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白鹿原,我是白孝文 » 第五十八章 两位先生

第五十八章 两位先生

    到了周一,一大早的白孝文到学校去,参与了下早操。

    在周末,很多人都是住校的。

    一些乡下的比较远的都是住校。

    省城本地的,大多会选择回家去。

    白鹿原和省城还算是比较近的,走路不科学,自行车的话虽然麻烦点,那个时间也还能接受。

    早操的内容简单,就是做了一套最基本的体操,然后围着操场跑两圈。

    吃过早饭,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

    第一节是化学课,后边还有两个老师在旁听。

    化学课所教的内容比较的简单。

    这位老师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人。

    带来了不少做实验的设备。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有,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白色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等等这些。

    今天呢,咱们不止于理论上,来做些实验,以验证我们所学。”

    到底是省城的中学。

    把需要的东西带来了。

    铁条,木炭,这些个玩意不值钱。

    做了好几个实验,都一一验证了。

    每做一个试验,都传来了同学们的惊呼声。

    做完了试验后,这个化学老师开始讲他的信奉的主义了。

    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布尔什微客革命。

    化学老师:“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立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那么我们国家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和俄国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呢。这位同学你说说。”

    “中国军阀割据,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请坐。”

    这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很大。

    讲课讲的很有感染力。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经过上千年的洗礼,我们的民众似乎已经习惯了愚民统治,一直遵循儒家的忠孝礼仪,岂不知......我们要做的,如何打破统治阶级套在我们脖子上的枷锁。”

    “白孝文,你说说我国和俄国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白孝文的成绩很好。

    上一次测验的时候,化学成绩搞了个满分。

    主要是题目简单。

    白孝文仔细一点,就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会比较有印象,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成绩差且捣蛋的也有印象。

    对于那些不上不下的反而没那么注意。

    白孝文当即站起来回答:“和俄国各方面都很相似,都地域辽阔,而且历史、国情很相同。都是有几千年封建统治传统,俄国是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分为多种多样的革命,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因为社会矛盾的存在,矛盾不可调和,就会爆发。要是政局平稳,人民安居乐业,是不可能爆发的。如果要产生,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社会矛盾不激烈。”

    当即进行了一番长篇大论。

    现在的白孝文对于后世的记忆非常的深刻。

    看过不少青年大学习。

    后世的白孝文经常在宿舍和舍友高谈阔论。

    每每晚上的时候,以女人开头,但都以民族大义,国际形势,而结束。

    要是二两酒下肚,更有着说不尽的话题。

    “请坐。”

    白孝文的眼神比较坚定。

    化学老师对着白孝文不断的打量。

    马上到了第二节课。

    上的地理课。

    和化学老师不一样,这位地理老师是一名国民当员。

    上课一开始就没讲地理,在黑板上写下了三民主义四个大字。

    “什么是三民主义?用最简单的定义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什么是主义呢?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

    现在是第一次合作时期,孙先生还在,还没到以后剑拔弩张的时候。

    两位老师的所信仰的不同。

    在学校讲这些主义,是想发展一些优秀的学生。

    需要新的人。

    特别是青年学生。

    中学生这个年纪正是热血的时候。

    下课的时候,班长又过来找了下白孝文:“孝文,你想好加入哪个了吗?”

    班长看上去比较纠结,更倾向于三民主义。

    别的同学也在议论着。

    今天这两位老师讲的都很让人激动。

    就只有上午的两堂课。

    下午直接就没课了。

    “今天怎么课程这么少。上午的两位先生也没有正式讲课。”

    “学校举行一次文艺活动。年年都有的,就在明天,大家看看有什么表演的节目都可以报名。”

    跟后世的中学一样,每年也都会有艺术节啥的。

    时间就在开学的半个月左右。

    现在的中学生,虽然没有手机,课余生活也是比较丰富的。

    省中学是男女混校。

    白孝文他们班级的学生有着五六十个。

    半个月过去了,但是大家的交集并没有太多。

    白孝文就跟班长还有那几个室友的关系好点。

    其他的人都知道名姓,但并没交流。

    班长还在主持着,“下午没课了,我们自由发挥。有谁要报名的,这一届的文艺会大家踊跃报名。大家发挥自身的优势,给班级在学校夺得荣誉。”

    学校总共有着二三十个班级。

    互相也是都有着竞争的。

    各种比赛,还有学习成绩。

    劳逸结合,不仅是学习成绩,其他的特长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班长还在拉皮条,“大家积极一点,吹拉弹唱什么的都行。校文艺会一年才一次,甚至两年才有那么一次。这次错过了,下次还有没有都两说。”

    “我报名。”

    班长:“你准备在文艺会上表演什么节目,我给你记下来。”

    “唱歌吧。”

    “什么歌呢?”

    “我想唱送别。可以吗?”

    班长:“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