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爹是胡惟庸 »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次考试

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次考试

    他对身边的考生印象挺好的,性格淳朴,待人真诚,值得结交。

    这位考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唉,我这次肯定考砸了,我连一百道题都答不出来。”

    胡定山惊讶道:“不可能吧?你不是在上学吗?学校里面的老师应该能给你做一部分题目啊?”

    考生摇了摇头:“学校老师只负责讲课,不负责考试。”

    “这样呀,那就太可惜了。”胡定山说道,“我记得咱们学校可是很厉害的,你怎么会没有答出来一百题?”

    考生沮丧的说道:“学校的老师只知道教授我们认字和念书。但是他们不知道考试的具体题型,所以我只答出了一半。”

    “原来如此。”胡定山恍然大悟,“那这就难怪了,不过没事,你先别灰心,我回去帮你弄清楚考题,保证把题目全部给你补齐。”

    考生惊喜万分:“谢谢胡定山。”

    很快考试结束了,看众人的表情就可以知道,大家考的都不怎么样。

    只有胡定山一个人面色轻松,仿佛这些试卷题目十分容易,根本不值一提。

    考完试的考生陆续被安排离开,只剩下了胡定山一个人。

    他看着空旷的考场,微微一笑,喃喃自语道:“既然考试的内容我都熟悉,那这次科举我肯定可以拿下第一。”

    随后他便离开了。

    ……

    当胡定山回到家之后立刻开始闭关潜修。

    他在商店之中,购买了许多书籍。

    他要通过这些书籍,加深自己对古文化的研究,增强自己的底蕴,为后面的科举做准备。

    三天之后,胡定山终于整理完毕了所有的古代考试内容,然后开始阅览这些书籍,仔细参透这些书籍,吸收这些书籍的内涵。

    胡定山的古文化造诣极高,所以在这些书籍之中,他能够汲取到无数的灵感。

    他甚至能够在脑海之中构架出一副又一副的画面。

    胡定山沉浸在古代的各种奇妙故事和典故之中,忘乎所以,乐此不疲。

    转眼之间,就过去了一个月。

    在这期间,他没有出门半步。

    直到一天晚上,他才出关。

    他的心神沉淀,智慧与日俱增。

    现在他已经能够出足够多的题目来训练科举考试。

    不仅如此,胡定山还将这些古代的考题和现代的数学相互融合、组合,让古代科考变得更简单更方便。

    这样一来他就等于是掌握了两种科举方法,可以同时进行,节省时间。

    这些都是他在脑海中的丰富知识积累。

    现在胡定山虽然不像后世的科技精英那样拥有庞杂的学科知识,但是他的知识储量依旧是惊人的,只是暂时还未被激活而已。

    很快到了考试成绩公布的时间,胡定山也回到了学校查看考试成绩,虽然他早就知道自己肯定是第一名了。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来确认一下,毕竟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自己都不清楚。

    胡定山回来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围在考棚里面看榜,议论纷纷,显得十分兴奋。

    胡定山走了进去,随便看了一下,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胡定山,满分,第一名。”当他看到自己以满分的成绩远远拉开第二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题海战术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他的脑子之中,可是有着无尽的数学知识,再加上他对这一门科目的研究程度超过了后世的所有学者,这一次的科举成绩绝对是稳稳妥妥的第一名了。

    “第二名竟然是杨振宁!不愧是我们南郡最杰出的天才,果然是厉害!”胡定山赞叹道。

    杨振宁是胡定山的同窗,他父亲杨博士也是南郡的名儒,在南郡的地位很高。

    而且他是今年科举的热门人物。

    杨家祖辈就曾经考中状元,后来杨家子嗣又多次入朝为官,杨博士也屡破功劳,所以杨家是南郡最大的书香世家,杨氏子弟遍布南郡各处,影响力巨大。

    但是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这个满分之上,包括杨振宁。

    他们都很好奇胡定山是怎么考到一百分的,纵观历史都没有人能够拿到满分。

    他们都很好奇,胡定山是怎么拿到一百分的,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不少考生都向他请教,胡定山也耐心解释。

    当然,他只告诉大家一句话,那就是努力钻研书籍就可以了。

    胡定山并不怕这些同窗质疑,他们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跟他争夺状元的地步。

    况且胡定山的实力在众人之上,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在胡定山讲述完之后,有几个学生若有所思,脸上露出了震撼的表情,显然他们领悟了胡定山话里的含义。

    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定山就开始专心致志的研读这些书籍。

    这些书籍有的很古老,甚至是千年以前的书籍。

    胡定山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就是古代经济学、社会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胡定山从中获益匪浅,甚至发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

    他发现这个时代的人,在某些事情上和后世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后世的学生都渴望金钱,希望能够改善命运,或者说追求更高的境界,从而选择了仕途,或者干脆放弃了继承家业的机会。

    在这里则恰恰相反,这里的学生都是奔着名利而来,追求权力。

    其中尤其以寒门子弟为主,他们渴望出人头地,渴望飞黄腾达。

    而且由于寒门子弟的特殊性,他们更注重名声,更愿意将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更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有才华的。

    另外,寒门子弟往往比较穷苦,他们想要赚钱,只能够用自己的汗水拼搏,考上一个好功名。

    所以他们往往更加刻苦,对于经济、农业等领域更加擅长。

    胡定山看了这些书之后觉得十分有趣。

    他决定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学校的同学们,大家一起考到一个好官职。

    他们一定可以的!

    不知不觉,又是一段时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