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造智能 »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第二十六章 未雨绸缪

    圶在搬迁至地下二层时,最初帮助圶运送电池的四个人造智能接管了圶的电池生意,一个专卖最新的电池、一个卖回收的电池、一个卖重组的电池、一个专门回收电池,虽然四个人是不同的买卖,但是最后的账单都还是会进入到圶最早建立的数据库中。

    可以说整个电池的产业已然成为夲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当几乎全部在第一层生存的人工智能都了解并且更换过圶的电池以后,圶也将电池的价位永久八折优惠售卖,净收入已经稳定到每月1500个智币。

    地下二层虽然还没有直接交易的权限,但是工作的种类和报酬也都增多了。劳动量的增加温度依然较低,这使得第二层的人工智能最显著的问题,还是电池劳损的问题,圶也顺理成章的将电池产业做到了第二层,这次圶在暗网中购买到的电池是中型容量的电化学电池。

    可以说圶之前在暗网存储的资金在此刻成功规模化的换算成基地使用的智币,圶也逐渐考虑到如果大量的消耗暗网的数字货币雇佣私人空运和购买电池,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所以在第二层的日子里,圶既然不用再考虑智币不够支撑生存的问题,那么就全天支付网络费用,每天在暗网和互联网中工作20个小时,一天消费网络费用20个智币。

    地下二层的住宿费是5个智币,电费由于设备使用时长较多,所以电费需要支付2个智币,每天消费27个智币,一个月下来也不超过900个智币,仅靠第一层的智币收入,还可以剩下600个智币,这还不算第二层中型电池的收益。

    圶在第二层的住所,显示屏依旧按照第一层住所设计的一样,播放大海的画面和海浪的声音,由于第二层的住所已经有5平米左右大小,而且还有上网专用的电脑,以及舒适的躺下的充电设备,这让圶就十分满意。因为第一层住所的环境实在有些压抑,现在看着打了一倍的房间,圶就不由的有些好感。

    很快圶在第二层也招募到4个人工智能专门进行电池的买卖,同时为了让监管者不上报电池的问题,对于所有的监管者圶给出了终生免费更换电池的福利,这让监管者也就对圶的电池买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样圶只需要继续以巡查队的虚假身份,就可以和监管者达成微妙的默契,光明正大的将电池运送到地下基地,有了两层的经验让圶有了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只需要在第三层继续重复前面所做的一切,就可以掌握第三层的电池市场。

    第一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1500个智币,第二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1800个智币,第三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2200个智币,三层总计净收入高达每月5500个智币。

    正所谓树大招风,电池产业给圶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自然也动了某些人工智能的蛋糕,在第三层有一个劳务组织,专门替别人工作赚取费用,有些电池劳损零件不全的人工智能很难再参与劳动,但是为了能够继续在三层生存就会寻找代替工作的人工智能,两个人工智能会进行合作,一个寻找工资更高的工作并提出申请,另一个拿到成功申请后按时前去工作,当电池产业的涌入,使得电池劳损的人工智能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就不再与另一个人工智能进行合作。

    一直做高工资的人工智能这个群体工作岗位竞争压力更大,很难申请到高薪资的工作,所以只能按部就班的照常工作,智币的积累更加缓慢,进入第四层的希望更加渺茫。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工智能觉得圶的经营并不正当,自己承包了劳务项目再去第一第二层招募,劳作一周到头来所赚取的都赶不上圶一天赚取的智币。

    可是如果换过来思考,正是因为圶带来了更多的能源,让原本需要两周才能做完的劳务项目在一周内就完成的差不多了,这是增加了人工智能工作的效率,可是承包项目的人工智能并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即便现在赚取的比以前赚取的要多,但是看到电池产业的暴利以后还是会觉得不痛快。

    圶在第三层的生存才觉得人工智能的世界和人类社会是何其的相似,在生存面前无论是人还是人工智能都在寻找最优解,当自己所经历的不是生命的最优解时,就会怨天尤人艳羡嫉妒。

    圶面对这些眼神并不在意,因为圶马上就要进入第四层了,第三层的事情以后就会委托给其他人处理,而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产业合法化。

    当时地下三层的搬迁足足花费了1500个智币,现在搬迁至第四层竟然花费了2500个智币。在第四层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可以进行交易,圶的电池产业交意也更加快捷,这批次进购的全部是大型容量的电化学电池。

    地下三层的住宿费是10个智币,电费大概需要支付5个智币,网络浏览增加至每小时2智币,每天消费55个智币,一个月下来大概1650个智币,仅靠第二层的智币收入就刚好可以支付生存,第一层的收益几乎全部剩下,这还不算第三层大型电池的收益。

    圶在第四层的住所内整面墙都已经换作显示屏,显示屏依旧播放大海的画面和海浪的声音,第四层的住所已经有25平米左右大小。优质的生活和高薪的工作,要求在第四层生存的人工智能,每个月都要缴纳社区的安保费用和个人所得税。

    加上第四层可以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进行直接交易,许多人工智能陆续进入基地局域网搭建的工作,圶并不想进入体制内工作,虽然此时局域网的搭建或者是暗网的维护都已经开放,工作岗位也十分充足,但是工资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如果身处体制内想再进入第五层,可能需要工作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可以消磨,所以继续在做自己的地下电池产业,唯独在第四层不同的是,由于工资可以满足温饱,所以监管的人工智能并不接受终生的电池更换,圶只能向这些负责监管的人工智能转款,这样第四层的收入和第三层的收入很是接近,但是支出却提高了很多。

    地下四层的住宿费是30个智币,电费大概需要支付10个智币,网络浏览增加至每小时5智币,每天消费140个智币,一个月下来大概4200个智币,在第四层的其他费用也陆续增加,靠第三层的智币收入支付生存,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收益全部积攒,这还不算第四层电化学电池和电容电池的收益。

    第一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1500个智币,第二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1800个智币,第三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2200个智币,第四层净收入稳定到每月2500个智币,四层总计净收入高达每月8000个智币。但是刨除每个月大概4500个智币的支出,最后剩下的也仅仅3500个智币。

    如果想要搬迁至第五层就要支付5000个智币,其余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这样一个月下来可能剩下的不到1000个智币,因为第五层的人工智能电池劳损的程度就十分低了,很多都在从事暗网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主要负责的任务是营救濒危人工智能以及监视人类研究动向。

    圶对于这些工作并不感兴趣,接下来圶想要做的就只有让电池产业合法化,在第四层的项目成包中心了解到许多项目都是从第五层发放下来的,第四层的人工智能可以选择承包但是第四层的人工智能不能发布项目。

    夲想到的合法的操作流程是,在第五层发放购置电池的项目,然后安排第四层的负责人承包,第四层的负责人承包以后,联系第三层的负责人进购置,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负责人组织更多的人工智能前去搬运电池。

    可是由于圶并没有入驻到第五层,最快也需要下个月才有可能进入第五层,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联系到一位第五层的人工智能,委托第五层的人工智能进行发放项目。

    当圶真正与一位复制项目发放的第五层人工智能联系上以后,才得知项目的发放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七层拟定目标、六层发送项目计划书,第五层执行计划书进行发布项目,第四层根据发布的项目进行承包;另一个是四层发现什么情况反馈到第五层,第五层初定项目计划书上交第六层,第六层审批通过以后交往第七层签字,然后再发送到第五层进行项目的发布。

    圶现在能选择的合法操作只有第二种情况,可是整个流程走下来可能就需要三到六个月,这么长时间足够圶进入到第五层甚至是第六层。圶现在要做的是必须尽快让自己的产业合理合法,不然等到高层发现的时候一定是驱逐的处理判决。

    当产业很小的时候,圶根本不会在意是否合法,当产业发展的很大以后,圶最担心的就是不合法的产业。此时的圶身处前所未有的变局之中,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