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妖临 » 第四章 诀别

第四章 诀别

    “知忆啊!老哥我就知道你是不会弃连江镇百姓于不顾的!好哇,没想到搞得镇民们人心惶惶的妖怪,竟然是只这么丑的大蛤蟆!”

    章文昌见到地上的尸体,先是被吓得一惊,而后却眉开眼笑。

    一想到自己即将飞黄腾达,他忽然发觉这丑陋不堪的蟾妖竟是如此赏心悦目!

    “吏长大人,杀了这只蟾妖的不是我,是这位大师和他徒弟。”李知忆说道。

    章文昌抬头望去,看见老和尚死气沉沉的脸,吃力地问道:“知忆,这···这位大师···他···他这是怎么了?”

    “他中了这只蟾妖的蟾毒。”

    听见李知忆的回答,章文昌被吓得往后退了一步,生怕老和尚身上的毒会传给自己。

    不过出于内心的良知,章文昌还是克服了恐惧,朝着老和尚远远一拜,而跟在他身后的十几位带刀侍卫,自然也跟着向老和尚鞠躬。

    “大师,在下连江镇吏长章文昌,大师为我连江镇百姓除去这妖孽,这般大恩,没齿难忘,请大师受我一拜!”

    老和尚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了,他慈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放在了小和尚身上。

    “诸位施主,老衲有些话想要想要单独同我这徒儿说说,请诸位能够暂时移步。”老和尚气若游丝的说道。

    章文昌看着蟾毒入骨从老和尚,微微哽咽,旋即招手示意一群手下离开。

    ······

    “知忆啊,真是那老和尚杀的蟾妖?”

    门外,章文昌瞟了一眼院子里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小声问道。

    李知忆面无表情地点头,同时目光看向院子里那对即将天人永隔的师徒。

    老和尚显然是在交代后事了···

    四周寂静,空气中依稀传来稚嫩的啜泣声,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心中也会忍不住升起一丝怜惜。

    “那毒?真就没法解吗?”章文昌期望着问道。

    那老和尚毕竟是一位降妖除魔的修士,大义凛然,正气浩然,令他心中敬佩的同时,不禁升起一股惋惜。

    若不是老和尚出手除了那妖孽,连江镇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无故失踪,而他身为连江镇的吏长,到时也注定难辞其咎。现在老和尚为他除去了这心头大患,他心中自然是感激的,自然希望老和尚能够活下来。

    李知忆无奈摇头,叹了一口气道:“若他仅仅是中了一丝毒气还好,奈何他将那蟾妖整个妖丹内的蟾毒都吸入体内,毒气由内攻心,深入骨髓,已是无力回天了!”

    “真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吗?”章文昌不相信地问道。

    “除非有梨花谷大药师级别的人物出手,不然谁也救不了他!”

    章文昌和李知忆同时沉默。

    梨花谷,人间众多修仙门派中最特殊的一个存在。

    相传,梨花谷只招收女弟子,而且每一个女弟子都是能够妙手回春的神医!

    梨花谷的医修们个个医术高超,听说最顶尖的几个大药师,甚至能够使人起死回生!

    每一年,梨花谷都会派出一百位弟子下山历练,游走人间,悬壶济世。

    然而,人间九州纵横万万公里,土地疆域辽阔无比,茫茫人海中,又该到何处去寻找这分散在天南海北的一百人?

    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且,若想要救下老和尚,梨花谷寻常的弟子还不一定有那个能耐,必须得是大药师才有可能!

    但那些医术高深的大药师,哪一个都是道法深不可测的大修士?她们御风而行,日行万里,也许你今日打听到她们在这一州的消息,但可能明日人家便已出现在另一州了!

    悠悠九州,每一州都广阔无垠,普通修士若想横穿一州,那都需要耗费大半年的时光!李知忆一介凡夫俗子,等他跋山涉水终于到了目的地时,人家大药师早就飞回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梨花谷了!

    而此刻的老和尚,显然是撑不过今夜了···

    院中,气息愈加微弱的老和尚轻轻抚摸着小和尚的脑袋,看着自己年幼的徒儿往后将孤苦无依,他忍不住老泪纵横。

    “师父!五根不要!五根不要师父离开五根!”

    小和尚趴在老和尚身上放声大哭,涕泗横流,完全不在乎老和尚体内的蟾毒会不会传到自己体内,他只知道,面前这慈眉善目的老人,是从小养育了他近十年的师父!

    往昔的经历不断涌入小和尚的脑海,那一幕幕孤苦相依,那一次次嬉笑怒骂,那一回回跋山涉水,挥之不去,历历在目。

    “傻徒儿,为师早就算到会有今日一劫,也早已看开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师今日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往后,为师不在的日子里,你要专心修炼,早日得道,在这妖魔潜伏的人间,才有保护芸芸众生的能力!”

    “师父!五根不要保护众生,五根只想保护师父!”小和尚撕心裂肺的大喊。

    “唉,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和尚本想呵斥小和尚,但一看到小和尚悲痛欲绝的模样,到嘴的话不由得生生咽了回去。

    他颤巍巍地伸出那枯老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小和尚稚嫩的小脸,沉默无言。

    不知不觉间,已是西沉日暮,常年徘徊在连江镇上空的云层被夕阳染得嫣红,像是一朵又一朵恣意燃烧的火焰,霞光灿烂,笼罩着熙熙攘攘的凡尘。天边,数缕炊烟随风而逝,遥远的连江水面上依稀传来了渔歌唱晚,水光似练,倒映着无边无际的晚霞,有鹜鸟齐飞,漾起数圈粼粼波光,一切,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然而这座破旧的小院,在那柔和的暮色当中,却散发着淡淡的萧瑟与悲凉。

    没有人知道老和尚和小和尚说了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记得那日的黄昏里依稀有哭声随晚风飘荡。

    ······

    子夜,连江镇外,皓月当空,某处江面升起一簇明亮的火焰,照亮那昼夜不息的波光粼粼。

    一张竹筏载着老和尚沉睡的身体缓缓飘向远方,江风袭来,有呜呜的悲怆。

    小和尚跪在江边,十指深深扣入泥土,清冷的月光映着他脸上清晰的泪痕。

    年幼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诀别竟是来得那般突然,那般突然。

    李知忆与章文昌等人提着灯笼站在小和尚身后,一动不动,如一尊尊雕塑,沉默无言,静静地目送着江面上那摇曳着的火光远去,最后消失在漆黑的天边。

    且将怀想寄清风,明月依依送远客。

    惟愿这滔滔不绝的江水,能够将逝者送往那遥远的极乐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