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类宇宙开拓史 » 第三十八章 贴地飞行3 无人星生存指南

第三十八章 贴地飞行3 无人星生存指南

    我在那个灰暗色调,能远眺到索尔帕西娅星南方地平线的卧室床上醒来后,发现这熟悉的星球已经和往常不再一样。进行了五个小时的深度睡眠后,我在洗手间里一边刷牙,一边对着镜子看着自己不再像昨天那样风尘仆仆,但依然熟悉的脸庞。

    在这个同时,我也在思考着未来几个月一定能让自己回到文明世界的方案。

    从小听闻着顾兰兰女士事迹长大的我,虽然不能用开天辟地的事迹来名垂青史,但我力求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自然不能让那些保守船长的不负责任行为,使创造了人类纪录的我困死在这颗无人星上。生存下去,回到文明的世界,让自己的传奇不成为某些讽刺刊物上举例“莽撞”行为的负面教材,我必须让全星系团的人知道,能飞车在三十个小时内穿越一万五千千米的英雄,也一定能穿越星空,和支持者们团聚。

    生存要点一:尽自己所能获得外界的帮助。

    还在太空站时,看着本来要搭载我离开索尔帕西娅星的贝纳勒斯号已经成了一个几乎很难辨识的光点,全超星系团跟了我前三十多个小时直播的几亿观众,就已经知道了船运公司的不负责任行为。当我的眼球附近逐渐湿润,但那些眼泪因为零重力环境而没落下时,全部观众都看到了我心中的委屈。随后几个小时里,船运公司的人工和智能客服,都忙于应付全星系团送去的抱怨、指责甚至谩骂。甚至是对撤离计划已经尽心尽力的星区政府那里,也被更多我不明就里的支持者们“问候”了一番。

    当我还在市中心各个餐厅、超市还有药店翻箱倒柜的时候,全星系团支持者们捐到我的账户里的信用点已经足够包一艘私人飞船,在索尔帕西娅和最近都会星球之间旅行五次往返航行了。当然,就算付一百倍的联合信用点,也不会有哪家船公司或是个人冒险者,会冒如此大的风险来这里接我。因为这次撤离星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通往这个星球的1-17-31-5号星隧在两年前发生了很多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生过的异动,并在之后的时间里发生了星隧缩小,以及结构性波动等严重问题。如果不及时撤离,假设这个星隧发生塌缩或湮灭,那么星隧这一头的人们将和最近的住人星球相隔百万光年的距离。

    虽然有支持者表示愿意为了我来一趟索尔帕西娅,但我坚决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飞车老手,克服困难是我们几乎每次野外穿越必须面对的基本要素,而这数十亿支持者所喜爱的,也正是我们一直都传达出的这种奋进和不屈。

    虽然极不情愿,但在支持者们的压力下,船运公司愿意派一艘他们的救援飞船等在1-17-31-5号星隧入口处一个天文单位的范围内等待我的到来。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在进入梦乡前,我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全星系团简报了我未来一段时间将如何采取行动,如何在这个星球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制造一艘可以和救援飞船在六个月内相会的飞行器。船运公司的保证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剩下的,就看未来一段时间我的行动能否对得起大家为我争取来的机会了。

    生存要点二:在有限的食物供给条件下计划饮食消耗。

    根据我173厘米的身高,67千克的体重,以及五个月前刚过了二十九岁生日的年龄,简单计算可知,我每天的基础代谢大约是1500千卡路里。当然,从我以往的飞车经验看,如果每天都需要做不少活动,特别是未来一段时间每天都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我每天的能量摄入量应该不低于2000千卡路里才行。

    昨天我开着燃烧血刃号搜寻各个商店的琐碎剩余物资,统计并过磅了这些地方剩下的,零零碎碎,只有半包或是四分之一包的以下这些食品:

    肉类:

    冰冻猪肉203千克;

    冰冻牛肉97千克;

    冰冻羊肉101千克;

    冰冻鱼肉251千克;

    冰冻鸡肉153千克(包括火鸡肉);

    冰冻鸭肉133千克;

    冰冻鹅肉71千克;

    罐头肉类总净重150千克;

    宣威火腿89千克;

    西班牙火腿61千克。

    所有肉类总计1309千克,而这些冰冻的猪牛羊肉几乎都是供应给商家的带骨肉品。我昨天把每种肉都切开检视过一遍,基本上可以算出,如果去骨的话,我可以得到净肉约1200千克。如果按每天150克熟肉,即需要大约230克生肉来加工的话,这些肉可以支撑我14年的摄入量。

    果蔬类:

    新鲜蔬菜237千克;

    冰冻豆类、玉米、蘑菇等359千克;

    新鲜水果371千克;

    水果罐头总净重289千克,所有果蔬类补给总计1256千克。

    不能指望这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陪伴我超过半个月的时光,所以根据我对长期保存食物方法知识的搜寻,我会用糖或盐把这些新鲜蔬菜全部腌渍以方便长期保存。同时,我会将那些新鲜水果全部做成果酱果泥,并用餐馆里找到的大蒜做成的粗制大蒜素作为天然防腐剂,抽真空后来保存。这样的话,昨天刚到公寓吃的那一顿大餐,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吃的最后一顿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饭了。不过呢,为了生存,这点色味之欲当然就应该最先舍去。

    说起腌渍蔬菜,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还小的时候,我们和在远方的亲戚全息投影聊天,那位大伯说起了古代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那应该是公元十五世纪上半叶,古代中国明朝永乐年间,大航海家郑和带领着当时中国最好的舰队七次航海事迹,据说最远的一次这支舰队到达过东非海岸。

    郑和下西洋和我现在腌渍蔬菜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据说当时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困扰远洋航海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海员长期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败血症和夜盲症。从记载来看,当时的航海家们几乎都食用了糖或者是盐来处理蔬菜或水果,让这些旅程中可以救命的食品得以保存更长时间。

    而郑和本人,或是说郑和出生的那个地方,从后世,直至今天这个有数万亿人的宇宙来说,都一直传颂着那里人们制作腌渍蔬菜有独到之处。虽然就现在的地球行政区划来说,早已没有小于一百万平方千米的行政区,但云南-昆明-晋宁-昆阳这样从大到小的古代地名,依然是居住在这里人们惯用的称谓。这个叫做昆阳的地方,就是郑和的老家。

    从昆阳往南边走四五十千米,就能到达当时属于玉溪的北城。从北城到昆阳这一片山地和小盆地混合的区域里,两千年来一直在精心制作着可口的腌菜。用美食评论家的话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制作腌菜时一滴油荤都不能沾到,而这里用大苦菜制作的纯素腌菜,却能让人感觉到“出油”。从其他地方类似的蔬菜腌渍工艺来说,能把蔬菜做到这样的观感,是很难的。

    我觉得,有理由相信,作为七次远洋航行的领导者,郑和当然知道长期远离陆地,同时远离可靠的维生素补充来源,会对航行带来多大的影响。从大了说,这会让永乐大帝天下宾服的计划不能顺畅进行。从小了说,从小在行伍里养成的同袍情谊,也不允许郑和看着这些长期风雨同舟的兄弟因为这样的问题向病痛屈服。所以,我有理由相信,熟知老家腌菜妙处的郑和,一定把这样的方法,或是这样的相关人员带上了宝船。

    从过去的饮食习惯来说,蔬菜水果并不是我最喜欢的食品,但这些对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我每天还是在坚持在吃。考虑到未来很长时间内我是不可能找到医生的,所以我采纳了支持者们通过通信器发送来的建议:把所有蔬菜水果,即便是腌渍过的都加工成熟食来食用。如果我每天吃100克熟的蔬菜或水果,那么一般需要500克的生菜来加工,这样的话,所有存货可以让我保证六年半之内都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取量。

    主食类:

    面粉537千克;

    大米719千克;

    小麦面条321千克;

    意大利面397千克;

    通心粉673千克;

    荞面粉291千克;

    压缩饼干213千克;

    饼干(普通饼干、动物饼干、膨化饼干等)187千克;

    新鲜面包103千克;

    蛋糕97千克,共计3538千克。

    很明显,未来一小段时间里,我应该最先解决的是最容易变质的蛋糕和新鲜面包。

    实际上我平常最讨厌吃的就是主食,但从科学的角度说,主食作为几十万年来人类养成习惯并形成主要果腹食品,每天摄入一些还是很有必要的。以我每天吃500克加工过,含水主食的算,原材料大约需要250克,所以除去蛋糕和新鲜面包,这些主食可以让我“苟活”三十多年的时间!

    综上所述,如果在我动手制造能逃离这里的飞船所用时间基本可控的情况下,每天只要合理地、定量地计划饮食,这些食物支撑我登上自己新的“太空版燃烧血刃”号,再支持我在太空中航行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一切问题在于我能否保持健康的身体,以及是否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制造出一艘可用的飞船了。

    药品类:为了避免在不专业的文字叙述里在使用药品和使用保健品方面误导读者,这一段在出版时被省略了。不过,由于几乎从索尔帕西娅撤离的民众和商家,都接到了相关目的星球有关严格检验入境药品,特别是已经启封药品的检验,所以整个星球上每个家庭里的药品箱里,都原封不动地存放着主人离开前用来应急的药品,和大家常吃的各种保健品。用已经迷失在历史迷雾里的某个词语“国防体质”来形容我的身体素质优秀,应该一点都不过分。当然,用来预防各种可能病痛的药品是肯定需要备齐,并且要做到随时唾手可得。

    生存要点三:准确计算

    我虽然不是那种“抱最大希望,做最坏打算”的人,但在从土豆镇出发前,甚至在几个月前开始计划这次飞车穿越前,我多少是考虑过如果中间出现机械故障或是自然灾害这种无法避免的意外,没能赶上飞船我应该怎么办的。就目前的情况,如果船运公司真派了一艘救援船在1-17-31-5号星隧入口附近巡逻等我的话,我从索尔帕西娅太空站到星隧的拉格朗日点附近,就有大约29天文单位的距离要走。

    29个天文单位在今天的人类通过星隧能活动的足迹,动辄数十万光年的尺度下自然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这样要在这样的无人星球上自己制造一艘飞船飞过去来说,确实很难很难。一个天文单位是人类故乡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即约500光秒,或约1.5亿千米。29个天文单位大约等于44亿千米。

    基于上述计算,同时根据官方的估计1-17-31-5号星隧最可能的塌缩时间应该是从现在开始的8至12个月这段时间,而从安全的角度说,我最好能在6个月之内到达星隧附近,穿过星隧并搭乘上船运公司的救援船。44亿千米的距离,6个月的时间,我需要让自己的飞行器达到每秒280千米的速度,而如果算上离开时的加速时间和快要到达时的减速时间,每秒300千米的速度,即万分之一光速,则是我能在时间上保证自己安全的速度下限。

    根据索尔帕西娅过去几百年的硅酸盐类宝石开采历史,仓库和“机器人坟场”中堆放着大量使用裂变电池的机器人。从成本的角度说,矿业公司更倾向于把电池还够用200年以上,而机械躯体只能用不到一百年的机器人直接停用,去购买新的来继续为太庙服务。在一个月前我查阅相关统计文件时就已经知道,整个星球上现存的各类采矿机器人大约数量为一千七百万台,这意味着我将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取不少于一千万个,净裂变材料钚-238含量约为500克的电池。

    根据十九世纪俄罗斯人,人类的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К.З.Циолковский,1857-1935)推导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我作了如下计算:以及钚-238发生爆炸后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大约200万焦耳每千克)以及该物质的比冲(8万牛·秒每千克);索尔帕西娅星的在轨太空站重约1000吨,它将被我改造成离开这里的临时飞行器加上那六个月太空旅行的临时住所。

    综上,我大约需要1吨钚-238爆炸来作为外部脉冲等离子推进(externalpulsedplasmapropulsion)方式来把1000吨的在轨太空站加速到300千米每秒,然后在快接近星隧时,再用另外一吨燃料的爆炸来将速度降低到几乎静止的状态。

    在随后的两天里,我在首都黄宝塔市的各种修理厂里找到了十个较为先进的人形辅助机器人。将它们编程、编组后,其中五个被我派到各个机器人坟场和仓库拆卸钚-238电池;三个机器人被我派到在轨空间站舱外作业进行飞船化改造;剩余两个协助我把那些找到的食物加工、打包并搬运到未来的飞船上。

    全部过程我都通过连通整个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威尔斯信息流网络,向全人类直播着。每天对我的关注者人数都在以千万的级别增加,很多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向我发来了邀请,表示在我回到文明世界后很愿意与我深度合作,不过都被我婉拒了。

    经过37天紧张而有序地忙碌后,我用无线电通知两个舱外的机器人把在轨太空站与太空电梯切割并完全分离,然后引爆了第一组裂变电池。就这样我在五十亿支持者的注视下向1-17-31-5号星隧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