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模拟转生:我是文道第一圣 » 第二十八章 词话

第二十八章 词话

    这几日苦读,加上之前对春秋的理解,越发觉得,无论是《春秋》《公羊》还是《春秋繁露》都有其各自思想的局限性。

    虽然都是圣贤之道,但其中的内核却各有不同。

    “看来到了这等地步,死读书是没有用了。”

    想要六经注我,哪能空想,沈维这等人,前十多年都是在苦读的环境中,不谙世事,经历太少,还需要游历天下。

    “不过,每日读书积攒文气还是有些必要的。”

    感应自己的文气,顿时心满意足地笑了,天道酬勤这天赋太过霸道,不讲理的提升。

    “是将文气积攒足够去游历天下,还是边游历天下,边积攒文气?”

    景珩有些苦恼。

    “不过,我可以先写我那词话了。”

    心中一动,之前他也读了不少词集,对这世界千年来的词人、词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人间词话,不出半年便可写就。

    对于王国维的境界说,景珩非常有底气。

    “不过其中的人物要多做考量。”

    虽然是两个相似的世界,但是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很多人物都在这个世界没有踪迹。

    不过词乃诗余,在这个世界也就从前离到如今,总结下来也不过五百年,其中大词人或有名篇存世的人不过百余人。

    原书六十四话,里面涉及不少词,有的这个世界也有,没有的景珩就要考虑代替或者抄袭了。

    在夕阳下发愣,思考着其中的篇章,终于写下了第一句。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阁,自有名句。

    当这些文字慢慢出现在纸上,一股文气冲天而出。

    五彩渲染。

    这文气不同于一般的乳白色文气,乃是,典论、词评、诗话这些文章的专有文气。

    其中包含诸多诗人、词人…的文气。

    只是一句,景珩就感受到暴涨的文气。

    这些文气好像来自很多地方,其中有各式各样的气息。

    景珩闭上眼睛享受这些文气带来的提升。

    这一次提升相当巨大,获得的文气几乎是这两个读书的总和。

    而且,最开始一波消化后,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文气增加,虽然不多,但胜在积累。

    “写词话,居然能有这么多文气?”

    景珩自己都愣住了。

    不过随即他就明白了。

    这人间词话,王国维引进西方哲学思维,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境界论。

    虽然只是两字,但却精妙绝伦。

    若是随意写个词话,就有这么多文气,只怕天下读书人都要写了。

    “多谢王先生大恩。”

    景珩仔细感应自己的文气,才写下了第二句。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此句一出,景珩只感觉到有比上一句更多的文气汹涌而来。

    这一次的文气超过了景珩的想象。

    尤其是造境、写境、理想、写实这几个词语,写出后,景珩接受到的文气,简直就是不可想象。

    “不能写了。”

    感受到剧增的文气,景珩稳定一下心神。

    虽然只是两句,但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其中的关键词,写的时候好像有万钧之重,尤其是理想二字几乎都是慢慢挪动的。

    而且这文气增加得太多了。

    景珩文气入道,文气也不算少,几乎有几个华盖大小,有将近十丈的大小,但是这些文气却让他的文气暴涨了近乎一半。

    这几乎抵得上他数年的苦学,这让他如何敢继续。

    “还是打好根基慢慢来吧,文气暴涨是好事,但过犹不及,月满则亏。”

    读书人最忌讳急功近利。

    他准备将这纸张收好,方便蕴养文气。

    “沈兄可在?”

    门外传来陈子龙的声音。

    这些时日,景珩与陈子龙三人相交甚密。

    他们四人都是江南书院的学子,而且都是文气入道的读书人,这一层次的读书人本就少得可怜,现在加一个景珩,自是不可放过。

    景珩观察三人,也发现他们的性格不一,但品格都不错,也乐得与他们相交。

    只是有些浪费时间。

    “人中兄?进来吧。”

    陈子龙,字人中。

    方以智,字念台。

    陈子龙一进来就看到景珩正准备收起来的两句话。

    “沈兄,这写的是什么?”

    “两句读词的心得而已,不值一提。”

    景珩不动声色地收着:“人中兄,前来所为何事?”

    陈子龙也没多看:“前线的消息来了,我知道你关心山长的状况,特地来告诉你。”

    “如何?”

    景珩早有预料,时间都快进入年末了,模拟中妖神道就是今年平定的,最迟也没多久了。

    “战死三位文宗、重伤两位,轻伤两位。”

    陈子龙脸色有些黯然。

    每一个文宗都是著书立说的存在,他们的学问都是天下公认的,大景这将近五十年的时光,也只有这十二位文宗,含金量可见一斑。

    “伤亡这么多?具体如何?”

    景珩心中一紧、

    “山长轻伤,你义父周先生重伤。”

    陈子龙知道景珩所想,直接说了出来。

    “万幸没有死,虽然失去战力,但终究保住了性命。”

    景珩长舒一口气。

    “其他人呢?什么情况?”

    陈子龙向景珩叙说前线战报,这些都是只在入道读书以及以上圈子流传的消息,并不同于普通的战报。

    “萧文宗也离世了。”

    景珩叹息一声,萧太岳他还见过。

    “对了我恩师什么时候回来?”

    “应该要到年后吧,毕竟快过年,书院学子再有几天都准备回家了。”

    “那我怎么办?”

    景珩有些头疼,他第一次离家,没想到一去就是大半年,虽然也给母亲写过信,但难免担心,要是过年也不会去,那就更难心安了。

    “你当然也要回去,这书院过年没有人,你不回家看母亲和周文宗吗?”

    “放心,山长不会怪你的,周文宗毕竟是你义父,孝道是人伦根本,文道基石,没有人会反对你尽孝。”

    “你可以留书一封,山长自然会明白。”

    陈子龙看出景珩的顾虑。

    “那也行,我和张先生说一声,请他帮忙,我家不在江南道,我打算明日就启程。”

    景珩思量着又想起一件事情。

    “不知周剑臣有消息没?”

    陈子龙一愣:“还真有,他在妖神被镇压之前就脱困了,凝练上品文心,还与大妖王齐武一战,十分了得,你问他干吗?”

    “没事我就问问。”

    景珩心不在焉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