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清陌中行 » 第十六章 我大清的戈尔巴托夫

第十六章 我大清的戈尔巴托夫

    桌上,放着北京站来的消息。

    “张之洞,搞学堂科举合并。说白了,就是省才省用,这是要搞诸侯?”,王五高,迷惑的说。

    “袁世凯,更离谱。他搞练兵处,不就是赵匡胤的路子?朝廷看不出来?”,王六瘦子,更迷惑。

    “这两人本就是半个朝廷。将来的官和将来的兵,这两人分家,倒是分的干净。”,王一武,笑着。

    “他们分......咱们合。”王三才,下定了决心。

    大清光绪29年冬末

    -------------------------------------------------------------------------------------------

    金银是好东西,可那是富贵家的东西。

    对于穷人,有几串铜钱,可就是全部身价了。

    几个月前,朝廷新发的少数铜圆,一当十。

    铜元对铜钱------1抵10。

    现在,1抵1。这是什么概念。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上一秒,你攒了12个月的粮食,够吃一年,这心里塌实了。

    下一秒,你就剩1个月的粮食,够吃一月,这心里天塌了。

    剩下11个月,要吃空气???不得饿死。

    才几个月,你身家就被人家合法偷光了......恩,光明正大的合法抢劫,才对。

    以前只是穷,现在直接乞丐了。

    话也不对,这不还给你留个口,上吊粮。

    还不快磕头,谢恩把你。

    也幸亏,这回铜元发的少,要不我大清,直接就挂了。

    可天津人民,可倒了血霉了。

    天津人,可有不少精明的。

    夏天,把棉袄当掉,换了一枚铜元,这不是手头紧,买点粮食。

    冬天,拿着拿着二枚铜元,去取棉袄,结果不让取,一个个都在外面冻的猴冷。

    这啥世道,咱这当铺,掌柜上吊的心都有。

    这夏天,俺借给你10文铜钱。

    这冬天,你还给俺2文铜钱。

    有这么做买卖的??

    小当铺,小钱庄,信了我大清保证的诚实人。

    甭问,直接倒了一地稀碎。

    得,最后一个月的粮食也没了。

    话说另头。

    “咱们这包头,三老会成立的好”,大家议论着。

    “三老,本就是各庄,各村,推举的,这有啥呀”

    “这,你就不懂了吧,进了这三老会,有大大的好处”,某某人。

    “有啥好处的,又不给钱粮”

    “啥好处,.....三老会可以查各地的义仓,可查你交的教育捐和其他的捐税是不是有人贪墨了,可以查镇子里的公帐,将来还可以坐在大堂上,听镇长办案.....”,某某人。

    “赵歪嘴,这回你可想好了,别再去扫大街了”

    ..........................

    幕僚甲,“张大人,以前的乡试,说是省里办,其实也是朝廷派人下去主持的,选拔在朝廷”

    “科举本就强甘弱枝之策,公平不公平的无所谓,关键在朝廷,不在地方”

    “可,学堂科举合并.........却是,强枝弱干啊”

    “将来,省里有个人才,谁都知道要捂在自己地头,不会给朝廷的”

    幕僚乙,“张大人,各省现在有兵,有钱,再加上人才,可就是诸侯国了。”

    “各巡抚督抚,要是当诸侯王,也就换个名字而已”

    张大人,“鸦片,甲午,八国,朝廷中枢威信衰微,不多点官帽子,怎么收拢人心”

    “京城增加的那点官帽子,还不够满人抢的。各省不增加点官帽子,汉人就要造反了”

    “现在,大家都满意了,朝廷,满人,汉人,各地巡抚督抚们。”

    “我没几年了,可不能,落个李鸿章的下场”

    “李鸿章,脑门被人开了一枪,一辈子裱糊匠,活着背了半辈子卖国的名声.........死后,哎,遗臭万年啊........”

    “给我自己留个好坟头吧..........”

    ................

    ------取信于民,是骗子。

    题外话:一般人看历史都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成语。

    可又有几个人知道,柴荣给过赵匡胤---------整顿禁军的权利。

    整顿整顿------不就是安插自己人,“整”死别人。然后,吃“顿”好处,收拢人心。最后全是自己人。

    陈桥兵变,咱老赵,坐皇帝,那是非常顺利。

    因为,反对老赵的,早就被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