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标变狠,老朱乐麻了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朱标登基,成为长乐大帝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朱标登基,成为长乐大帝

    朱元璋和马皇后这下子算是完全明白了朱棡的意思了。

    要说之前朱樉有这个想法,他们还有些不相信。

    但是一看到朱樉的做法,还有胡玉川的畏罪潜逃,他们也不得不怀疑朱樉有这个心。

    现在他们算是彻底明白了过来。

    朱樉是有这个心的,但是消息被朱棡得知了,朱棡以救驾之名来了。

    所以他才带了这么多的人马来,就是要将朱樉这些人给控制住。

    然后将他们迎接到太原去,到了太原的结局应该和西安的结局是一样的。

    朱棡也会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办法,毕竟这是太子之位。

    朱樉这种人都知道争太子位。

    朱棡怎么会放弃呢。

    他一表人才是诸位皇子里面最好的,其余方面虽不说是出类拔萃,也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他排行老三,比朱樉要强很多,比朱标当然不如了。

    可要是他利用这个办法要争夺太子之位,那还是有可能的。

    后面的兄弟也不得不服气的。

    现在朱棡直接丢出证据,证人,让朱樉一下子就没有了机会。

    西安的府兵也都退了。

    现在在这里也就只有他朱棡最大了。

    他能够来此,一定就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这一点他比朱樉要强很多。

    朱元璋是聪明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朱棡的意思。

    马皇后也不笨,有了之前的朱樉的事情,他也明白了,这朱棡是要强制带走他们了。

    现在只是话语强硬了些,如果他们两个还不识抬举,那么就不会客气了。

    反正他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重八不愿意,他还是会上手段的。

    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没有后悔的余地的,只要是做了,就必须做完美,做到底。

    马皇后只是有些心里难过,这好好的儿子,为了争夺太子位,就已经这样了。

    要是以后他们都不在了,那这些兄弟为了皇位,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呢?

    看来历史上面的事件并不是假的啊。

    朱元璋的心情也实在是糟糕,他以前一直都防得是这些老兄弟,怕他们会造反。

    却没有想到,第一波想要造反的居然是自己的儿子。

    哎,自己的教育还是失败的啊。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朱棡看着朱元璋摇头,又看着马皇后一言不发。

    他本来就以残暴闻名的,性格格外的爆,他以为朱元璋摇头就是拒绝。

    于是,他拿出马鞭子在地上重重的抽打了几下。

    打得地面啪啪作响。

    然后恶狠狠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可能还有放弃的余地,你们好好听话跟我回太原,孩儿还可以好好的招待着,只要你们好好按我的要求去办就行了。

    可是要是你们敬酒不吃要吃罚酒,那就不要怪儿臣的手段了。

    反正事情必须要做成,儿臣也没有退路。

    现在就请父皇母后随我一起去太原,来啊,出发。”

    这一次,朱棡没有等朱元璋他们的同意,而是让人来直接牵朱元璋他们的马,让马夫来驾他们的车。

    朱元璋曾经是一朝天子,如今却被自己的儿子逼得没有办法。

    他也是十分的恼火。

    但是现在他也知道没有办法和朱棡杠了。

    他也知道朱棡已经是没有退路的了,因此这种时候就更不能去激他。

    反正他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要不了多久金陵就会收到消息,锦衣卫遍布各地。

    到时候一定会带人来救的。

    不过,朱元璋这个时候还是耍了一个心眼。

    他对朱棡说道:“老三,咱也不多说什么了,咱也明白了你的意思,只是你母后生病,此次咱出京也是为了给他治病来的。

    现在离西安已经不远了,朱樉也已经被抓了起来。

    要不这样吧,咱陪你去太原,你让你母后就在西安休养一段时间。

    你可以派人盯着陪着她,她想去西安到处看看,这也是她一直的愿望。

    你所要的东西,你母后也给不了你,你让她去西安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倒不如成全一个孝心,让你母后去西安。”

    朱棡本来有些生气,他已经不会再有任何不忍了。

    这一步只要迈出了就没有回头的余地。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事情了。

    他也是能够狠得下心的。

    但是一听到朱元璋态度如此的和气,这个要求也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反正封太子下达圣旨之类的都是朱元璋说了算。

    只要把他留在太原就行了。

    至于母后,她不过是一介女流,也的的确确是生病了。

    这个时候我有点孝心,也免得之后自己当上了太子,当上了皇帝之后被人在后面说起。

    于是,朱棡答应了朱元璋。

    “来人啊,带人护送马皇后去西安,派人盯着她,另外父皇你还要下一道口谕,让西安守城士兵可以允许我们进去!”

    “好的,咱允许你们进入西安城,让西安的布政使司负责招待你们!”

    这些护送马皇后的人这才出发了。

    其实,朱元璋知道现在西安无主,布政使司也不敢拦住马皇后,所以这个口谕不口谕都没有什么作用。

    况且他现在也已经把皇位都交了出去了。

    他之所以没有直接把禅位给朱标的事情说给朱棡听,让他死心。

    是因为他要为朱标争取时间,等着他回到金陵,等着他登基。

    到时候自然是天下人皆知。

    而朱棡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一个空谈。

    而且他还是一个罪大恶极。

    到时候标儿登上皇位第一件事就是带兵铲除朱棡,还有就是清算朱樉。

    这对于他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样一来西安和太原就可以交给他最信任的人。

    也可以留着给他自己未来的儿子。

    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估计也就不会再建立什么藩王制度了吧!

    所以,朱元璋此时此刻还是想得朱标。

    这可真是非常的护子啊。

    要说护子有段位,那么朱元璋一定是王者级别的。

    护子不仅有段位,还有区别,朱棡也是他的儿子,可是他宁愿舍了这两个儿子,也要保住朱标能够顺利登上皇位。

    这就是区别。

    要是朱棡能够知道朱元璋心里的想法,他估计真的会崩溃。

    不过,此时朱棡的心里倒是挺高兴的,毕竟从刚朱元璋的态度来看,他已经妥协了,他也知道了自己要干什么了。

    朱元璋是聪明人,既然知道了那就好办,也省得自己真的动手了。

    毕竟这也是自己的亲爹,要是能够和平解决,那当然是最好的。

    他高高兴兴地带着朱元璋往太原去了。

    马皇后一行人也往西安方向去了。

    两方人马一路上都是畅通无阻,没有什么危险发生。

    如此大的动静必然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这一点朱棡也是知道的。

    可是他现在不怕了,因为朱元璋在他手上。

    锦衣卫很快就将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朱标。

    要说,这个时候的大明谁掌握了消息的传播权,谁就是最厉害的。

    就如现在,大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各处人员掌握的信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五军都督府的还以为朱樉已经控制了朱元璋,他们在等着朱樉成为太子,他们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朱棣这边,其实五军都督府的人也想过要不要去迎接朱棣来,只要他们和朱棣联合起来,那么就可以将朱元璋和朱标都困在金陵城外,到时候找个机会除掉。

    朱棣就可以顺利登基了。

    可是他们后来觉得朱棣这人是最像朱元璋的,现在的他们不正是因为朱元璋而受不了吗?

    这不是刚刚赶走一个爹又请来一个爷吗?

    这样一想,还是老二秦王朱樉好控制一点。

    这样的人当了太子当了皇帝,他们都是功臣,而且李善长和胡玉川还是师生关系,之后要什么不是可以得到什么吗?

    这样一选择,他们还是选择了秦王朱樉,没有去找朱棣。

    朱棣本来是在观望,要是有五军都督府的帮助,他可能真的会率兵入京。

    可是他没有得到五军都督府的支持,他就不敢这样做了。

    因此,他选择了放弃,还是安安心心造船练兵,多立战功,将来等着太子朱标死了他在想办法吧。

    反正,姚广孝是算的很准的,朱标是短命之相。

    朱棣不再关心这些事情,也就不知道秦王和晋王这边发生的事情。

    姚广孝见朱棣打消了想法,所以他也就不在去操作了,就安安心心等着以后的机会吧!

    而时局的变化太快,只有朱标知道现在朱元璋已经去了太原了。

    晋王朱棡反而是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

    当然,朱棡还不知道朱标已经得到了禅位,已经拿着禅位诏书,准备回京就登基了。

    他还在坐着自己当太子的美梦呢。

    朱标得知了锦衣卫的消息,他继续快马加鞭往金陵赶。

    他没有着急去救朱元璋,他要想登基之后,以天子之名下达命令,才是最好的。

    很快,朱标一行人回京了。

    五军都督府的人没有见到朱元璋,还十分的窃喜。

    谁知道朱标一回来,立刻命人擂响朝鼓,并让禁军埋伏在奉先殿各处。

    朝鼓一响,就算不是上朝的时间,所有的文武百官也得穿戴整齐前来上朝。

    李善长等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只得也来上朝。

    他们不知道朱标要干什么,反正朱元璋不在,那就没有事情了。

    谁不定朱标这么着急是想让咱们带兵去救朱元璋呢。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李善长等人暗自窃喜。

    奉先殿上,这个时候不是上朝时间,文武百官也一样来了。

    朱标站在龙椅的前面。

    百官还是按照往常一样,行礼后,就在原位置站好。

    朱标眼神看向了下面的众臣,然后说道:“方孝孺,念!”

    只见方孝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面向众文武官员。

    念了起来。

    咨尔太子朱标: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元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洪武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朕年老,禅位于太子朱标,诸位臣工当护新王,光耀大明。”

    “此为洪武禅位于太子的禅位诏书!”

    “自今日起国号大明,建元长乐。”

    方孝孺念完,云奇太监和掌印太监,奉上龙袍冠冕和玉玺。

    新科士子一党看到这一幕高兴不已,而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则脸都绿了,他们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朱标更好衣,穿上龙袍冕冠稳稳地坐在龙椅之上。

    接受大家的的朝拜。

    淮西党人也只得跟着行礼朝拜。

    按理说新皇登基,还要大赦天下的。

    但朱标此时没有这个想法了,他威严地说道:“朕在之前已经大赦天下,施恩于万民。

    如今登基,当继续完善之前的政策,让百姓更加富足。

    朕这次慌忙登基,是因为此次有贼子欲图谋造反,因此,朕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朝堂奸佞!”

    “来人啊,将李善长,唐胜宗,胡美,郑遇春,费聚等人......打入刑部大牢。

    命徐达带领漠北大明铁骑冲关太原,营救太上皇。

    这是内部的朝堂处理。

    朕新登大位,还要有一件大事来祝贺,传旨于燕王朱棣,命其即刻发兵日本,灭其国,毁其族,作为大礼为朕作贺。”

    听完朱标的旨意,有人激动,有人担心。

    但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了。

    如今已经改朝换代,成了长乐一朝了,再也不是洪武朝了。

    他们要学会在朱标的管理下生活了。

    长乐大帝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