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荒天纪年 » 四十三章:不同的境遇

四十三章:不同的境遇

    周步峰等人还是有一定生存常识的,可惜这些常识在荒天确实没有太多作用。一开始他们选择白天进入森林捕猎,食草动物的惊人速度让他们收获寥寥。通过团队围捕,终于捕猎成功1-2只,也完全不够7人分的,关键是好不容易吃到嘴里的肉也只是稍稍缓解饥饿感。

    折腾了一个白天,更加饥饿难忍的周步峰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决定晚上继续捕猎。晚上的动物确实很多,但是晚上的猎食者却给他们狠狠上了一课,一只体型足有1人高的大猫袭击了他们。有一名成员被扑杀,剩下的人只能仓皇逃离。

    饥饿加上减员,小团队面临艰难的抉择的时候,周步峰带着剩下的人做了最后一博。在沙滩另一侧2公里远的一片滩涂,他们杀死了第一条走地鱼。这种从海里跑到滩涂上捕猎的大鱼,有着怪异的鱼鳍,在滩涂上行动时,姿势十分怪异,所以被他们叫做走地鱼。

    这走地鱼,是从海里跑到滩涂的,虽然走的速度不算快,但其实力对于周步峰等人来说,是很强的。

    走地鱼体型不小,体长有2米长,并且能够从嘴里吐出散发白光的水球。这水球张嘴一喷就是十几颗,水球飞行速度极快,攻击十分犀利,打到人身上皮开肉绽,走地鱼就是凭借这能力在滩涂捕猎。

    周步峰等人能捕猎成功的原因是,他们凭借人数优势,发现了一个不是缺陷的缺陷。走地鱼并不能无限次地喷出水球,只要引诱使它连续发动几次攻击,走地鱼就短时间内无法发动攻击了,只能任人宰割。

    这片滩涂面积不小,除了走地鱼,其它的两栖生物数量也是不少。他们有了捕猎成功的经验之后,日常就会来此捕猎。偶尔能够吃上猎物的血肉,大多数时候是空手而归,每天最多一顿,还要三天饿两顿,说的就是他们的现状。

    最惨的是,还不时会遇上无法对抗的猎食者,团队减员严重。他们目前唯一比较稳定可以猎食的高价值猎物就是走地鱼,靠的就是多人配合,轮流引诱攻击,即使有人受伤,也可以依靠其他人杀死猎物,有了吃的,按照他们的体质恢复速度是很快的。

    但再次减员之后,团队只有3人了,引诱走地鱼的风险变高了,三人得每人需要骗出两轮技能,才有把握耗光走地鱼的攻击次数,捕猎的危险性大增。

    周步峰等人的体型增长,就远远不能和范舟相比,甚至不如只有10岁的小钰,周步峰和曹章只不过190的样子,钱丽敏可能只有180。

    周步峰休息了半天,终于勉强恢复了一些行动能力,他与另外两人商量过了。以他们现在的状态,白天在滩涂找不到可以果腹的猎物,他们只有选择去森林碰碰运气。

    三人拿起用礁石和树枝制作的简易武器,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森林,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河谷中,今天白天范舟和小钰完成踩点,布置好藏身处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准备捣鼓点新东西。他们准备烧制陶器,范舟负责挖一些河床下的泥土,小钰负责捏成各种样子,最后用他们新挖的一个岩洞来烧。

    这个岩洞的挖掘那是费了范舟和小钰老大的力气了,没有合适的工具,是通过将岩壁烧热,浇水快速冷却,如此火烧水浇之后,再费力砸开出现缺口的岩石,耗费了两个昼夜才将岩洞扩展出来。

    范舟准备试试能不能用来烧制陶器,不行的话,这个石洞以后就干脆用来当做住所,反正原来的石洞虽然隐蔽坚固,但是比较小不够宽敞。

    结果都没有走到烧制这一步,河床底泥摸着细腻丝滑,稍微干燥之后也很好塑性,可是在晾晒一会儿之后,稍稍干燥一些,捏好的杯子盘子就散成了土块。

    这样的尝试范舟常常会做,但大多不怎么成功。

    他尝试过藤编,但是鲜嫩的藤蔓并不坚韧,很容易断裂,需要晒干或者找老藤,这不前几天采摘的藤蔓现在还晾在洞口的大石头上呢!

    范舟还尝试过制作钓鱼竿,但没有鱼钩,也无法找到鱼线的替代物,最后做了两柄鱼叉,叉鱼还是可以的。河谷这段水域很浅,有些没啥灵能的鱼类在这里生存,这鱼叉也算有用武之地,捕到鱼,可以打打牙祭。

    当然大多数时候,范舟在不出门捕猎的时间,都是在想办法增加活性光点数量,活性灵能光点的数量,几乎决定了自己的实力,他当然十分上心。

    范舟尝试了各种姿势,站着、躺着、趴着、盘坐、跪坐、倒立;使用了各种方案,凝心静气、观想自然、打上一套简易太极;甚至试过各种环境,森林、石洞、草地、瀑布下、水里。总而言之,一点用没有,就好像没有任何改变能够增加一点成功率。

    而今天范舟决定不再迷信这些没用的“经典”修炼法了,他通过自己的智慧想了一种,十分合理科学的办法。他非常得意地命名为“范式科学转化法”,并准备完善之后与小钰分享。

    范舟的基础思路是这样,他认为之前增加的6个光点,完全是巧合,就不是操纵聚合状态的活性光点,追上惰性光点完成的转化。既然他无法通过操作追上灵能光点,蓝星各种“经典”法门也已经失败。那么他是否可以增加巧合发生的概率呢?如果巧合成为了必然,那不就行了!

    范舟躺进了石洞,小钰拿着树矛为他看守洞口。

    范舟感应着自己体内的活性光点,轻车熟路的将187个活性光点驱动聚集到右手小拇指处,在小拇指节处,一条细小的动脉血管中形成聚合状态。从范舟的感应来说,这细小的血管,和聚合的活性光点大小差不多。

    范舟的计划是,只要随着血流移动的惰性光点通过,那么通过这里必然就会和等在这的聚合光点重叠,这不就必然被转化成活性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