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历史全乱套了 » 第12章 两个李白,穿越时空的对视

第12章 两个李白,穿越时空的对视

    “太白你看这些诗,肯定是某一类的,你的不在上边,肯定是你没写。”

    孟浩然可不相信,李太白的诗比不上现在的这些。

    “喝酒喝酒,我只写我的,后世爱看不看。”

    李白还是那个洒脱的性子。

    “哈哈哈,我的诗也没看到,咱俩是一样的。”

    岑夫子自嘲的一笑,他的诗自然更是不如李白了。

    几人坐下来,重新开始喝酒。

    仕途不顺的李白,早已经养成了潇洒的性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几人喝着酒,画面还在推进。

    【哇哇哇,大家快看花车上是谁,那是李白啊,专门对诗来了】

    只见花车上,一个戴着乌纱帽,身穿白袍,上绣着金色花纹的高大男子,正朝着大家微笑。

    这是大唐不夜城的一个NPC,游客们可以和李白对诗,增加互动性。

    “李白。”

    “李白。”

    “李白。”

    “……”

    四周围了一大群孩子,朝着李白大喊,可见受欢迎程度。

    花车上的李白也开口了,“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闻岸上踏歌声。”

    围观的人群齐声高呼。

    这一番动静,再次引起了李白的注意。

    “哈哈哈,太白,那不是装扮的你吗?这小胡子。”

    孟浩然在一旁调侃道。

    “原来你是开专场了,你看你的诗,孩子都答的上来。”

    岑夫子也替好友感到高兴。

    从现场来看,李白还是很受欢迎的,诗也很有群众基础。

    “那是我吗?”

    李白看着画面里的人,有些相似,却又不同。

    毕竟是跨越了千年,古代又没有照相机,不可能一比一的还原了。

    正巧。

    假李白从花车上走了下来,眼神正好对准了博主的摄像头。

    从画面里看,假李白就微笑着,看着李白喝酒这一桌。

    “敬你一杯。”

    李白端起酒杯,迎着假李白的眼神一饮而尽。

    这跨越千年的对视,也是一个浪漫的瞬间。

    我们总是在某一刹那,感受到了古人的心境。

    仿佛千年前,有那么一个知己,他很懂你。

    【画面里,李白已经走到了街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是李白,这位姑娘有礼了。”

    李白走到了博主跟前拱手问好。

    “太白先生有礼了。”

    博主笑着回道。

    “有缘相见,你我二人,对上一些我李白的诗如何?”

    李白捋了捋胡子。

    “好呀。”

    博主立刻答应了。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博主:“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

    博主: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博主:举杯消愁愁更愁。

    ……

    每一句诗,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李白从来未曾走远。

    大唐王朝。

    “这这这,真是后世的人啊,有的诗我还没写呢。”

    李白激动的差点结巴,有些诗句他还没写出来,就被后人接上了。

    “哈哈哈,我就说诗坛少不了你李太白。”

    孟浩然对李白的才情非常佩服,真可谓是谪仙人。

    “你一定要把我写进诗里,这样我也就出名了。”

    丹丘生指着李白“威胁”道。

    “好好好,我都写进诗里。”

    李白大喜,连饮了三杯美酒。

    与此同时。

    皇宫里。

    “这个李白竟然如此有才情,后世这么多人都在传颂他的诗。”

    杨贵妃听着这一句句诗,也觉得非常的经典。

    “这个李白是本朝人士吗?传令下去,找到这个李白,宣他进宫。”

    唐玄宗现在还没听过李白这个人,不过已经开始留意了。

    这天幕着实是给李白打了一波广告,从此李白之名四海皆知,而且是历朝历代都知道了。

    “这人有些倨傲,那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能看出此人的脾气。”

    杨贵妃在一旁小心提醒。

    “放心吧,此等流芳百世的人,朕定不会亏待。”

    唐玄宗也知道有些文人脾气犟的很。

    不过对于李白这么大的名气,唐玄宗是不会轻易得罪了,不然后世还得骂他。

    由于天幕的出现,让李白的仕途平顺了不少,在这个平行时空里,倒是干出了一番事业。

    【那边是雁塔题名,是舞蹈表演,说的是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科举中进士后,用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故事】

    镜头又来到了一处歌舞表演,白居易身穿粉色长袍,手持一支毛笔,看起来真是意气风发。

    路边也不乏穿着古装的小姐姐,现代与古代在这里都不是分的很清了。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这就是白居易27岁时候写下的】

    【唐代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常常要去大雁塔题名,将名字、籍贯题写在大雁塔的墙壁上】

    【此刻就让我们在雁塔下,一同感受这段连续千年的书生意气】

    节目便拉开了序幕,演员们也开始了表演。

    唐朝某处。

    “这不是我写的诗吗?这个粉色衣服的是我?”

    白居易瞪大眼睛,没想到这表演里还有自己。

    “老爷,就是您的诗,您也流芳千古了。”

    一旁的妓人小蛮笑着说道。

    “唉,人生太难了,喝酒。”

    白居易喝了一口自己酿的酒,真是:

    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老爷好诗,也给我们两个写首诗吧。”

    小蛮趁热打铁,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名字流传下去。

    “没问题,容我来想一想。”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用在你二人身上最为合适不过了。”

    白居易不愧是才子,真是出口成章。

    两个妓人分别叫樊素和小蛮,第一句写了樊素的嘴,第二句写了小蛮的腰。

    樱桃口,小蛮腰。

    这两个词就是出自这里。

    可见白居易也是会享受的人,找妓人也不是随便找的。

    风流才子白居易,也算是留下了一段佳话,樊素和小蛮也一直没有离开他。

    “老爷真是文采斐然,怪不得后人还能记得。”

    樊素听到自己名字,也开心的过来夸奖。

    “我写文不是为了名垂千古,不是为了写而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又痛饮了一杯。

    “老爷的境界,我们是懂不了了,我来为老爷跳一支舞吧。”

    小蛮扭动着纤细的腰肢,为白居易跳起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