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村太子爷 » 第五十章 拿下州衙

第五十章 拿下州衙

    上游村外的校场之上,近千宋军排好阵列,手拿兵器,显得杀气腾腾。

    赵廷轩身披轻甲,脚跨战马位列大军前方,陈坚等一众大宋将领则跨马立在其身边。

    高台之上,赵左孟带着留守的文武百官亲自前来相送。

    这一次,宋军将一改以往的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进攻楚军。

    如今按照时间计算,此时蓝山县城内的楚军应该收到了州城被围的消息,即将出城回援。

    到时,他们就会再次兵分两路,一路直袭蓝山县城,逼迫蓝山县城去回援州城的兵马再次返回。

    想来蓝山县县令李文州只要不犯傻,知州的官帽和自己的官帽,孰轻孰重应该能掂量出轻重。

    其他军队则配合赵廷信率领的大军前后夹击回援的楚军。

    “诸位壮士,朕今日在此,用美酒为你们饯行,希望众军凯旋而归。

    上游村内,朕已经命人摆好了庆功宴,就等诸君归来享用,酒管够,肉管够,饭管够。”赵左孟说完,就将手中之酒一饮而尽。

    而在宋军军阵之中,随即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

    士兵们别的听不太懂,但后面三个管够却能够听得明白,想着庆功宴上的好酒好菜,不经感觉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而在丞相齐博仁的安排下,军队之中的一些人开始带头下跪,山呼万岁。

    这一幕很快就引起了更多人的效仿,随着一列列宋军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从一开始的参差不齐,渐渐变成了千人一音,其声势之壮,震颤天地,此刻的宋军,倒颇有几分天下强军的威势。

    “出发。”大将军陈坚一声令下,九个百户所排着队列,依次向村口走去。

    三军统帅是陈坚,而赵廷轩虽然随军出征,但属于监军的性质。

    他知道自己在打仗方面的能力一般,所以不会去霸着军权,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事,这一点和赵左孟一样,都非常有自知之明。

    校场之外已经摆好了数个酒缸,每个士兵出村之时都能痛饮一瓢美酒。

    直到几大缸酒都见了底,全部宋军也已经走出了校场。

    此刻上游村内,除了一众文官之外,就只剩下50名禁卫军大队了。

    ……

    桂阳城内,赵廷信抓了一个衙役作为向导,让他带着大军直奔府衙。

    因为府衙、县衙分别在桂阳城两地,所以王成和第一百户所的兵马很快就与赵廷信分开,向县衙方向扑去。

    不过他们刚到半路,就遇到了平阳县县令带着临时纠集而来的几十衙役向西门而来,两支人马同时停住了脚步。

    “弓箭手准备。”

    “重甲刀盾队冲锋准备。”

    “长枪队列队准备。”

    “刀剑队准备包抄,不能放过一个人。”

    王波根本没有把这几十衙役放在眼里,迅速做出了作战安排。

    第一百户所可以说是宋军之中除了骑兵百户所以外最精锐的部队。

    他们不但多次参加过战斗,战场经验丰富,武器装备的质量和种类也是各个百户所里面最齐全的,已经可以初步进行各兵种配合作战。

    像如今其他百户所里面的总旗、小旗的职务,有一小半都是第一百户所里面出来的。

    一轮齐射过后,长枪兵走着队列上前就是一轮刺杀,再然后,重甲刀盾兵和普通刀盾兵就从长枪兵阵之中冲了出来,上前一阵乱砍乱杀。

    那些刀剑兵则飞速从两侧对这些衙役进行包围,试图堵截他们逃跑的路线。

    一切都毫无悬念,那些只拿着铁尺、木棍和普通刀剑的衙役怎么可能打的过最为精锐的宋军第一百户所,更何况宋军在人数上面还有优势。

    两边刚一交战,衙役们在丢了十几具尸体之后就开始溃败。

    因为他们战败的速度太快,导致那些刀剑兵都没来得及到达预定封堵的地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向后方逃去。

    王成不经一阵无奈,早知道就不这么用力过猛了,先放放水把他们彻底包围后再发力多好。

    只是此时后悔也已经无用,他连忙下令大军上前追击。

    猛然间,王成看到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的男子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向远处逃窜,他立马来了精神,指着前方大声道“抓住那个穿官袍的,谁若是抓到,本将必定在圣上面前给你请功,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就在今天。”

    “杀啊。”顿时四周喊杀震天,如今是顺风仗,宋军本就越战越勇,士兵们又受到了激励,连跑步都不经快了三分。

    ……

    另一边,赵廷信在前往府衙的路上,完全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路上的零星兵丁见到他们,更是只恨爹妈少长两条腿。

    大军直接长驱直入一路杀到了府衙门口。

    许应之端坐府衙正堂,刚刚把人都派了出去,一名心腹亲随就跌跌撞撞跑了进来。

    “不好了,大人,贼军杀过来了,就快到州衙门外,您快避一避吧。”

    “什么?”一旁的同知、判官等官员都是一脸震惊,同时眼神中透着几分畏惧。

    “大人,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州衙之内现在没有多少人马。”

    “是啊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人出了此处,再振臂一呼,必然全城响应,到时夺回州城易如反掌。”

    “属下愿誓死保卫大人冲出重围。”

    ……

    许应之的幕僚师爷、亲随仆役纷纷开口劝说。

    但无论他们怎么说,许应之都是不为所动,还一脸正色的呵斥道“本官身负皇恩,代天牧民,岂能未见敌就怯之,这岂是为臣之道。

    本官有浩然正气护体,今日就坐于此处,绝不离开,看那群逆匪能奈我何。

    就算本官身死,那也上不负皇恩,下对的起黎民。

    尔等不要再劝了,若是害怕,就都逃命去吧。”

    说完,许应之就直接就坐在州衙正堂之上,闭目一言不发。

    任谁此刻看到他这一付舍身取义的模样,都会认定此人是一位楚朝忠臣。

    一旁的同知、判官见状不经心中暗骂,但下一刻,他们便纷纷开口附和,要和许知州一起坚持坐镇州衙。

    不过他们虽然都“自愿”殉城,但他们的手下亲随确不能坐看他们身死,一个个苦劝不已,见他们始终不为所动,便激动的带人强行把他们架了出去。

    “混账,放本官下来。”

    “本官今日要殉城而死,狗奴才,你们要干嘛,放本官下来,放本官下来。”

    “自古有武将战死杀场,却少有文臣马革裹尸,今日老臣就要当这大楚文官马革裹尸第一人。”

    ……

    几名州内大员纷纷大怒,连声训斥手下停手,但可惜他们的命令此刻却失了作用。

    臣子要尽忠却不遂人愿,不经让人涕泪横流,呼吁哀哉。

    不过唯一奇怪的是,几名官员虽然须发怒张,吼声震天,但身体却是没有半分挣扎。

    不过想来,应该是文臣体弱,自知挣扎无用,也就不再多此一举了吧。

    ……

    府衙之内,几十名衙役紧闭大门,战战兢兢的看着杀上门来的上百贼军。

    门外有人拿刀不断砍着大门,不过好在这府衙的大门还算厚实,一时还攻不开。

    这就是缺乏攻城器械的代价,宋军如今就连一些有所防备的高宅大院都难以攻下。

    “让人去旁边人家找斧子来,再不行,放火烧门。”赵廷信冷声命令道。

    “遵命。”一旁立马有人领命而去。

    “第二百户所堵住大门,骑兵百户所,随我前往巡视各处小门,决不能让里面的人跑掉。”赵廷信说完,一挥马鞭就冲了出去。

    此刻在府衙的后门,一大群人正从里面偷偷摸摸的走出来,然后快速走上了街道。

    其中人群之中,就有着三名身穿绿色袍服的官员,正是知州许应元以及州同知和判官。

    此刻的他们,不再像刚刚在府衙里面一样大吵大嚷,而是非常安静的跟着人群往前走。

    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阵阵马蹄之声,很快就听到有人大喊“那里有人。”

    随后,马蹄声便离他们越来越近。

    “快跑。”人群中有人大喊,一群人便拥着三名官员拼命向远处跑去。

    但人的速度哪有马跑的快,眼见就要被追上,许应之等人皆是脸色苍白。

    但就在此时,街头突然涌出了一群人,为首的正是几名身穿公门袍服的衙役。

    而他们正是之前许应元派出去征调人手的人马之一。

    “快,挡住他们。事后本官重重有赏。”绝处逢生的许应元等人大喜过望,在迅速和这群人汇合之后,连忙命令道。

    只是待这些衙役和县勇挡在一众骑兵面前之后,他们便毫不犹豫的继续向远处跑去。

    这群衙役、县勇也只不过三四十人,在数十骑兵的冲锋下顿时溃不成军。

    而且见主官们直接丢下他们逃跑,更是无心恋战,直接一哄而散。

    击溃了这群衙役、县勇,赵廷信便继续向许应之一伙人追去,不过这么一耽搁,就失去了抓到他们的最好机会。

    许应之等人已经趁机逃入了巷子之中,骑兵在巷子之中难以发挥威力,而且他们对这附近巷子也不熟悉,无奈只能中止追击,反回继续进攻州衙。

    很快,州衙大门被破,衙门中人已经有人开始喜迎王事,至于抵抗的,都已经被斩杀。

    州衙门的易手也代表着桂阳城已经初步被宋军攻下。

    只不过许应元等州衙官员还没有被拿下,不算圆满,赵廷信连忙派人进行全城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