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暴富前缘 » 第四十七章 东风吹过来二

第四十七章 东风吹过来二

    “钱哥,其实刚开始刘公让我聘用你的时候,我是很不看好你的。我就偷偷想又不是华南没人了,为啥聘个半老头,还是漠北来的,又不是专业对口。后来接触多了,才慢慢知道钱哥你能力有多强,魅力有多大”

    钱武自己都不好意思听下去了。

    “金凤,我还不知道,你现在对我评价那么高。能力强嘛我还自认有一点,这个魅力大我可实在是不沾边吧”

    “我没有夸张啦,我才认识你多久?就从一点也不看好,到现在愿意主动协助你帮你。这不是魅力大嘛”

    “好好好,谢谢金凤的夸奖!今天太晚了,我们都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好吧,金凤”

    司姐姐离开后,钱武坐了好久,

    永宁的基地可能出了拥有基地的科学怪人,还可能开发出合成人。

    司金凤好像有恋母还是恋父倾向,竟然喜欢刘有德(两人相差差不多四十岁)。

    钱武已是有些麻木,见怪不怪。

    林蕴依一个人坐在回大府的航班上。上午在大豆手机的签约很顺利,三天内大豆方面就会打款。300万台套的订单+可能追加的200万,林蕴依只是自己的提成奖金已经超过100万,她不光自己高兴,还想赶快回家把好消息当面告诉妈妈,证明自己不上研究生就出来工作的决定是多么正确。

    很小的时候,爸妈离婚,林蕴依跟妈妈从高洋来到大府生活。妈妈二十年来一直是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林蕴依,还不到五十岁,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

    她很早就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报答妈妈,给她最好的生活。西华交大本科毕业本来可以保研,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马上回到大府参加工作。大学四年妈妈就是独自在家,她受不了还要再让妈妈孤独三年。为此,妈妈还和她大吵一架,埋怨她轻易就放弃那么好的深造机会。

    加入好华鑫,已经是林蕴依半年内换的第三份工作。她是不愿意要等太久、熬资历、慢慢升那种工作,她需要的是足够的激励、快速上升的通道。在好华鑫短短几天的时间,她感受到公司里那种又自由又严苛的工作方式,觉得自己找到了。仅仅过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就要变成百万小富婆。她也很惊讶这样的速度。

    她将这些好,都归功在好华鑫的两个漠北男人身上。从杨渔那里她看到了开朗、自信、执着,从钱武身上她看到豁达、专业、机变。跟他们在一起工作,心情上很放松,但头脑很紧张,身体很累。

    钱武的地址,也是她主动向杨渔要的,她想看看释水公司背后的机构是什么样子,她是不是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虽然已经提前想象了集团公司的高大上,但整一层的董事长办公区还是震撼到她!不过钱武还是没有变,就像在释水时一样。

    到家时,妈妈已准备好了她最爱吃的萝卜牛杂、煲仔饭。林蕴依边吃边给妈妈讲起这两天的见闻,讲到兴起时还要站起来比划一番。

    林妈妈很好强,二十年前离开前夫,独自带着女儿回到家乡大府,硬是靠着自己双手给女儿撑起了这个家,看着女儿现在开心雀跃的样子,她心里的满足都能溢满全屋。

    “依依,看样子现在这家单位不错,你做的很开心。”

    “妈妈呀,不只是开心,简直飞起。”

    “那你爸爸想你去高洋,你是肯定不去喽”

    “谁,爸爸?”林蕴依都愣住了。

    “妈妈知道你从小就特别懂事,从来不在妈妈面前提起爸爸。依依,你也大了,妈妈多年前的不开心也慢慢淡了。”

    “你爸爸在高洋。二十年前我和他离婚,带你回来大府,当时你三岁”

    看着女儿低着头,没说话,林妈妈继续:

    “你爸爸其实一直有联系我,想来看你。妈妈好强,离婚了就不想再见你爸爸,一直没有让他来看过你”

    “我现在也想通了,是妈妈的错,是妈妈对不起你,大人的事不应该影响到孩子,让你从小就看不到爸爸,在没有爸爸的环境里长大。”

    林妈妈这时已泣不成声。林蕴依跑过来,流着泪抱着妈妈说:“妈妈不要说了,我哪里也不去,依依要一直陪在你身边。”

    妈妈平静了一会,帮女儿也擦干净眼泪:

    “依依你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抽空去看看你爸吧,留不留在高洋你自己决定,大府这里永远是你和妈妈的家。”

    “妈妈不要担心,我已经赚了一百万,以后也可以让你生活的很好。不要为了我去求任何人”

    林蕴依担心是妈妈为了自己的未来,违心的去求她爸爸。她对这个爸爸完全没有印象,谈不上恨也没有爱。“爸爸”只是她和妈妈二十年都没有碰过的两个字。

    好华鑫集团公司这里,昨晚,绿能收购部的三位就分赴各地,落实各绿能电厂的情况,每位都随行了一位基地派出的技术专家,以便现场勘查。

    收购部的李明亮总监在上午也陪同漠北一家太阳能电厂的负责人见了钱武,情况对好华鑫来说不错,对方资金枯竭已无力再坚持下去,急于脱手。钱武告诉李明亮,按对方投资额的三成出价,拖到七天计划的最后一天,争取五成成交。

    张颂柏同意了钱武的出价,当天就和闫文文一起,到了高洋市。海川公司在当地有人手,已根据张颂柏的计划,展开布置。只待闫文文完成超级强度培训。

    三天后会有一场邂逅戏码,如期启动。

    张颂柏给钱武留下一个电子屏,用于两人沟通。可视频、可通话、可文字,所有内容无法被复制,并且阅后即焚。

    计划钱武已了解,觉得虽然老套,但应该实用,毕竟张颂柏是专业的。投资拍电影,是为赚钱,投资人认为好不好看不重要。

    另外应钱武的要求,张颂柏将华国政经及能源相关的一些资料也上传了电子屏,其中不乏所谓的秘闻。

    令钱武印象深刻的有两段,一段是说:华国各规管经济的机关在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利用智库、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之类的民间组织来处理具体经济事务,机关更多是在政策、计划、行政等宏观职能上发挥作用。现在这一做法已经很成熟,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一做法带来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政商关系融洽甚至开始融合,商业竞争依靠背后政治靠山,政治角力比拼的是台面下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