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茅山笔记之永乐秘史 » 第六十九章《登门拜访》

第六十九章《登门拜访》

    三日后,一位不速之客敲响了根老头的大门。

    “你是?”根老头正在收拾菜园子,见有人敲门,缓缓起身来到门前。

    “是根兄吗?”

    “正是,你是?”

    “可否请问邀请我进去坐一坐?”赵天问没有立即回答。

    “可以可以,请进,稍等一下,我先去清理一下”根老头见来者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怕失了礼数,连忙邀请赵天问到院子石墩前落座,顺手走到一旁清理了一下满手的泥土。

    “根兄好雅兴啊,还在打理着花花草草”赵天问首先开口说道。

    “纯属个人爱好,见笑见笑”根老头从屋内拿出两杯清茶来到院内。

    “这茶不错,清新脱俗,不知根兄师承何派?”赵天问抿了抿茶,右手食指和中指紧靠,轻触左手关节问道。

    “早就皈依凡尘,不问普天之事了,敢问兄台,有何指教?”根老头见来者做了一个道家的问指,先是吃惊,连忙左手抱拳,右手拇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拱手回问。

    “观音地一派,赵天问”赵天问笑呵呵的回答。

    “南茅派,虚根子”根老头见来者不善,连忙改成拱手作揖。

    “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闲云野鹤,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种点花花草草,不再过问正邪之事了,哈哈,赵道长请喝茶”根老头自知在这雁门村生活了几十年,除了自己几个堂兄弟之外,再没有人过问过自己曾经的道门之事,就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知道,今天居然有道友前来拜访,心中充满了疑惑。

    “呵呵,是吗?本想与道友好好切磋切磋,看来是贫道鲁莽了,还望见谅”赵天问连忙谦虚的回答。

    “南茅派?对了,不知贵派玄玑子道长身体可还硬朗?改天可有机会拜访拜访,想当年,玄玑子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赵兄可曾认识家师?”见赵天问提及了师父玄玑子,根老头一下子也来了精神。

    “哦哦,贫道资历尚浅,仅有幸听过他的威名,不曾一见,若是有幸能见上一见,实属我等之荣幸”赵天问又做了一个抱拳礼。

    “遗憾,家师几十年前就已经驾鹤西去了,哎!”说着师父玄玑子,根老头眼中又泛出了泪花。

    “不好意思,请恕贫道不知者无罪,玄玑子道长一身正气,又行侠仗义,道术造诣已然登峰造极,可惜了,根兄,你节哀顺变,节哀顺变”说着,赵天问双手侧卧,大拇指朝上,恭恭敬敬做了一个揖。

    “可惜了,可惜了玄玑道长的一身本领,不知可有什么门派典籍和阵法秘籍传下来”赵天问停顿了一会,又继续说道:“同是道门,仅是关心,并无他意,啊,哈哈”。

    “没事没事,师父仙陨之时,我等年幼,现在派道中落,更是一贫如洗,见笑见笑”

    到这里,根老头终于明白,眼前的赵天问是来者不善,假意借拜访之名,原来是打探虚实来了,这典籍不典籍的,与他何干,不知道心理还打了什么鬼主意,还好留了一个心眼有所保留,想到这,根老头就更加有所防备了,眼前的赵天问,虽然看上去动作、语言、形态都是循规蹈矩,一副道貌岸然、浩然正气的模样,但仔细端详眉宇间透露了一丝邪气,嘴唇稍带一丝青色。看到这,又回想起了方才赵天问自报家门时说的是观音派,这观音派乃福建沿海地区的茅山分支,什么时候来到湘中地区了,根老头是越想越觉得眼前的赵天问有问题。

    “不过,前几日,贫道在村口看见一小孩,好像灵台有些,敢问可是?”赵天问接着吞吞吐吐说道。

    “哦?灵台是何物?”根老头见赵天问这样问道,心里也是一阵,停顿了一秒,笑着回答。

    灵台,道家专业名词,通俗的讲就是命理,命数。此时的根老头已然知晓一些事情,但是又无法猜测赵天问突然前来的意图,只能陪笑继续喝着茶。

    “呵呵,没事没事,那就不打扰了”说罢,赵天问起身就要往门外走去。走了约有两丈之远,赵天问回过头斜着眼神阴笑了一声。

    “喂喂,师兄,师兄,挖到东西了,你过来看看”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是虚机子打过来的,这虚机子为了重修龙台观,居然在龙台观住下了,没有住处就直接在旁边修了一间木房子,还特地安装了一台电话机,平时购买材料啥的,都是通过电话机喂喂的联系。

    根老头放下电话,劲直往龙台观赶去,半炷香后,根老头来到龙台观观顶,已是气喘吁吁了。“什么东西,电话里,电话里,不能说吗?你是想累死我啊”。

    虚机子发现此事,早早就把工人全部支走了,也顾不得留给根老头喝水的机会,拉着就往前面走去,虚机子掀开一个门板,门板下赫然出现了一块界碑,界碑约有三尺见方,只见界碑上用楷书书写着:“以碑为界,勿掘之”。

    “你是不是把原来的桩基往下挖了”根老头问道。

    “师兄,我就多挖了三尺而已”原来虚机子上次和蓝氏一族达成协议后,还是有点不甘心,想着往上不行,就往下多挖一点,重建之后的龙台观肯定会比原来更加富丽堂皇、庄严气派,所以就把原来的桩基都挖了出来,不曾想,还不到三尺,就挖出了这个界碑。

    “你啊你,我说什么好,罢了罢了,师父交代与我,现在我就将此事交代与你,师弟,你可知龙台观原名叫什么吗?”说完此话,根老头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出了师父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

    “龙台观几百年前是叫龙抬观,是因为···”

    明朝末年,天下连年征战,百姓生活民不聊生,“江西填湖广”的背景之下,雁门一族志龙、志虎两兄弟携家眷自江西迁往湖南,后落根于湘中地区塔石坪,之所以选择塔石坪地区,其原因是此地重峦叠嶂,不通人烟,山高路远水绕,正是一个避世之地,于是以山为屏,环山而建,开始了繁衍生息,由于家族的兴起,社会的繁荣,至清朝中期,家族开始往外延伸发展。南茅一派掌门智谋子云游至此,正好遇见雁门村与蓝江村因村落之间的一条河流发生冲突,冲突之原因是雁门一族定居后,蓝江一族不允许雁门一族取河水灌溉农田,蓝江一族为明朝永乐年间迁徙于此,而雁门一族来此已是清朝初期,最后在智谋子的调解下,一河划三界,界与界之间以坝口为段,上段取名小坝口,为公共河流,中段取名雁门坝,为雁门一族所有,下端取名蓝江坝,为蓝江一族所有,但是待坝修缮完成那天发生了一件怪事,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河水从山峰之间汹涌而出,很快就漫过了三个坝口,差点淹掉了整个蓝氏村落,智谋子最后看出了此地乃是“水龙吐珠”的风水局,一旦风水局被打破,河水上游两座山峰的地下水就会喷涌而出,淹没下游的蓝氏一族,如今的水龙被自己拦腰斩断成了三节,害的蓝氏一族房屋倒塌无数,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智谋子在离河最近的山峰之上修了一座道观,以此来镇压此处的水龙风水局,并与蓝氏一族达成协议,南茅一派永不毁约,这就是“龙台观”和“道观高一尺,我族灭百人”的由来。

    “好好,原来如此,马上改,马上改”虚机子听完根老头的述说,明白了其中缘由,立刻答应恢复原样。

    “对了,马上七月十五了,你这几天上上心,准备准备,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接师父他老人家去我家过节,听见没有?”。

    “去师兄家?干嘛?”。

    “这不是道观还没有修好嘛,你让师父老人家住哪?就你那小茅屋,不觉得寒碜,你不怕师父他老人家跳出来敲你”。

    古人认为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每逢七月十四,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酬谢大地。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其中地官在七月十五中元赦罪,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湘中地区的风俗是在这几天之内接逝去的亲人回家过节,称之为:“接老客”,并非迷信,仅仅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也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