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君子当立世 » 第一章 王家沟的和尚

第一章 王家沟的和尚

    “大师,五痴大师!”已过子时,万籁俱寂,寺外忽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小和尚急忙走出房间,打开大门。

    几名衣衫不整,浑身湿透的男子站在门外,领头之人是这一带的亭长,李强仁,他神色慌张,身后站着的几位村民,更是战栗不止。

    “李施主,出了何事?”小和尚问到。

    “没时间多说了,速速带我去见大师,出大事了!”李亭长匆匆说道,拔腿就要往里走,元初刚欲阻拦,寺里传来师父的声音。

    “元初,让他们进来。”

    “是,师父。”

    几人匆匆来到正殿,一位老和尚背对着几人,诚心礼佛,头也未回。

    “五痴大师,大事不妙了!黑风寮的山贼今日下了山,流窜到咱们小清河来了,我们几人居住的李家村,已经遭了灾了!”还未踏上正殿台阶,李亭长便哭嚎起来,“要不是我们几人水性较好,怕是都逃不出来的。”

    随行的村民也哭了出来。

    “您老见多识广,咱们几个逃得出来,特地来找您想想办法,救救大伙儿。”事态紧急,大半夜的,也没办法赶到县府里去报告消息,想到这位大师曾多次组织几个村落的春耕秋收,李亭长便寻到了这里,找大师帮忙。

    五痴大师紧了紧手里的念珠,立即开口“元初,马上去村口敲铃,聚集王家沟村民,让他们一起到王员外家里去,共御外敌,你再从中寻几位脚步快的,去另外几个村子里观察情况,若是没有遭灾的,就给他们做好提醒,愿意跟你们回来避灾的,就把人给带回来。”

    “是。”元初领命,立即出门。

    “李亭长,你们也随着元初过去,他年纪小,怕是应付不来。”

    “大师您呢?”

    “身伴我佛,为汝等祈福,李亭长勿要多言,去吧。”

    剩下的几人,对五痴大师恭敬的行礼后,急急地追着元初出去了。

    时间紧迫,元初几人照五痴的指示,迅速的把村民召集了起来。

    他先是按照自己平日里对相亲们的了解,点出了几位青壮,让其两两一组,赶往另外几个村子,他自己,则去了较远的同宁村。

    李亭长这边,在跟王员外沟通之后,把村民们安置到了王员外的庄子里。

    过了近两个时辰,元初和其他几个查探情况的人才陆续的返回,四个村子,一共带回来十五人。乡下的夜晚,一片漆黑,相较于拖家带口的跑,大多数人更愿意就地戒备,元初几人也没办法,只是郑重的提醒了这几个村子里面的乡亲们。

    在众人的等待中,天色渐渐地亮了,王员外从自家粮仓里拿出些米粮,给乡亲们熬了粥。

    元初一心想着自己的师父,要回寺院,众人阻拦不下,最后王员外只得安排了两个护院,让他们随着元初回去。

    这时,外面传来激烈的敲门声,“王员外,王员外!我是王猛,快开门啊!”

    “王猛?”王员外觉得奇怪,此人是县衙捕房里的一个小头头,他为何会一大早的出现在这里,莫非昨夜县衙里收到消息了?

    待王猛进门,王员外当即开口问话。

    “王猛,可是县衙收到了黑风寮贼人的消息?”

    王猛一进院子,先是被院中密密麻麻的人给吓了一跳,随后听到王员外的问话,回答道。

    “昨晚县衙里出了大事!有人用麻袋装了五个人头扔到县衙里,里面还有一封信,说是黑风寮已灭,我们通过查验比对,发现那五颗人头正是黑风寮五个当家的。”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不知所措,黑风寮犯下的罪状骇人听闻,但县衙一直没有能力将其剿灭,过了一个晚上,黑风寮的头头就被杀了个干净?

    “此话当真?!”王员外被这个消息给镇住了。

    “千真万确,信里还提到了此次小清河遭遇匪灾一事,说是让我们派人来王员外这里通知乡亲们事情已经解决了,县里不敢怠慢,马上就派了小的过来。”说到这里,王猛给王员外郑重一礼,“却没想到,员外居然把乡民都聚集到了此地,多谢王员外的大仁大义。”

    “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帮乡亲们暂且安顿一下而已。”王员外连忙扶起王猛。

    “黑风寮被灭了?”

    “居然是真的,这些天杀的,总算是被收拾了。”

    “我李家村五十六户人啊!!”

    一时间,庆幸的,悲伤的,各式情绪在整个王家大院里弥漫开来,王员外连忙招呼王猛和李亭长安顿众人回家,元初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也回过神来,既然无事,自己更应该马上返回了。

    接受完众人的致谢,带着王员外准备的一些餐食,元初离开了王员外的庄子。

    其实元初有着自己的思量,他怀疑黑风寮一事,跟自己师父有关。

    师父这个人很神秘,这是元初早就看明白的事情。

    他平日里的那一副得道高僧模样,只是伪装,唯有在他们师徒二人独处之时,他才会表现出自己的本来样子。下午,他会教授自己呼吸吐纳、修炼内息。晚上,他会传授自己学问之道、君子之事。睡前,他还常常坐在自己的床边,给自己讲述各种各样的典籍故事。在自己被收留的这五年时间里,他没传授过一篇经文。

    这样的一个人,昨夜却说要留在寺里通宵为村民祈福?这定是不可能的。

    元初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他害怕师父遭了什么意外,心里急迫,脚步也是愈来愈快。

    回到熟悉的寺院,见师父毫发无伤,元初终于放下心来。

    师父,您老人家无事就好。

    元初正想着,忽然听到五痴大师开口说话。

    “元初回来了?”

    “是,师父,徒儿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些吃食。”

    “嗯,把吃食拿给我,然后去收拾收拾,咱们得离开了。”

    “为什么要离开?”

    “为师昨晚灭了黑风寮,这里以后怕是不安宁了。”五痴语气平静,仿佛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

    证实心中猜想,元初也不过多发问,只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自己的物品。

    自己当初只是一个遭父母抛弃的乞儿,若不是被师父收留,早已饿死街头,师父供自己吃食,教自己本事,是救命之恩,再造之恩。不管发生什么事,自己只需要一辈子听他的就好。

    “看来这小子也猜到了一些嘛。”五痴一边啃着饼子,一边露出难得的得意神色“我这个徒儿,资质果然不错。”

    元初的行李不多,几件袍子而已。至于五痴,则是背了个大背篓,看着像是满满的书籍。

    “来,把这个戴上。”五痴递给元初一顶帽子。

    元初戴上帽子遮住了自己的光头,面前的师父,容貌大变,若不是他的声音如此熟悉,元初都认不出来了。

    只见五痴大师带上了一顶假发,脸上的皱纹皆已消失不见,穿着儒衫,身姿挺拔,俨然一副青年书生形象。

    “咳,咳。”五痴咳了几声,也没有过多解释,“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不是和尚了,我是读书人,你依然是我门下弟子,你可明白?”

    元初点点头。

    “那我们走吧。”五痴领着自己的徒弟从后山离开了。

    下山的路上,五痴目光幽幽,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一逃,就是五年又三个月时间,当初的事情,应该已经风平浪静了,而且,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只有回到家里,才能得到解决,这次的事情,也算是一个契机,正好,让自己在离开之前,为此地乡亲做上一件实事。

    五年了,自己的亲人,不知道是否安康,自己的朋友们,不知道过得怎样。

    此生,我不会再让自己陷入如此狼狈的境地,都城庆阳,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