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2044之王母重生 » 第九章 老范

第九章 老范

    我怒吼了小董一声,感觉车子速度登时加快了许多。

    陶教授有个爱人不奇怪,我生气的是小董竟然漏掉了如此重要的线索?跟了我十年的小董居然会犯这种错误,还人前人后的叫我师父,老贾我情何以堪。

    不禁继续责问小董为什么没发现陶教授有爱人。

    小董回答说先查了陶教授在公民系统里的信息的确是未婚,又查到了陶羽和陶阳的领养和登记户口的手续,而数次社区和人口普查资料也显示陶教授一直是一个人住,便判断为陶教授单身,由于当时我在陶阳车上,时间紧迫,就先报告给我。

    小董娓娓道来,末了还加上一句:“师父啊,我发现我们有个弱项,就是您未有家我未曾爱,这方面的体验是个空白,的确会影响到这方面的判断啊。”

    我怒呸一声。给他下了一句评语:“小董同志,您最大的缺点是净说大实话,最大的优点是脸皮够厚。”

    还好小董只是提供一些初步及外围的帮助,主要的工作还是我亲力亲为,所以不致于会酿成什么大错。不过我原来对陶教授这个案子的思考方向需要推倒重来了。

    继续看U盘资料。

    关于王西瑶的信息很少,只写了出生年月和职业两项。出生年月是1990年1月23日,和陶教授同年。职业是国家科研人员,常驻QH省格尔木市中科院可可西里研究基地。

    王西瑶的信息在公众资料里没有查到,在这个私人资料里面也只有两句话。我估计是女儿长大了向陶教授问起妈妈,而陶教授只给到女儿们这些基础信息。在编辑资料给我的时候,陶阳也把这些输入进去。

    虽然短短两行介绍母亲信息的文字,但我深深感觉到了字里行间的无奈与惆怅,同时也觉得陶阳强烈的想着我能把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能一起带回来。

    1月23日,的确是三个月后的事情。陶教授会去找王西瑶吗?

    我交待小董去查一下王西瑶这个人,我看了小董一眼,小董当初也是我找回来的,他后来立志要做这一行,找更多失踪的人,可是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

    U盘资料再往下看就是陶教授过往的获奖项目及著作,获奖的都是国家级的奖励,著作也主要是些考古研究方面的,洋洋洒洒两个页面,碍于时间关系我没有一一细看,但我注意到陶教授出书上面的作者没用陶教授本名,而是署名“常庚“,也就是他邮件上面的名字。这个常庚到底有何含义?

    后面的一个文件夹显示是陶教授正在研究的项目,里面是有将近三十三个文稿,陶阳真是高看我了吧,这么短时间如何看得完?我自小一看学术的文字就犯困。

    我简单浏览了一下,最早的一篇论文发表于2039年,也就是5年前,文稿页眉上打着:www.tt.org字样,文稿题目是《关于我国夏朝祭祀的研究》。

    我翻看了一下目录,里面提到已经发掘出来的资料表明,夏朝的人们非常热衷于祭祀,而祭祀的仪式除了现在我们仍在使用的那些贡品、燃香、礼拜之外,陶教授提到了夏朝人们祭祀时与天神沟通的语言,并附上了许多当时出土的文物图片,到最后贴出了使用现代科技复原的图片。看到最后不禁头皮发麻,这分明就是挂在我茶室和陶教授工作室里面看到的那种文字,这是古人与天神沟通的语言吗?

    陶阳说的陶教授已经破解出来的就是这个内容?

    话说回来,如果有天神的话,他们一定是神通广大,为什么一定要用特殊的语言来沟通?

    我一直觉得,我等凡人心念一动,天神就应该知道了。而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沟通,例如写成圣旨样式来禀报,为何非用这种画符一样的语言不可?用寻常汉字不行吗?

    我细看了最后复原的几张图案,都不是我见到过的。而这个最早发表的论文里面,陶教授也没有说明这几张图案是什么意思。他只是考证了,这就是古人与天神沟通的语言。

    我再想查看最新的文稿,看看陶教授究竟破解得如何了。

    小董一脚油门刹住,说:“到了。”

    老范看起来有70多岁了,他没有告诉我具体年龄,是我推敲的结论。我跟他聊天聊到很久以前的事情,他都还记得,对比事情发生的年代,我就判断那个时候他的年纪,最后得出结论,老范约莫75、6岁左右。

    实际上模样还年轻,看起来是60岁出头。

    据老范说他父母早已不在,如今无同枕爱人,无儿无女,无亲无戚,唯有的就是一大把年纪。

    他游学颇广,人缘颇丰,早年曾拜了80多位师父,学得一身本领,在我看来,他天文地理,阴阳术数,无所不知,有时候我甚至以为他懂点法术神通。

    老范性格豁达,喜欢结交朋友,他见多识广,为人谦和,来往的人自然也喜欢他。

    十几年前我通过一件不堪回首的事情认识了老范,一见如故,仿佛积攒了几世的缘分,于是后来有事就跑来请教,无事就跑来喝茶。

    他的宅子本来是自住,来喝茶的朋友多了就变成了茶馆,茶馆也不卖茶,朋友来了就喝茶,饿了就吃饭。宅子里面似乎永远有喝不完的茶,吃不完的饭,却也不见得老范去赚钱,我曾以为如此下去很快哪天就坐吃山空了,这十几年过去了,老范依旧如故。

    刚进门就闻到阵阵茶香,判断是今年的岩茶,当年的岩茶通常是5月底做好封箱,到得9月末十月初开喝,虽仍有火气,但香气正好。

    步过门口玄关,便看到老范一个人坐在茶台边上,看到我笑着说:“从你发信息到看到你只用了31分钟,小董开车有进步。”

    我笑着拱拱手,道了声:“老范好。”

    小董在我边上恭恭敬敬的鞠了个深躬:“范老您好。”

    老范举手示意我们坐下,说:“我算着你来的时间开泡,这第一道茶刚好出汤,请试试看,看能否说出个名堂。”

    我从命举杯,先闻后饮,三饮而尽,放下杯时感觉到一股热气盘旋于丹田,浑身顿然轻松,接着四肢感觉有热气流动,丹田之气慢慢积聚,缓缓从腹部升至胸腔,又从胸腔升至喉咙,不禁打了个清脆的茶嗝。喉咙一阵温润,甘甜无比。

    不禁称赞道:“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