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模拟转生:我是文道第一圣 » 第六十五章 意象之战

第六十五章 意象之战

    “你倒是有些见识,省得我跟你废话,我文气不如你,但这文宝足以将我实力提升数倍,受死吧。”

    说话之间,那棵枯树猛然变化。

    直接缩小,树冠上面的都化作毫毛。

    转瞬之间,这枯树就成为长一米左右的毛笔。

    “且看我手段。”

    庾庭古朗声大笑,持笔虚空书写,口中吟诵诗句。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这是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中之一。

    借用一位在异乡的女子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景珩心道不好,枯树赋炼制的文宝,自然就会有世事沧桑的内涵,再配上这首诗,说不定就会将原本的意象提升。

    最有可能的就是蔡文姬。

    诗中的胡笳,与思乡之情很有可能引动冥冥之中的蔡文姬。

    蔡文姬本就是四大才女之一,本身就是一种异象。

    一旦引动蔡文姬意象,那就是三种意象结合起来,两重思乡之情,加上一份感怀世事变化之情。

    原本的威力就是成数倍甚至九倍的增加。

    “好手段。”

    景珩略一思量,看向自己的文心,对于这样三合一的意象叠加,自然是要用出更强的异象才能超过。

    他想灭四大世家,不能使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只有在文道上堂堂正正将他们打败,才能让天下人挑不出理由。

    不过到底是千年世家,底蕴深厚,之前的理想之地,现在的文宝,都是景珩没有预料的。

    果然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世家。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三重意象该用什么应对?”

    他在心中思考着。

    他的诗词不少,但是有意象,且合适的并不多,毕竟这是庾信的诗词文章。

    景珩目光一动,有了。

    “既然一时间无法在意象质量上与你抗衡,那就在数量上碾压你,就算是文宝加持之下,意象威力倍增,但总敌不过几十个意象?”

    心中一横,景珩就开始吟诵起来。

    “君不见月如水……”

    “东风夜放花千树……”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我来吊古,上危楼……”

    ……

    景珩不断吟诵之前使用过的词,又将之前文理吸收文气,使用的辛弃疾之词,吟诵起来。

    词中之龙辛弃疾的词虽然不是每一篇都是绝顶,但是都是上佳之作,引动意象也是正常。

    就在庾庭古引动三重意象,空中出现一个怀抱胡笳的女子,她看着远方,满怀愁苦。

    一股悲伤之情,奔涌着向景珩这里迸发出来。

    景珩立刻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转生前的世界,想起了这个世界的故乡。

    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许多东西。

    但是景珩是何等人物,他立刻显化文心,三世身合一,口中不断吟诵,各种意象出现。

    这些意象有思想,有感怀自身,有离别…

    虽然有些意象并不强横,但是架不住数量多,而且其中还是《青玉案》以及《金缕曲》这种顶级之作。

    这些意象向那三重意象所化的女子而去。

    激烈的意象之战开始了。

    强大的女子意象与那些意象战斗。

    女子舞动胡笳,声音四散,意象不断地消散生成。

    周围的十多人,以及白浅仙,看着这般变化,都是目瞪口呆。

    “这也可以?”

    “这才思能和温八叉一拼。”

    ……

    钟志和、荀远达、陈南恪以及他们身后的人都是博闻强记之人,对于意象都是十分诧异。

    景珩可没有文宝在手,也就是说,这些意象都是景珩写的词。

    “能写《人间词话》果然是在词道上到了一定的境界,词章信手拈来,每一个都是精品。”

    虽然景珩的词都没有相对应的意象之灵,不过这个时代,能出现意象已经是难得,更何况意象之灵。

    “不过这么一来,庭古就没那么轻易取胜了。看来还是要准备一番。”

    钟志和皱眉道,他取出一张黄色字帖,有些心疼。

    “还是有些舍不得,这可是王羲之亲自临摹的,传到如今,已经与真迹价值不相上下。”

    陈南恪道:“值此家族危难之时,我等也不能吝啬,毕竟真要是家族灭亡,好东西留着也只是浪费,此子才华横溢,不得小看。”

    钟志和愁眉不展道:“只怕我们这些底蕴都奈何不了他。”

    荀远达道:“无妨,我看过他的字,虽然下过苦功,但是并没有太高的成就。”

    “远达兄说笑了,他又不是我们的人,怎么会随我们的心意比呢。我看这小子一旦在这场中胜出就不会再由我们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三人就一起动手!”

    几人对视一眼,一起点头,又对身后的人示意。

    片刻之间,这十多人已经打定主意。

    ……

    白浅仙在屋顶上看戏,目光中异彩连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真是举世无双。”

    她神思不属,也不知在想什么。

    ……

    紫禁城。

    道丰帝满是戏谑:“这么多词?这倒是有些厉害了,不过对朕来说,打得越凶越好。”

    ……

    就在此时双方的意象已经开始呈现一边倒的架势。

    虽然那女子意象厉害,但是架不住景珩意象多,他还在吟诵着,已经有十多个意象出现。

    辛弃疾词风豪迈,正合景珩心意,是使用出来毫无疏离感。

    这十多个意象在三世身的驱使之下围攻那女子意象。

    而景珩见状则是将目光放在那轮明月上。

    之前忙于引动意象,并没有将文心中的明月引动。

    日月交替,明月出现在文心之外。

    明月与几个有明月的意象重合在一起,顿时光芒大盛。

    “这是。”

    这一番变化,最先引动的就是景珩文心中的那几个意象之灵。

    少年、洛神以及那妇人,都看向外面。

    此时发生的大战,似乎对他们来说颇有吸引力。

    虽然那些意象并没有生成意象之灵,但对他们来说莫名的亲切。

    就在此时景珩眼中神光一闪,看到那钟志和手中的东西。

    杀意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