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跑男开始 » 第二章 赵学文

第二章 赵学文

    许知远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觉得非常有道理。

    这个世界或许有许多的不公平,但是还没不公平到有能力的人都会被埋没。

    虽然那些经典歌曲,小说和影视剧都不是他创作的,但是谁又能知道呢?

    相比较歌手,许知远更想当一个演员。

    他本想和公司提这件事的,但是仔细一想还是放弃了。

    歌曲的资源都分不到,先不说公司会不会同意他转行,就算同意了也不会给他安排资源。

    既然如此还不如先以发几首歌积累点名气,赚些钱。

    即便公司不同意他转行,他也可以付违约金和公司解约。

    虽然他和公司签的是八年长约,但是因为他选秀时成绩并不突出,名气不大,合约的违约金并不算高,只有三百万。

    这个钱对以前的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现在的他来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脑中有无数经典,随便拿出来一些,赚个三百万不难。

    “靠歌曲赚钱还是太慢了,而且按照合约,我在音乐上面的收入,有八成都要上交公司的,还是写小说吧。”许知远心里暗道。

    按照合约,他赚取得利润要和公司二八分账,他只能拿两成。

    不过这个合约只包括歌曲和演出,包括参加一些商演综艺的收入。

    但是这里面并不包括写小说这些。

    艺人合约虽说有卖身契的说法,却不是真的卖身给公司。

    许知远的想法很简单,利用歌曲出门,利用小说赚钱。

    写小说并没有那么容易,好在他穿越后记忆力非常好,前世看过的影视剧、小说,听过的歌曲,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清晰的出现在他脑海里。

    许知远经过一番考虑,最终选择了《明朝那些事》。

    这本书有多火,不需要多说。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对他的名气也有很大的提升。

    许知远在网上查了一下,最终选择了启阅文学网。

    启阅文学网虽然也是网络小说网站,但是网站收录的多是传统文学小说,更重要的版权归作者所有,和网站没有丝毫关系。

    注册一个作者账号,许知远开始了码字。

    ……

    赵学文乃是华夏顶级作词家,写出许多经典歌曲,在作词这个圈子,可以说是泰山级别的人物。

    今年接近七十岁的赵学文已经封笔七年了,在家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精神头非常不错。

    今天星期六,赵学文和老伴一起,带着孙子到超市买菜。

    刚从超市出来,路过一家理发店的时候,一阵古筝和琵琶融合的音乐声传来。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口,假装你人还没走”

    “老头子,你怎么不走了?”

    赵学文的老伴发现赵学文没跟上,停下询问道。

    “别说话。”

    赵学文低喝一声,继续认真的听了起来。

    越听他的眼睛越亮,只不过不时传来的汽车声,让他忍不住眉头微皱。

    很快歌曲结束,播放了另外一首歌。

    赵学文回过神来,走向理发店。

    “您好先生,需要理发么?”一个负责接待的女孩微笑着迎了上来。

    赵学文摇了摇头,说道:“小姑娘,我想问问刚刚放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老先生您也喜欢这首歌啊?这首歌叫《东风破》。”女孩笑着说道。

    这首歌她无意中看到的,试听以后非常喜欢,就购买下载了。

    今天上班就添加到了店里的歌单中,没想到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喜欢。

    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她自然非常开心。

    “东风破?”赵学文呢喃了一声,感谢道:“谢谢你,小姑娘。”

    “不客气。”

    赵学文离开理发店,找到了老伴,难免被埋怨了几句。

    不过他一门心思在想那首歌,根本没有听进去。

    回到家里,他迫不及待的进入书房,打开电脑搜索到那首歌,购买后,仔细听了起来。

    听完后,赵学文仔细品味一番,拿出手机找到一个号码,打了过去。

    “喂,老赵,怎么有功夫给我打电话?我正在钓鱼,有事赶紧说。”一个有些苍老,却非常洪亮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老冯,本来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跟你说,既然你不愿意听那我就挂了。”赵学文呵呵一笑说道。

    “别啊,到底什么事啊?”老冯急忙说道。

    两人认识多年,也合作过多次,他自然了解赵文学,他这么说,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

    “呵呵,你没做到的事情有人做到了。”赵学文笑道。

    “做到不就做到了,有什么……等等,你说的该不会是那件事吧?”老冯说着说着语气突然变得有些激动。

    “没错,你可以搜一首叫东风破的歌曲,听听看。”赵学文说道。

    “等等我回给你。”老冯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呵呵,还是急性子。”赵学文听到手机里传来的忙音,摇了摇头。

    另一边,再河边钓鱼的老冯,挂了电话后,也顾不上钓鱼了,把手上的鱼竿一丢,用手机搜索了起来。

    很快,古筝声为主,琵琶声为辅的音乐声想起,前奏一响,歌声也随之而起。

    不过老冯并没有去听歌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曲上。

    “古筝、琵琶、架子鼓、钢琴、杨琴……”老冯听着曲子里使用的乐器,激动的身体都有些颤抖。

    老冯是国内最著名的作曲人,这些年国内歌曲大量使用西洋乐器,传统乐器逐渐没落。

    对此他一直非常痛心,他虽然尽力挽救,利用传统乐器,为不少大火的歌曲进行编曲,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是他一个人终究杯水车薪,他不得不承认,西洋乐器在流行性上确实比传统乐器强。

    倒不是说传统乐器不行,而是华夏传统乐器起源于古代,在古代听曲的都是上层人士。

    简单来说就是曲高和寡,没有西洋乐器那么大众化。

    老冯这些年一直再寻找中西结合的办法,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平衡点。

    而这首歌的曲子,正是他一直想要的那种。

    许久,老冯给赵学文回了一个电话。

    “老冯,怎么样?这应该就是你跟我提过的那种曲风吧?”赵学文笑道。

    “没错,这正是我想要的那种曲风,这是哪位前辈作的?”老冯激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