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北斗星局:浩劫 » 第七十三章 回到92年

第七十三章 回到92年

    1992年,鄂冬市,这一年,华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多原本靠政府补血的企业开始被市场慢慢的遗忘,而一些小而巧的个体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没有钱,他们就求爹爹告奶奶借钱来开工;没有人,他们白天当工人晚上走街串巷自己去推销;缺乏技术,他们便降低身份到沿海城市当个小工人;文化不够,他们便参加了班后的各种培训班学习知识。这些人中,有工人,有农民,有知识分子,也有刚刚离开铁饭碗的人。苏唐便是其中的一个。他自小聪明,70年代高中毕业后在村子里当了1年的会计,后来看到有部队招兵,他不希望一辈子就窝在这个小山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着,他想要改命。于是便放弃了本来安逸的生活,背着父母参了军。因为是高中学历且数理化成绩极其优秀,进了部队又刻苦努力,入伍后两年便到了一个新的部门工作——这就是北斗星局,只是那时候并没有这个称呼,这个部门只是隶属于部队下面的一个大型研究机构。

    虽然是个新人,但是苏唐很快便取得了本科文凭,并有幸到海外游学1年,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命运总是在你一帆风顺的时候给你来点暴风雨。由于苏唐的一个血亲隐瞒了阶级成分,导致苏唐被调查,上升的道路戛然而止。好在他并没有隐瞒或者伪造,部门领导思绪万千,只是劝其退伍。苏唐重新返回了家乡并进了一家集体企业上班。改革的春风吹来时,他考虑万千最终选择下海成立了太贺贸易公司——一家搞倒手买卖的小型公司。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凭借参军和游学期间积攒的人脉,他起早贪黑,仅仅用了4年,太贺贸易公司居然成了鄂东市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1992年,借着经济进一步改革的春风,苏唐重新捡起了曾经学到的生物医药知识,大胆投资引入塔国某小有名气的医药研究机构,并寻求政府的背书,进军医药研究和生产领域,同步还涉足酒店、电子制造等,可以说那几年苏唐的事业如日中天。90年代中期,全球掀起了一股极地科考热,太贺公司作为涉足医疗行业的公司,也准备资金安排人员配合国家科研机关前往南极进行科考。

    大量的南极冰雪标本被送到太贺公司进行分析。然而,有一小部分样本的分析报告引起了苏唐的注意。在南极一座被称之为小冰山带来的样本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生物DNA样本,它们在相对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25度-28.5度)繁殖相当快,远远超过一般细菌的繁殖速度,更关键的是,它们极具攻击性,尽管将它们与其他类的细菌甚至病毒放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全部是胜利的。因为事关奇怪,苏唐与几个核心科研人员决定先自行研究,等有了一定的结果后再进行上报。但是,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穷尽一切办法也没有解开这个谜。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引起了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成果。

    “研究它们的DNA结构。”苏唐说。

    “可是我们研究过了,并没有什么结果。”一个参与试验的研究员说。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错过了一些细节?”

    大家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毕竟作为一家公司级的科研机构,其经验、器具以及人员,并没有那么充裕,出现一些细节上的瑕疵也是有可能的。

    “那就从头开始吧。”

    时间在慢慢流逝,直到一份报告送到苏唐的办公桌上。

    DNA链式结构异常!苏唐快速的浏览着报告,结论让他大吃一惊:细菌DNA呈现非双链DNA结构,繁殖速度快50%,单链遗传物质充沛,且聚合能力强,自愈能力强大,能改变其他物质的DNA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细菌体通过与其他细胞的DNA链交换,将自己的遗传基因注入进去,让对方具备自己的特点,同时通过修改基因碱基对的排列,摒弃对方不利于自身繁衍的遗传信息,而通过伪造、篡改、模拟等手法,让对方变成自己的一份子。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强大的流氓细菌。

    苏唐看完,惊起一身冷汗。乖乖的,这可不得了,这个发现如果暴露出来,何止诺贝尔奖,直接用自己的名字替代都可以。这个发现,其危险性不亚于核武器的,它是杀人于无形。他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将所有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并郑重的交给了地方的研究院。可惜的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这不是北斗星局,对于这样民间的、违背现有一些成熟理论的“半吊子”研究成果,并不是每一个搞科研的都会很重视。几次下来,苏唐也有点灰心了,难道是自己错了?混入了其他物质的DNA?为什么没有人来关心这件事。

    “老苏,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要不,我们找其他的研究机构算了,比如,塔国的。”说话的是研究小组的一个研究员猪金尘,他也是苏唐的大学师弟。

    “不行。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较比较好。这样吧,下次有机会去小冰山,再去弄点这样的标本,我们自己弄清楚了再去送研究所。”

    其他人觉得也可以。在那个信息并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对于外面的世界大家其实知道的并不多,先生存,再发展,最后才是突破,大家也并没有想到这个东西的经济价值,搞研究的人在某些时候会比较“迂”一点。虽然大家都同意苏唐的看法,但是有一个人却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猪金尘。

    “一帮大智力障碍者。操!”他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遍,“这玩意儿要给塔国去做研究,没准儿可以成就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本。”他这样想,也在这样去试探。辗转反侧,他联系上了另一个校友,并通过他的关系将研究报告发给了塔国某病毒研究所。不出他的所料,对方非常感兴趣,甚至邀请他来塔国做研究,但是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需要携带样本。这个条件倒是拦住他了。样本被苏唐所锁在一间隐蔽的研究室,而密码只有苏唐有。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猪金尘窜上窜下地蹦跶,很快就被研究所其他的人发现了异样。由于没有十足的证据,苏唐也是半信半疑。彼时华奥关系进入蜜月期,很多华国人通过读书、技术或者资本的方式移民,猪金尘知道自己在国内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也不想在这个普通的研究所里待一辈子,塔国那边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塔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鸟,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其实对于有色人种充满了不友好,他牙一咬脚一跺,把手里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还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的借了一湾子的钱,悄悄的移民奥国,这一年是1997年,而他也借故身体原因办了停薪留职。

    奥国,一个孤悬于大陆的岛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猪金尘凭借一技之长很快便找到了工作,同时利用自身人种优势,又与其他移民来的华国人一起开了家小酒店,自己兼任导游,日子也算过的惬意。倘若他就这样生活下去,娶妻生子也不失为人生赢家。但是,他依旧期望自己能成为一方富豪,做的人上人。而这些,需要他在奥国递交独属于他的投名状。他试过编纂反华的假新闻,可是常常被“好事的人”抨击;他试过组建反华团队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进入政坛,可是有色人种的第一代移民很难平步青云去从政;他又去尝试哄骗亚洲游客以次充好销售纪念品,可是被投诉好几次后终于暂时的放弃了。即便如此,还是赚了一点小钱,可是这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猛地又想起了那些病毒标本。布里班驻扎着塔国的陆战航空兵,他们就如同这个国家脖子上的缰绳,牵动着奥国的整个国家发展方向。“是的,要来点猛料才可以。”他改了名字然后订了回华国的机票,摇身一变成了外商。

    虽然对于猪金尘的不辞而别,苏唐颇有微词,不过这家伙伪装的极其好。几个来回,两人的关系又和好如初了。而且,通过一些恶心的手段,猪金尘窃听到苏唐的秘密:关于那些样本的秘密,而且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样本。他的欲望陡然间提升了数倍,为了更加顺利的获得这些材料,他借助奥国间谍的帮助,摆了一桌酒宴,成功拿到了苏唐的指纹以及虹膜数据,并且经过乔装打扮混进了实验室。里面的布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他而言简直是轻车熟路。在苏唐办公室后面大书柜,就是存放这些重要样本和材料的地方。

    当那些重要数据和样本拿到后,恶从胆边生,猪金尘放了一把大火,将整个实验室烧成了灰烬。然后第二天一大早便飞回了奥国向他的主子报到去了。当大家误以为猪金尘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却在得到了奥国尤其是塔国的高度重视,除了给他大额的财富外,另外在塔军基地里成立了生化实验室,让他开展研究。而这些情况,一直到苏唐去世前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