就是,有矮个子监视着,那目标肯定还在仓中。

    而周林却与他相反,等待下船的旅客开始闹事了,船长便让放旅客下船。

    周林就夹在旅客中,冲下了船。

    瘦高个带人去客仓,没有发现目标,就是矮个子也没有看到。于是,他便感到不妙,跑回舷梯边,想阻止旅客下船。

    刚好,他站在船上,看到了周林正在踏上码头。

    周林感觉到了有人盯着,便回头,正好与瘦个子目光相对。

    瘦个子看到周林一笑,挥挥手,向着码头大门冲去。

    本来周林化装了,这才没被发现。但他这一弄,是个傻瓜也知道他是谁了。

    瘦个子举枪开了一枪,指着周林的身影说:“他下船了!快,抓住他。”

    所有的国军士兵立即冲下了江船,向着码头跑去。

    但是,这时候,周林已经出了码头大门。

    瘦个子喊道:“快些派人封住码头外一里处的各个路口,将他堵住,慢慢地搜。”

    船长对着一个国军上尉问:“长官,我们的船?”

    上尉不耐烦的说:“嫌疑人都跑了。你们留下有什么用。走吧!走吧。”

    说完,上尉带着最后的两个士兵冲下船去。

    船长对舷梯边的两个船员说:“没事了!收人上船。”

    于是,一批上船的旅客排队上了船。

    周林也在这些上船的客人中。

    他出了码头大门后,便去了厕所,马上给自已贴上胡须,戴上一个帽子,再加上一眼镜。再加上换了上衣。

    等到他出来,直接进入码头时,与那些国军士兵擦身而过。没有人去管他。

    周林去了售票口,买了一张四等仓的船票。小跑着,跑上了江船。

    他上船后五分钟,江船开动了。

    周林站在新的客仓外的栏杆边,看着那些在码头上搜的正欢的国军士兵,脸上露出了讥笑。

    第二天的下午,周林在红川下了船。

    红川县,是通往红都的必由之路。

    周林到了红川后,便去吃了洋芋擦擦。

    这东西在二十一世纪,周林去红都时吃过一次。

    这回看到街上有人卖,周林便决定吃它了。

    洋芋擦擦是陕北、晋西,甘肃陇东等地的汉族传统面食之一。

    洋芋擦擦,顾名思义,是用土豆做的。制作原料和程序都很简单,它是将土豆切成稍粗的丝,再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在拌上自制的西红柿酱。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

    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泽金黄的土豆泛着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开来,吃上一口,既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头,又有肉末红椒的鲜香。

    吃饱后,周林便去了县城的北边。

    走进了一家卖枣的店铺。

    那家店铺很小,客人也少。

    周林进去时,那老板正躺在躺椅上,手上拿着一本书。

    周林去看了三处的枣子,问道:“老板,这狗头枣多少钱一钱?”

    老板的手抖了一下:“一两一钱银。”

    “便宜点。一两三钱。”

    “可以!你得买五斤一两。”

    两人对上了暗号后,那老板便说:“客人,我带你去仓库看枣。”

    之后,老板闩上了店门,带着周林来到了后院。

    来到了一张桌子边,老板掏出了一张半截的法币。

    周林也拿出了一张半截法币。

    两张半张的法币对上了。

    “甜瓜!我是松子。我等了伱一天多。担心你出事了。”

    周林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烟,说:“是出了事!出机场后,被人盯上了。我杀了他,夺了车,便改道乘船了。这才慢了一天。”

    松子问:“哪方面的人?”

    “力行社的人。他只是怀疑,但是我才不能让他继续怀疑。”周林吸了一口烟。

    “对!那帮人,就象蚂蝗一样,贴上了就甩不掉了。”

    周林看了看店内说:“我不能在这里多留。留的长了,会引人怀疑的。”

    松子说:“我接到了大佐的电报后。便已经安排好了。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就送你走。”

    这个松子,是日本人的联络站。他的职责就是将前去红都的日本特工送进红都。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死亡率很高。松子才接手这项工作两个月。

    看到周林大箱大包的,松子好奇,“你这是带礼物?”

    周林打开箱子,里面都是从西安买的东西。

    松子问:“你带这些东西干嘛?”

    周林说:“杀了那个人,从他的车上搜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他抢夺客人的。我便一起带着。”

    松子笑了:“你不嫌累吗?”

    “这不是累不累的问题。我去红都,是用生意人的身份去的。不带东西?那是什么生意人?”

    松子竖起大拇指:“高!任何人一看,就知道你是西安去的。这些东西是西安特产。在红都很俏的。但是,你这三个五的香烟,在红都没有多少人买。太贵了。”

    周林笑着解释:“我知道呀。这只是一个借口。没人买,我自已抽啊!听说红都没有三个五的烟,我又是抽惯了三个五的。你懂吗?”

    “我懂!你这是富贵人过不了穷日子。”

    随后,两人便去了一个院子。松子的马车就放到了那里。

    马车上,有松子准备的一些货物。

    周林做生意,肯定得有货。这一些,松子提前准备了。

    从红川到红都,马车走了七个小时。

    离开红川时,松子将证件交给了周林。刚好证件上的周林是西安人。

    离红都越近,检查就越严。一路上,经过了六个检查站。

    等到红都时,已经天黑了。

    马车顺利地进入了红都,去了一家客栈。

    松子说:“这家客栈是临时落脚点,你只能在这住一天。明天,你就得离开,自已找地。这主要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

    周林问:“客栈是我们的吗?”

    “不是!但是你住进去后,便有人知道你来了。他会通知大佐,你已平安到达红都。但是,你不能让他熟悉。万一哪天他出事了,你就危险了。”

    周林知道,这个客栈是个打卡点。周林来了后,日本人就知道他已经到了红都。

    日本人很精明。松子送进来,再让客栈打卡。这样的话,两方面的作证,才能让东京的人相信,仓田之亮安全的到了红都。

    松子将周林送到后,便离开了。他说,红都太危险了,他一分钟都不愿呆在这。

    周林点上一支烟,站在窗口,看着外面。

    松子嘱咐过,天黑后,不要上街,上街很容易被查。

    周林才不会让人查。还是老实地睡觉吧。

    这一觉,周林睡了五个小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二点多。

    周林起床了。

    化了一个装,周林便从窗口出去,离开了客栈。

    到来的时间,周林就听到了附近有电台声。

    所以,他想去看看,能不能“借”用一下电台。

    走了不到一里路,周林终于来到了那发出电报声的地方。

    这是一个无线电培训班。

    深夜十二点多,培训班的人都睡了。只有一个哨兵在大门内的值班室值班。

    周林没有惊动哨兵。

    这时候的风向北吹,哨兵的位置是风吹过来的位置。所以,培训班内的声音,他很难听到。

    周林便利用这个便利,潜入培训班。

    这是一个军方的培训班,里面的电台有好的,可以使用。

    周林找到了一间屋子,那屋子应该是培训班的大佬用的地方。那里有一台半新的电台。

    确认那电台能用后,周林便调整了频率。快速地发出了一份电报。

    此时,在红都的一个窑洞内,李客正在休息。

    突然,他感到了门外有脚步声传来。

    李客马上闪到了门后。

    有人敲门了。

    “谁?”

    “李部长!我是电讯特组的小王。”

    李客也听出了那声音,便打开了门。

    “小王,已经快一点了,你怎么来了?”

    小王递给李客一张电报纸:“东方剑急电。”

    李客收了电报,闩上门,马上去译电报。

    电报译出来后,李客以为电报错了。

    “请收到电报后,马上来陕风街七号。”

    陕风街?

    李客很熟悉!

    陕风街在红都。陕风街七号,更熟悉了。那里有一个无线电培训班,就是属于李客的管辖范围。

    可是,东方剑不是在日本吗?

    突然,李客想到了一件事。

    东方剑曾经发来告平安电。那电文中曾说,日本人会安排他新的任务。

    难道新的任务就是进入红都?

    文中两个人的姓名需作修改。

    戴立改为代雨。

    李刻农改为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