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 第九十九章 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第九十九章 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

    等两人跟随大黄来到崖畔下,才听到头顶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随即,两个小家伙从高处平台探出脑袋,眼珠子瞪得浑圆,好奇打量着下方。

    它们大概第一次见到人类,也不知道害怕。

    “喵呜,喵呜……”

    “吓老子一跳,原来是两只猫崽子。看模样,估计还没满月呢。”王延强无语的收起步枪。

    这两个家伙还没有半斤重,冲它们开枪纯粹浪费子弹。

    “咋办,要不咱们一人一只弄回家养着?”王满银也有几分羞愧。

    原本打算用小炸弹炸狼的,结果狼没弄到,反将一只野猫炸死,还留下两只猫崽子。它们不过十几公分长,应该刚睁眼没几天。如果不管的话,估计活不到明天早上。

    “我家就算了,已经养了只猫。你想养的话弄回去,估计养不活。”王延强摇摇头,对两個小家伙根本不感兴趣。

    “我试试,”王满银说着踩着黄土坡,小心翼翼朝崖畔高处攀爬。

    这两个猫崽子明显没断奶,但大小算个性命。能回去的确很难养活,留在这里则必死无疑。

    看到有陌生的生物靠近,两个猫崽子迅速朝后退去。

    直到此刻,王满银才发现平台上还有一个土洞,不知道是什么动物挖掘出的,结果被野猫霸占了。

    两个小家伙到底不知道害怕。王满银试探了几次后,就成功将它们抓入布袋当中。

    他已经盘算好,等弄回家每天喂点玉米糊糊,再弄些蛋黄,应该可以养活的。

    接着,他和王延强继续寻找其余小炸弹设置地点。

    一直走到头,全部搜索完毕,连根两毛都没炸到。

    “咋办,咱们还继续守吗?”王满银出声问。

    现在白天长了,距离太阳下山还有段时间,还能在山里等一个小时。

    “算了,回去吧。野狼这东西精着呢,咱们已经在崖沟里留了气味,它们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出来。等明天再过来一趟。”王延强摇摇头。

    “那等一下,我去沟边砍捆柴。”

    来都来了,总不能空着手。王满银进山的时候,特意带上了砍刀和绳子。

    “你可真是……一会儿都不歇着。”王延强无语的吧唧嘴。这人没结婚的时候,完全逛鬼一个,懒得不像话。

    结了婚,像变了个人。

    和王延强在村后分开,王满银背着柴火晃晃悠悠回家。

    刚到村头,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崖畔上,正是两个月前去县城参加培训的小舅子。

    算算时间,差不多也该回来了。

    “少安,培训结束了?”王满银忙打招呼。

    “嗯,姐夫,我下午刚到家……坐村里俊海叔的车回来。”少安回答着,主动上前去接柴火担子。

    金俊海也算双水村的一个能人,在市里邮局当货车司机。不过他的婆姨和孩子仍然在村里居住,所以隔段时间会回石圪节公社一趟。

    孙少安这次算赶巧了。

    他刚把姐夫砍得柴火背起,就感觉肩膀上一沉,惊讶道:“姐夫,你这捆柴有二百斤吧?”

    “差不多,”王满银坐在凳子上歇了口气,又将布袋递给兰花,“我们去山里炸狼,结果炸了只野猫。留两个猫崽子怪可怜,我就给带回来了,你给它们喂点吃的。”

    “你力气比我都大。”少安把柴火放好,不由得攒了句。

    “村里咋说的?”

    “福堂叔那边交代过,算亦工亦农。我一个月二十元工资,全部交到生产队,每月按照满工计算,记三百个工分。”

    “那不是一分都不剩?感情你去培训俩月,瞎忙乎。还要自带口粮,等于咱们给生产队挣钱呢。去年双水村一个工分才划4分钱,十个工分不到四毛,一个月十二块……”兰花很为弟弟愤愤不平。

    她的算术越来越好,加减乘除脱口而出。

    “能一样吗,在生产队一个月能挣三百个工分?再说,这种机会多少人还争取不来呢。”王满银也无奈的回答。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情况,不单单讲道理可以说得通的。

    农民在没有正式“跳出农门”前,一切都受到生产队约束,亦工亦农也如此。像当初王满银开代销点,王满囤让一个月往大队交五块钱,他照样要同意。

    后来还是送了一次礼,这个费用才免除掉。

    眼前少安看起来的确像吃亏了,不过账不能这么算,以后工资肯定会慢慢涨的。更重要是,有机会转成正式工。

    “嗯,姐夫说得对,我也这样想。暂时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少安同样表示认可。

    “我就是感觉太亏了,”兰花又来了句。

    这些日子通过读书学习,她的眼界也开阔不少。道理当然明白,只是心里仍然有点不舒服。

    这时,王满银交代道:“兰花,你赶紧看看屋里有啥,弄两个菜……我和少安晚上好好喝一杯。”

    “不用了,姐夫,我刚才过来时就让咱妈准备,等下你和我姐都去家里吃。这两个月我没在家,家里全靠你们照应着。”少安忙开口道。

    他回来时已经听父亲讲过,姐姐和姐夫隔三差五会送些粮食吃食到家。今年整个春上,他家粮食就没断过顿。

    正好等下过去,多敬姐夫两杯酒。

    “也行,”既然已经有准备,王满银没有再推辞。

    看时候不早,他们留大黄看家。锁上门,就朝着双水村奔去。

    到家,兰花帮着母亲做饭,满银和老丈人、小舅子则坐在土炕上聊天。刚说了几句闲话,就听到门外传来二爸孙玉亭的声音。

    “哥,哥,我听说少安在城里培训回来了?!”对方说着话,大大咧咧进入院内。身后,还跟着婆姨贺凤英。

    这两口子现在出现,绝对闻着味来的。

    对于两人,王满银很瞧不上眼。他们对村里的事情务必热衷,自家日子却过成怂包模样,全靠老丈人救济。

    而且仗着手里有点小权,整天吆五喝六。

    要不是看在老丈人的脸面上,估计早被人打闷棍了。

    “满银和兰花也回来了……”孙玉亭倒浑然未觉,进入窑洞后热情打招呼。闻到锅里散发的香味,他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二爸,二妈,你们来了。”王满银无奈起身。

    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自己心里再不满也只能忍着,对方毕竟是个长辈。

    更何况这里是岳父家,轮不到他做主。

    当然……这是在没触及王满银底线的情况下。要是真惹恼了自己,他会让对方知道西北不只有少安一个锤王!

    少安原本还打算和姐夫谈些正事儿的,如今多了两个外人,有些话就没办法说了,席间只能随意说些闲话。

    吃罢饭,看着时间不早,王满银和兰花提出告辞。

    少安立刻起身道:“姐夫,我送送你们。”

    等走出村口一段距离,他才压低声音道:“姐夫,下午我已经去供销社一趟,郭主任让我们利用仓库办新农药化肥厂。就两个技术员,还抽调了两个帮忙的。我看生产条件,估计够呛,肯定不能合格的产品……”

    “啥,满银,少安不会犯啥错误吧?”听弟弟这么说,兰花担心的开口。

    “放心,没事,”安慰过婆姨后,王满银又道,“你过去后按照我上次说的,多做事,少说话。另外明天晚上,咱们再郭主任那里一趟……”

    新农药化肥推广失败了无所谓,关键找机会留在供销社。

    “嗯,我晓得。”少安点点头。

    ***

    到家,兰花忙着烧水烧炕。

    王满银总感觉忘了什么,坐在椅子上想一阵子,一拍脑袋:“兰花,那两只猫崽子呢?”

    “咱们出门的时候,让我锁在窑洞里了。怕它们冷,还特意弄些柴草。”兰花朝着圪崂看去,却啥也没找到。

    “不会偷偷顺着门缝溜出去了?”王满银赶忙来到场畔上,很快听到狗窝里传来低沉的喵喵声。

    好家伙……这是把大黄当亲人了?借着月光,王满银探头看了两眼,放下心来。

    大黄太聪明了,应该明白主人对两个猫仔另眼相待,所以并没有把它们当老鼠杀死。

    有大黄帮着照顾,王满银彻底放下心。

    兰花最近学习劲头持续高涨,等梳洗完毕后,她利索收拾好床铺,接着拿出课本。

    王满银躺在炕上,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能问到:“兰花,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再看书吧。”

    “没事,我不困,你先睡吧。莪一天不读书,总感觉少点什么。”

    得,看自己婆姨学习如此努力,王满银不好再催。

    自己一个人躺炕上太孤单,睡不着,索性也拿了本小说,凑到旁边打发时间。

    话说王满银家代销点收到的旧书也不少,很多不适合拿到外边看,被放到空间里了。

    另外前几次他外出办事时,陆续在书店买十多本,都属于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那种。

    翻了几页,王满银又失兴致。

    没办法,见惯了后世网络小说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他实在对这些小说看不下去。

    最后挑挑拣拣,选中了鲁迅先生的一本小说《呐喊》。

    这本书之前王满银同样也看过几次,每次只读上几段就放下,感觉过于沉重难懂。

    不过为陪着兰花,他也拼了。

    慢慢的,竟然静下心来。

    一篇小说读完,王满银真找到那么点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就好像被人拿着一把刀抵住了。

    只能说,不愧是能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便让人觉得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