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是胡惟庸 » 第二十一章:无福消受

第二十一章:无福消受

    “而且啊,现在听说咱们朝有个胡大人,把他全身家当捐给了国库,然后今年官府就发了通告,赋税都减少了不少呢!”

    农民汉手上动作没停。

    看着朱标愣神的样子,表达欲就起来了。

    “这稻子收的快,收得多,再加上朝廷的新政策,咱们能多出来不少。”

    他摘下自己的草帽,露出纯朴憨厚的表情:

    “再过几年,我家就能买属于自己的地了。”

    朱标听见这里,心里一紧。

    饱读诗书却又不娇生惯养的他自然知道,佃户有多么辛苦。

    一年到头收获的粮食,一家人够吃就不错了。

    没想到,现在因为水稻的来临,佃户不仅吃得饱,还能存下多余的钱。

    这是多大的改变?

    想到这,朱标神情复杂的看了胡定山一眼。

    面前这个看起来无所事事,吊儿郎当的人,居然在农民眼中的形象这么高大……

    看来,他也不是一无是处。

    而是真真正正造福了大明百姓的人。

    “为了表达我们对他的感谢,咱们还在村里建立了一个生祀呢!”

    农民汉哈哈一笑,手指着不远处冒着袅袅炊烟的小村庄。

    胡定山一愣,他还没死就开始给他烧香了?

    这有点无福消受啊!

    朱标一听,更是满脸不相信。

    这个村子里的人都这么穷了,哪来的钱做生祀?

    朱标甚至怀疑,面前这个憨厚的农民汉,会不会是胡定山找来的托?

    不过,看着农民手上粗糙的大茧,朱标到底没把这话说出来。

    他拉起胡定山,就朝村子的方向走去。

    要知道,古代被生祀的人,无一不是当朝大儒。

    比如说唐朝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就被立过生祀,宋代丞相李谷,淮阳群众上千人请命。

    而胡定山今年才多大?恐怕比自己还小上两分。

    父皇还尚未有过这样的想法。

    你胡定山,却已经得到了如此荣耀。

    凭什么?肯定是假的!

    村子的大门很大。

    一只年老的哈巴狗蜷缩成一团,挤在篱笆边。

    见到朱标和胡定山这两个生人,只是懒羊羊地抬了下眼睛,随后懒羊羊地卷了卷尾巴。

    这个冬天太冷。

    不过,村子里,却是热闹非凡。

    不需要路人的指引,朱标一眼就能看见,在村子望东的方向,有一座青瓦朱漆的祠堂。

    此处人来人往,香火不绝。

    朱标还没动,胡定山就按耐不住先走上去了。

    面前,是一脸虔诚的村民们。

    还有几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被爹妈摁着给自己的画像磕头。

    至于为什么是画像不是雕塑呢。

    一来,生祀没有雕像的习俗。

    二来,村民们穷,而且也压根不知道胡定山长什么样子。

    就按照民间道士说的,紫薇星模样请人随便画了一副。

    看着面前自己宽额头大鼻子的样子。

    胡定山有些忍俊不禁。

    身后,朱标跟了上来,看见这一幕也是有些咋舌。

    许多城里的大寺庙,香火味也不过如此。

    没想到胡定山年纪轻轻,就有了这等威望。

    朱标忽然想起,朱元璋之前曾对他说过的话。

    因为胡惟庸一家捐的几万两黄金,紧缺的大明国库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有了多余的钱补贴百姓,减少赋税。

    这段时间,朱元璋终于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定的目标,开始兴修水利。

    像应天府邻县上元、江宁,已经开始大展民生工程。

    坊间一片欢呼之声。

    纷纷夸赞朱元璋是难得的圣君。

    怪不得最近父皇的心情这么好呢……

    他有些复杂地盯着胡定山的背影。

    但胡定山此子,没文化,不会读书,那是事实。

    别看朱标整日沉浸在书本里头,但朝廷上下发生了什么事,他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得一清二楚。

    当时校阅前三甲,父皇可是什么也没有给他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父皇很可能是因为看在胡惟庸捐钱的份上。

    勉勉强强,卖了他们胡家一个面子。

    别看朱元璋整日唯我独尊,皇权庞大的样子。

    但朝臣势力错综复杂。

    什么时候该让臣子,他都能处理得很好。

    胡定山回过头。

    脸上带着些骄傲。

    生祀啊!这是百信多大的荣宠。

    那看着朱标的眼神仿佛在说:我有,你没有一般。

    他自己自然不可能给自己上香的。

    于是一路走走望望,便出了祠堂。

    朱标一路上没怎么说话。

    兴许是今天的所见所闻,对他的震撼太大。

    两人终于回到东宫。

    朱标喝上喝茶,换了大氅,端坐在书房之中。

    窗外,是阴沉沉的天空。

    他将门窗关上,心里隐隐约约还是有点不服气。

    胡定山见朱标没有给他倒茶的意思,哼了一声,自顾自地端起茶杯,给自己斟上。

    外面的天气这么冷,不喝点热茶,感冒了可咋整?

    这太子,简直一点不懂尊师重道的。

    喝完茶之后。

    胡定山只觉得,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又可以跟这叛逆的太子爷斗智斗勇了。

    他好整以暇地看着朱标沉闷的神情。

    “怎么样,这次出去,可有什么收获?”

    朱标嘴上没说什么,淡淡道:“还行吧。”

    胡定山看透了他的心思,直接开门见山道:“太子爷,我给您一周时间考虑,如果我下周过来,还是吃了闭门羹,那我也不愿意教您。”

    虽说用了敬语。

    但看胡定山那不屑的语气,分明根本没有把他这个太子看在眼里!

    朱标还是第一次,被人用这个的态度对待。

    他脸色一变,许久没有出现过的怒火,出现在他的脸庞上。

    “你!你!”

    然而,剩下的斥责还没说出口。

    只见,胡定山大步流星,离开房门,扬长而去。

    卧槽!这是视东宫如无物啊!

    大胆!大胆!

    ……

    其实,不是朱元璋不给胡定山奖励。

    而是胡定山根本看不起这三瓜两枣的。

    开玩笑嘛这不是!之前富可敌国的财富都捐了,除了再给一张丹书铁券,胡定山什么也看不上。

    当时,众人走后,胡定山留下来。

    帝臣会面,朱元璋许诺,考中前三甲的奖励,一起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