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骁武 » 四

    这天,张浩忙完公司的事情后,正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着最近新换的奔驰汽车往家里走,就在他下了公路来到村里不宽的水泥路上走了没多远时,刚好遇上了骑着像古董一样老旧的自行车的王福有。

    王福有曾经是东河村小学的教师,也是张浩上小学时的班主任,那时的张浩甚至比现在的骁武更加调皮,按照王福有当时的话来说就是“顽劣不堪、教已无用”。其实在张浩刚上小学时并不在王福有的班里,一到三年级,他的班主任是一个才毕业不久的年轻女教师,每天,张浩的胡作非为让这个缺少教学经验的女老师烦恼不已,不过她既不忍心,也不敢动手,只能常常跑到教导处,甚至直接到校长那里哭诉。不过当时碍于张新国在东河村的影响和地位,校长也只好睁一眼闭一眼,随便安慰一下就把她打发回去了。但是这一切都被王福有静静的看在眼里,那时的他在学校里管理学生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在遇到张浩前,他曾认为没有哪个学生是无法管教的,因此在张浩升至四年级时,王福有就主动接过了这个班,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工作中的一个很自然的交接和过渡,但只有他心里清楚,张浩才是这一切的真正原因。当然,那时年纪尚小的他对此肯定是一无所知,在这个熟悉的天地里,张浩依然是我行我素、调皮捣蛋,彻底将学习抛在九霄云外的孩子王。

    不过很快,在升入四年级后的第一节课上,所发生的事情,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节正好是王福有的语文课,张浩和几个关系不错,且同样不爱学习的同学依旧坐在后面,像以往一样他们在上课后没几分钟便开始感到困觉、乏味,并很快忍不住悄悄地聊了起来,之后肆无忌惮的几个人甚至偷偷的嗑起了瓜子,后来又由于玩闹的动作过大,而将彼此的书桌碰在一起,发出了刺耳的噪音,面对这些情况,王福有只是简单的批评了几句以作警示。但没过几分钟张浩和下面几个人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当然是在王福有的意料之中,就在此时带着大家朗读的他突然停了下来,眼中冒着凶狠的怒火,从过道缓缓地走到了张浩跟前,然后在接下来的一瞬间他脸上的怒气好像又突然平息了下来,并对着张浩轻声的说道:“站起来。”

    张浩抬头看了一眼王福有,慢慢的撑着桌面俯起了身体,同时心中闪现出一丝不祥的预感,是的,就在他腿还没有伸直时,一个巴掌像子弹一样毫无防备的扇了过来,连人和后面的凳子一起被打倒在了地上。之后张浩好不容易挣扎着站起来,但接连又被王福有重重的扇了几个耳光踹了几脚,一场暴风雨才算是渐渐的过去了。

    在这件事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张浩确实学乖了不少,课堂上噪音的分贝也随之跟着大大的降低了,王福有因此受到学校里老师们的广泛称赞,说他管理学生确实有一套,对此,满脸堆着笑容的他虽然嘴上谦虚少语,但内心里却着实膨胀了不少。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上课时站在讲台上的他总是情不自禁的表现出一副藐视群雄、唯我独尊的样子,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坐在下面的张浩却在心中生起了一阵恨意,如果不是还小,他断然不会就这样沉默的。但是,这样的情形并没有维持多久,大概过了一个月,张浩的老毛病就开始慢慢的复活了,上课时又像以前一样在底下窃窃私语,各种小动作不断,教室里仿佛像养了一箱蜜蜂一样,嗡嗡的叫个不停。不过,这并不是张浩的故意挑衅,而是他天生好动的性格和过去长期养成的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王福有静静的观察着,心中开始盘算了起来,准备再找一次机会,好好的给张浩提个醒。终于,这一天很快到来了,在早上第二节王福有的语文课上,张浩和旁边几个同学正在为刚看完的一本武侠小说兴奋的聊个不停,从最初的悄声细语气到后面逐渐失去了控制。王福有适时的停下后,放下手中的课本慢慢走了过来,只见他故技重施,脸上淡淡的笑容就像鳄鱼的眼泪一样,这次他没有首先冲着张浩去,而是先将旁边几个已经被吓的自动地站起来学生一人一个耳光闪到了一边,而且在此过程中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就宛如武侠世界中的绝顶高手一般。就在他清除了旁边的一切障碍准备扑向张浩的一刹那,为此也已经紧张到极点的张浩突然踢开自己身后的凳子,迅速后撤了几步,并抬起右手做出了阻挡的动作。这一下可彻底激怒了王福有,只见他瞬间怒目圆睁、面目狰狞地冲了过去,狠狠的一巴掌打在了张浩的手臂上,由于力道过大,张浩抵挡不住,脸上被猛的抽了一下。显然这只是风暴的开始,很快又一巴掌扇了过来,但这一次张浩敏捷的低下头闪了过去,此时带着惊慌与不屈的他顺势转过身,猫腰跑到教室后面的拐角处拿起了那根两米多长,手腕粗的抬水杆子,转过身来毫不犹豫地朝着追过来的王福有劈头盖脸地打了下去。幸亏冲到跟前的王福有躲的及时,杆子打在他胳膊上后,又顺势沉沉地砸在了还未铺砖的土皮地上,“砰”的一声发出了沉闷响声。伴随着学生们爆发出的惊呼声,这里的“热闹”很快将前后两个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吸引了过来,教室里顿时乱作了一团,几个胆子大点的男同学迅速挡在了王福有和张浩中间,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失控,旁边教室的两个老师进来后也马上冲到了跟前,并很快控制住了局面。此时王福有还沉浸在震惊和愤怒之中,反而是张浩看起来已经逐渐平静了下来,之后,下半节课大家都在近乎无声的自习中度过,王福有在两位老师的劝导下走出教室后没有再回来,显然他的情绪很难快速平复下来。

    经过这次交锋,王福有的威严和霸气好像被张浩一棍子打没了,在此后的教学生涯中,他很少再动手打人,课堂上从威风凛凛、目光锐利逐渐变成了婆婆妈妈、谩骂不断,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有一样没有改变,那就是对张浩的态度,这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在后面的近三年时间里,无时无可不使他厌恶。时光荏苒,随着张浩的毕业,这段纠缠、难熬的情绪终于告一段落了,可是就在这最后时刻,王福有再次抓住机会,将自己的愤恨又一次发泄了出来。那是在毕业典礼上,老师们带着对学生的祝福,学生怀着对老师的感恩和对母校的不舍,进行着最后的告别。但是,就在这样的情景下,王福有作为班主任,在发言到最后一刻时却突然将枪口对准了张浩,既没有题头,也没有过渡,而是直接指着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如果这个人将来有了出息,我就不姓王了。”不知道那时的赌咒发誓为什么总拿自己的姓氏做文章,这显然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这突兀和充满敌意的结尾让大家始料不及,当时还只有十二岁的张浩显然也并未将此放在心上。

    但到了今天,作为东河村人人崇拜的偶像,看到如今已是头发花白、毫无生机且仍然满腹牢骚的王福有时,忽然又再次想起了他当年讲过的那句话,于是张浩将方向盘向右一打,停下来挡在了王福有前面,之后透过窗户用讥讽而又鄙夷的目光看着这个慌忙刹车,接着蹦蹦跳跳从高大又笨重的自行车上下来的昔日班主任。王福有将自行车停稳后,把沉重的镜片扶了扶,佝偻着背前走了几步透过挡风玻璃看了进来,倘若是在平时张浩不论是碰到生意上的朋友还是村里的干部,甚至是普通的村民,无论他在心里有多么瞧不起对方,都会习惯性地露出生意人那略显夸张的笑容去跟对方热情的打个招呼。可此时直到王福有看清自己后,他依然没有收起嘲讽的神情,王福有愣了两秒后,面无表情地把自行车倒推了几米,准备从旁边绕过去,这时张浩终于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他半倚着光可鉴人的车身,慢悠悠的点上香烟,整个过程自然而舒缓,接着在吐出第一口烟圈后他才再次抬起头看向了准备离开的王福有,“王老师,我是叫你王老师呢还是…”之后他淡淡的笑了几声,重新又将目光游离到了别处。

    “小子,不管在别人眼里你有多么风光、厉害,在我这儿你依旧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就凭你现在这种目无师长的德行,在我这里你就一文不值。”王福有转过身来强压着心中的愤恨,带着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

    “王老师…哈哈哈。”张浩又一阵大笑后慢慢停了下来,嘲讽的表情也逐渐收了起来,“不是任何师长都是值的尊重的,这你估计从来没想过吧,就像这个世界上从未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一样。还有,你刚才说我什么来着,一文不值?那我也想告诉你,你的评价对我来说也同样一文不值,而且从来如此。”

    王福有被气的脸色铁青,眼看在这儿只能白白被张浩羞辱,于是便咬了咬牙、紧绷着脸推着自行车像个年轻人一样,只一下便跨上了横梁蹬了起来。张浩仍然意犹未尽,趁王福有还没有走远,又提高嗓门喊道:“听说志强回来了,要实在没地方去就领到我这儿来吧,我找两个工人带一下,让他把从你那儿学到的坏毛病给去去,期间工资照发噢。”

    原来,张浩所说王志强是王福有的独子,作为村里的知识分子,王福有对志强抱有很高的期望,从小要求就特别严格,再加上志强天生性格内向且胆小,所以对王福有的话言听计从,甚至从上学的第一天起除了学习外,就从来没有过什么其它的兴趣爱好,不过还好,无数漂亮的考试成绩和表彰奖状总算没让王福有失望,当然这同样也一直是邻里间羡慕和称赞的榜样。高考前填报志愿时,志强本想选择师范类专业,因为他发现自己在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时非常拘谨和别扭,而当与小孩子的单纯、天真相遇后便神奇的变的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并在此过程中感到非常快乐。但是,他的想法被王福有断然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当一名教师,既得不到优厚的报酬,又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在他自己退休的前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变的越来越古怪、越来越暴躁,学校的学生不喜欢上他的课,老师们也为了避免与之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而尽量不与他交往,这样的处境让王福有常常懊悔当初的选择,他认为是教师这个职业毁了他一生,如今,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决不允许志强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之后,经过再三考虑,王福有亲自给儿子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希望他将来走上仕途的道路,并且能够官运亨通,即便他以前也同样对那些官老爷搞形式、摆架子厌恶透顶。但是很明显,志强的性格并不适合走这条路,大学毕业后虽然按预想的被分配到乡镇一级的政府工作,可是不善沟通且性格敏感成了他跨不过去的拦路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怯于交流而得不到帮助,而后领导随之而来的批评更是让他内心饱受煎熬。仅仅三个月后志强就不顾王福有的强烈反对,辞职回到了家里,这算是他人生中做的第一个决定,但这件事也使得父子俩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张浩最后这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插进了王福有心里,只见他狠狠地踩了两下脚踏板,随着自行车的猛烈晃动,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