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界横扫天下 » 第十九章 晋国援兵

第十九章 晋国援兵

    此时战场上秦国步兵与骑兵三路夹击晋军,晋军前军中军左翼右翼都已经被击溃,王明一队骑兵在晋军之中来回冲杀,晋军前军中军与两翼一些侥幸存活的迅速逃到了后军之中。

    坐镇后军的林盛韬将后军最后的八千步卒也组成了方针,按照时间驻守宣化的守军支援应该快要到了,目前他们必须硬扛不能撤退,撤退只会被敌方骑军追杀,砍瓜切菜一样杀干净。

    他现在开始后悔与秦军直接交战了,如果他们不管城外的小股晋军,坚守营寨不出战,秦军就算进攻他们也不会出现如今这么大的伤亡。

    随着后方阵阵尘土扬起,一支骑军出现在了晋军的后方,林盛韬苦苦等待多时的援兵终于赶到了。

    秦军步卒也在主将秦瑞武的指挥下重新组成方针,两支骑兵则在各自骑兵统领的指挥下分别靠拢在了步卒两翼,王明所在的骑军位于左翼。

    晋军八千步卒已经结阵以待,支援而来的八千骑兵也分散到步兵两翼。

    大战持续到现在,秦国步卒死伤了约五千人剩余约一万五千人,两支骑兵死伤约四千人剩余六千人马,目前步骑总兵力约两万多人。

    三万晋军仅剩的八千步卒加上支援而来的八千骑兵,就兵力而言双方并没有太大差距。

    双方见面并没有直接开战,秦军这边刚和晋军打完,虽然士气正盛,但体力已经不足了。

    晋军八千尚未投入战场的骑兵,也是从三十里外的宣化赶来,全速行军下人马都有些疲倦。

    战场上活着的双方士兵也大多都负伤了,王明一伍之中,除了他因为真气护体没事,王军身上有三处刀伤,王雨身上则有五处刀伤,不过因为两人都是锻体武者,刀伤并不深,伤到的位置也不是致命的地方,对两人行动没有太大影响。

    反倒是魏、宋二人在三兄弟的保护下没受什么伤,宋嘉宁身上只有一处刀伤,伍长魏威则是一处伤都没有。

    如果开战后双方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继续打下去的结果毫无疑问是两败俱伤,最后胜利的一方也活不下多少人。

    就在短暂的休整后秦国步卒开始向前推进,晋国步卒也是严阵以待。

    王明一伍人马突然被统领汤奇叫到身边,“你们五人之前战场上表现的十分神勇,这次还是由你们作为先锋,打完仗如果活着,人人加官进爵,另外还有赏钱”骑兵统领汤奇说道。

    “我等领命”,在伍长魏威的带头下五人大声达道。

    虽然五人也不想冲到最前面,但战场上面就讲一个军令如山,如果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说不定就直接按军法处置了。

    五人被安排到了骑兵最前方也是最中间的位置,随着秦国的号角声响起,他们又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冲锋。

    双方步兵开始短兵相接,秦军左翼和右翼的骑兵也开始进行冲锋,晋军也没有放任秦军攻击两翼,晋国骑兵同时也开始向奔来的秦国骑兵发起冲锋。

    不同于步兵和步兵之间的战斗,骑兵之间的战斗更加危险,双方两骑之间都默契的空出一些距离,因为双方骑兵太过密集的话,双方对冲会导致战马对撞。

    靠近敌骑之时王明当先一戟横扫,前方两骑同时挥刀格挡,不过都被一戟打下马来,两支骑军交锋,落马之人必死,后面的魏、宋两人高举的战刀直接将落马的两人劈死。

    前冲之时手持地魄不断直刺、横扫、下劈,身前相遇敌骑,只有少数晋国精锐士兵或者是炼体锻体武者能抗住一戟,普通骑兵一戟就死。

    王军有了那杆马槊更是如虎添翼,使出王明传授他改良破军式中的横扫千军,威势完全不弱于三弟王明,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晋军持刀与之对碰,无不落马并且脱刀。

    王雨也是一改平时嬉闹的性格,一杆枪接连捅穿了数名敌骑。

    附近双方骑兵相接,一样也是惨烈无比,刚挡住敌方的一刀,随后紧跟着又奔来一骑一刀砍下,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卒或者身手了得的高手,在战场上能活下来就靠运气。

    最倒霉的就是两骑没有错开身位,战马撞在一起的,落马之后很多直接被敌方或者己方的战马踩踏而死。

    秦晋双方对冲之下,还是晋军稍占优势,因为晋骑没有投入战场,体内上还是略胜秦骑一筹,并且数量上也比秦军要多两千。

    虽然左翼骑军中有王明一伍这样势如破竹的冲阵,但毕竟只有五人,对数千人的战场也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王明所在的这一支骑军里面小半还只是新兵,秦晋两骑短兵相接之时,多数也是秦军被斩于马下。

    就在此时战场后方,又传出了一阵喊杀声,伴随着声音杀出了一队骑兵,领头一骑兵穿着秦国盔甲,正是秦国骑兵副将军曹锐,曹锐身后跟着黑压压的骑兵,数量比支援的晋国骑兵还要多!大概有近万人的规模。

    晋军又被前后夹击,后方由于没有准备,曹锐率领的这支骑军接触晋军后,如同割韭菜一样。

    这支骑军兵分三路迅速从后方向晋军步兵方阵与两翼骑兵发起冲锋。

    本来两翼略有颓势的秦骑,在己方大量骑军的支援下,又打的晋军节节败退。

    曹锐也率领麾下亲兵,直接冲散林盛韬亲兵,他手持一杆马槊,直接将晋军主将林盛韬斩于马下,之后还割下他的头颅,并在战场上大喊“你们主将已死,投降者不杀”,秦国士兵听后士气大振,也跟着高喊。

    晋国士兵见己方被前后夹击,且主将都被斩于马下,军心已失、士气全无,五人冲锋遇到的阻力也少了很多,五人来回反复冲杀,死在王明铁戟之下的人不计其数。

    左翼这边的晋军已经没有多少了,王明五人就又冲到晋军已经被冲散的步兵方阵之中收割晋军生命。

    战场上如果一方出现了溃散的情况,就会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死人速度会比激战快很多。

    接连两仗下来,丧命于王明戟下的晋军已经在百人以上了,其余四人加起来也有近百人。

    晋军中出现了大量投降和逃跑的现象,不过因为秦国骑兵数量太多,晋军逃跑之人大多都被追上斩杀,只有很小一部分骑兵成功跑了出去。

    这场战争已经宣告结束,晋军三万步卒后又支援八千骑兵,秦军二万步卒后又两次投入一万骑兵,共两万骑兵。

    战后清点人数,王明他们这一支骑军,伤亡两千多人,其中大多数是死的新兵,三支骑兵加起来死伤五千,步兵伤亡一万人。

    晋军步兵投降四千人,骑兵投降两千人,极少数骑兵跑了,其余都死在了战场上面。

    秦国对待晋国战俘的策略是收编为奴,作为壮丁修建一些大型建筑、修筑工事、运送补给或者是出售给一些大族当做奴隶。

    此时大千世界诸国如同地球上面的春秋战国,国家概念非常明显,如果是俘虏的东晋士兵收编之后去打北齐还行,但是让他们去打东晋,经常会出现临阵倒戈的情况。

    如果是一次性俘虏的敌国士兵太多,士兵吃饭都是一个问题,并且数量太多极难管理,很容易出现再次叛变的情况,如果进行遣散,大多会继续回国当兵,这也造成了历史上多次杀降的情况。

    还没有来得及打扫战场,骑军副将曹锐带领最后杀出的一万骑兵又紧急行军去往别处。

    剩余部队打扫完战场之后,汤奇率领王明等近三千骑兵回到兵营,回去之后汤奇就兑现承诺,提拔王明为校尉,其余四人为他下属的屯长,每人赏赐十枚紫铜币。

    当然其他活下来的士兵也都有赏银,战死的伍长什长的位置也被战功卓著的士兵补上,战死的士兵同样有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现在王明当上了校尉,已经是连升三级了,之前作为王明顶头上司的魏威也非常高兴,下属变成上司也无所谓,打仗打了这么久他才混到伍长,这次直接跳过什长晋升成了屯长。

    最惊喜的莫过于新兵宋嘉宁,连王明也感觉这小子的运气确实好到不行,作为一个没有武道修为的普通人,与魏威一起进行补刀,跟着王明三兄弟后面每都人杀了十几人,第一次上战场后就晋升到了统领五十人的屯长。

    另一边的广平战场上,不管怎样广平城的守军和杨福林的城外驻军都坚守不出。

    晋军如果强攻也占不到好处,双方对峙了很久之后。

    后面晋军援兵又赶来了两万援军,晋军正准备同时攻城和进攻秦国营寨的时候,秦军又出现了一支人数不少的骑兵,为避免后续秦军还有还有援军,晋军主将蔡合也没有直接发动进攻。

    又是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晋军这边突然出现了一个传令兵,传令兵传递给蔡合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另一路围攻是谁的三万步卒和八千支援的骑兵,已经全部阵亡,只有少数骑兵逃出了战场。

    现在这次攻打秦国的主帅让他们立刻进行撤离,不要再和秦军交战,秦军后续会继续增援广平。

    晋军大帐中的主将蔡合听完之后,也知道了秦国开始只是虚张声势,气的他怒锤桌子,桌子直接被他一拳锤烂。

    “林盛韬真是一个酒囊饭袋,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竟然被打的这么惨,连累老子这边也只能撤兵了”。

    蔡合撤离一段时间后,秦军又有一队援军也来到了广平城下与杨福林会合。

    现在秦军已经聚集了五万人马,人数已经和晋军持平了。

    得知晋军已经撤离,秦军想趁晋军撤离时进行追击,就派了两万先锋部队追击,不料中了晋军的埋伏,还好杨福林带领三万军队支援及时才扳回局面,战后秦晋皆是损失惨重,不过两场仗下来还是晋国伤亡更大。

    后续晋军剩余人马坚守之前打下的三城,秦军多次攻城也未能攻下,因为是完全的攻城战,王明等骑兵都没有参战。

    现在王明在兵营里面天天操练手下的士兵,活下来的士兵也被发下了军伍中的武道秘籍,一本是游龙枪法一本是泰山刀法,王明看了看只是非常粗浅的武道秘籍,不过招式大开大合非常适合战场上。

    接下来他就带领着他麾下二百士兵练习这两本刀法枪法,他本身就是脱凡境武者,且武道上面的悟性也不俗,在他的指点之下,一个月后就有几名武道天赋不错的士兵摸索到了炼体境。

    其中就有宋嘉宁,这让王明又对他高看一看,王明心想就这小子的运气,以后妥妥的就是一员福将。

    在秦国不断的进攻下,晋军重兵把守的宣化已经被收复,不过秦军攻城造成的伤亡更大。

    但因为晋军刚打下的梦楼国又发生叛乱,晋国也无心与秦国再战,就和秦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双方约定两年内不能起兵,其余两城东晋也归还给了秦国。

    这场战争因此落下了帷幕,王明每天都操练麾下的二百人,之前没从军的时候他就一直操练他二哥和小弟,操练起来这二百人也是没有什么难度。

    有一天王明向往常一样在军队中拿着一直普通的铁枪,在给士兵们演示枪法,突然有一个士兵跑了过来,“王校尉,大统领有事喊你和你麾下的王军屯长”。

    “好的,我这就跟你去”,招呼了二哥王军,他就跟随这名士兵就走到了统领的营帐前。

    “禀告大统领,属下已经将王校尉和王屯长带到”,士兵恭恭敬敬的在账外对里面说道。

    “好,你下去吧,王明王军你们两人进来”。

    兄弟两人推开营帐,汤奇正坐在帐中,“属下王明、王军拜见大统领”,两人见到汤奇就拱手行礼。

    汤奇大手一挥,“你们兄弟俩不用多礼,都是一个营的兄弟,你们两个坐吧”。

    兄弟两人也没有客气,直接坐到了汤奇左右两边的座椅上面,“不知道大统领叫我们来有什么事吗”,王军率先问道。

    “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上次大战曹将军看你与王明勇冠三军,想与你们两人切磋一下”。

    “我们兄弟两人只会些粗浅的把式,和曹将军完全不能相比”,王明略有为难的看向汤奇。

    “你们两人不用担心,只是普通的切磋,说不定切磋之后你们还能得到曹将军的赞赏,以后在军中前途无量”。

    “那好吧,汤统领我们兄弟二人这就前去”。

    汤奇吩咐手下另一名士兵带领王明兄弟二人离开了兵营,去往附近曹锐所在的另一座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