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夜光下的救赎 » 第五章 爱在一瞬间

第五章 爱在一瞬间

    没人在意你的经历,他们只看结果。

    下午5点的办公室。

    “你好,孙博妈妈。”

    “您好老师,孩子是不是在学校又犯什么事了?”

    “不是的,今天我请您来主要是想跟您聊聊孩子在家的情况。”

    “您说。”

    “孩子昨天跟我说您是不是工作忙经常不回家,我觉着吧,孙博这孩子,可能是缺少一些家庭的陪伴吧,昨天有孩子跟我说晚上看见孙博还不回家在学校附近转悠。”

    “这孩子,翻了天了还!您放心,我回去就教育他。”

    “......不是的,我是觉得您是不是应该多抽点时间出来陪一下他,我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这孩子其实内心比较孤独,长期这样对他的心理健康恐怕不太好。”

    “哎哟,老师,您就别听他瞎说了,这孩子就是不想学习找的借口而已,我一个星期好歹两三个晚上我都在家,怎么可能会孤独?”

    “有些事情您应该好好跟孩子沟通,这样他在学校才能无后顾之忧好好学习啊。”

    “老师,这孩子是不是在学校不好好读书?我回去会跟他说的,这孩子,真不老实!”

    “......好吧。”

    一段对话,这个老师体会到了什么叫对牛弹琴,眼见孩子的妈妈没听进去。老师决定不再纠缠,三言两语结束了对话,心中默默想着以后要多关注这个孩子。

    孙博看着母亲满脸压抑着愤怒,他知道自己回家不好受了。

    孤独的尽头是沉默。

    孙博回到家,一场来自母亲的责备避免不了了,看着回家的路,他突然有种希望路更长一点的感觉。

    “你怎么回事?知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

    “我有事情不回家能成为你不好好学习的借口?”

    妈妈扯着嗓子教育自己的儿子,仿佛分贝既是真理。

    “不要当白眼狼,你妈我离了婚把你养到这么大可不容易。”

    “够了!我做什么都是错的行了吧?你闭上你的臭嘴吧!”

    孙博压抑很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他开始吼了起来。

    这位母亲想不通,为什么稍微对孩子严厉一点,就会迎来如此反击,是自己错了吗?

    随后迎来的就是暴怒,几乎是一瞬间,巴掌便扇到了孩子脸上。

    孙博捂着脸,压抑着委屈和愤怒。

    “你这个忤逆子!你妈白养你了,好,我滚,我滚的远远地!”

    随后她二话不说砸门而去,孙博独自在家,心里的难受涌上心头,默默哭了起来。

    愤怒也是守恒的,半小时后,妈妈到了酒店里,一如既往地是那个和她打电话的男人,她面无表情,走了进去。

    同一时间,孙博重新出现在学校附近,他看看手机里三位数的余额,冷笑一声,往奶茶店走去,心里发泄着不满。

    “哼,只会给钱是吧?那我就把它们全花光!”

    奶茶店的人依旧很多,学生们对其爱不释手,排起了不短的队伍,孙博耐心的等着,这个时候,只见旁边走来几个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直接跑到孙博前面的队伍中。

    “太好了,快到我们了,都进来吧,前面没几个人了。”

    孙博被狠狠的插了队,想到自己这些年运气一直都差,没想到买个奶茶还有人插队,瞬间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插队了......我先来的。”孙博说。

    “你先来的?我们可都把着这呢?”为首的孩子说。

    “可是插队就是插队。”孙博快忍不住了。

    “我们不管,你多排我们几个人又怎样?又不会死。”那孩子理直气壮。

    孙博越来越生气,直接走到了他们前面排起了队,那几个孩子忍不住了。

    “你插队!你插队.....给我下去!”

    那个占位置的孩子重重的推了孙博一把,差点倒在地上。

    妈妈给的愤怒此刻被他全部宣泄到这几个孩子身上,他直接转过身,一拳打翻为首的孩子,那孩子愣了几秒钟,开始小声呜咽,最后变成嚎啕大哭,那一拳打到了他的鼻梁骨。

    其余孩子一看有人被打了,全部围着孙博,开始推他,可是孩子失去理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孙博继续动手,体格和年龄的差距让孙博占据上风,他把愤怒化作拳头,打向一群插队者,后面的孩子看着他接近疯狂的状态,都不敢上前制止,可能是下手重了,孩子们坐在地上哭,不一会儿店老板冲出来拉住了孙博。

    “你这娃儿怎么回事?怎么会打人呢?该(街)痞么?”

    孙博显然情绪还没下去,对着老板大声咆哮。

    “我不是!你凭什么说我?我这样不是我想的!是我妈逼的!我妈逼的!你听见没有,什么都不懂的蠢货!”一串咆哮后老板愣住了,周围的人都不敢靠近他。

    女孩刚到家,正准备吃晚饭,然后回房间写作业,没吃几口,屋外传出一阵骚动,似打人,又似骂人,好奇心驱使着她放下碗筷,走到屋外当起了吃瓜群众。

    眼前的男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喊,他的周围也全是哭泣的低年级孩子,自己的爸爸站在原地想要安抚男孩的情绪,女孩听着男孩把自己的委屈吼了出来,突然感到很奇怪,他也有心事啊,以前怎么看不出来?黎钰收起了那种瞧不起人的眼神,面无表情却少了几分寒气。

    这个男孩是孙博,女孩是黎钰。

    在老板的不断安抚下,孙博恢复了理智,看着那些被他打了的同学,他心中感到莫名的不舒服。

    “行啦,一个大男娃娃儿,有什么好好说嘛,哭么?哭能解决问题啊?”

    “嗯......呜呜......嗯呜。”

    “好啦好啦,莫哭了,赶紧给这些你打到的娃儿道歉。”老板一脸无奈。

    孙博意识到自己刚刚失去了理智,转身想要给那些孩子道歉,可是孩子的家长已经到了,在那些大人们看来,这只是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打完也就过了,毕竟自己的孩子也没受伤,有几个孩子的家长反而责怪起了他们的孩子。

    “活该你......谁让你去插队,就该被打!”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也有错,吃一堑长一智。”

    老板站在孙博旁边,像他的父亲一样为他赔着不是,不一会儿家长和孩子都散了,店老板问孙博。

    “为什么打人?”

    “他们插队!”

    “不是问你这个,哎,待会儿说,你饿了没?”

    “恩......有点。”

    “哎,你爸妈呢?”

    “我妈不要我了。

    “......你来我们家吃吧。”

    孙博一愣,因为他看见黎钰了,他那天没有看错!

    他想走了,但是店老板看他没有父母来接,天色渐晚,于是便硬留下了他吃饭,从老板身上看到了一部分人的影子,淳朴善良却思想保守,这也导致了他们并不能和儿女深入谈心,不过这又如何?从小缺少陪伴的孙博并没有对陌生人很重的防范,相反,他很多时候都想过,自己的妈妈到头来还不如学校里交的朋友,也不如一个奶茶店的老板。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学校里的同桌如今成了饭搭子。

    饭桌上,孙博看着一桌子饭菜,沉默不语。

    习惯了点外卖的他很久没有吃到家里做的饭菜了。

    “叔叔叫黎志强,这位是我的媳妇儿,李丽花,家里随便做了点小菜,别嫌弃,将就着吃,你叫我黎叔叔就行。”

    “谢谢叔叔,我叫孙博。”

    简单的对话,承载着孙博复杂的心情,在一个11岁男孩眼里,想到这一桌子菜,这种家庭的温馨,对于黎钰来说是日常,再回头看看自己,除了一丝羡慕,孙博更多的是感觉自己可悲和不理解,家里氛围那么好的女孩有什么理由整天丧着脸?

    面对这一桌子“小菜”孙博吃的津津有味,细嚼慢咽,不愿意放过这转瞬即逝的机会,这一刻,他仿佛体会到了亲情对于孩子的意义,只是一顿饭,却不止一顿饭那么简单,就是一顿简单的晚饭,但是当它被赋予了爱与亲情,将会变得不一样。

    黎钰今天难得好好地吃完了这顿晚饭,期间她一直观察着这个男孩子,黎钰在同一时间突然有了相似的感受,自己每天讨厌的生活,在这个孩子这里,显得如此宝贵,自己开始了质疑,难道我也是那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吗?

    “小孙啊,以后可不能再动手了,男娃儿君子动口不动手,有什么好好说。”黎叔望着眼前的孩子。

    “嗯.....不会了,对不起叔叔,我今天不应该那样对你说话。”

    “没事儿,叔没放心上。”

    改变一个坏孩子有多难?有时候似乎千言万语,或是棍棒伺候,都起不到丝毫的作用,改变一个坏孩子又有多简单?简单到一顿晚饭,有时候孩子缺的不是管教。

    黎钰第一次对这个她一直看不惯的人好好说话了。

    “怎么样?好吃吧,我还以为你这种人可挑剔了。”

    “好吃......真好吃。”孙博大快朵颐。

    “你喜欢上学吗?”

    “不喜欢,我妈因为我上学成绩不好一直骂我,鬼才会喜欢!”

    “哦......”

    这个平时不好好读书,上课睡觉,动手打人的孩子,今天吃晚饭却留到了最后,帮一家人洗了碗,餐桌收拾的干干净净,孙博知道,他羡慕这一家人。

    年幼的孩子即便受伤,内心也还是没有顾忌。

    回家前黎叔送他上车,他问黎叔

    “谢谢叔叔,以后我一定请你到我加吃饭,我给您做,谢谢!那个,以后我还可以来吗?”

    “哈哈哈,孩子,随时欢迎,不过呢,多买点我们家的奶茶,就当你的饭票啦。”

    “一定会的。”

    孙博坐在自己的床上,开心的笑出了声,5年里为数不多的一次,孙博笑的很开心。

    黎钰做完了今天的作业,罕见的跟爸爸妈妈说了晚安,爸爸看着自己的女儿,家里少了以往的争吵,氛围第一次如此和谐,然而黎钰这一晚没有听歌,她默默的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晚餐,自己是不是真的不知足了?读书真的会被骂吗?想到这她心里一阵不理解和矛盾。

    “我的爸妈原来在别人眼里是那么的优秀,为什么?”

    心里这种想法不断冲击着黎钰,她需要时间来解答这些疑惑。

    也许有一天她会知道,不是读书的孩子会被骂,而是他们有没文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