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扑街开始的影帝之路 » 第五十二章 新公司

第五十二章 新公司

    联系着马琦律师的李梦,不由得感慨着这世界的奇妙,《异形》原本的导演是雷导,然后《异形2》换成了大名鼎鼎的卡神,虽然卡神那时候作品还很少。本来李梦以为,这次《异形2》会由林倩来拍,但没想到居然出了这事,导演换成了孙晓东。

    没想到两个世界的《异形2》都经历了换导演的风波,这世界还真是奇妙啊。

    要没有这次《异形2》的换导的事件,恐怕他还想不到要开公司呢,如今自己也有当老板的一天了。

    “喂,马律师,我是李梦。”

    马琦律师,是李梦之前在《异形》路演时认识的,是专注于影视圈的律师,业务包含各种合同,之前李梦和华电传媒的《异形2》剧本的合同还有给王平导演的《超体》剧本的合同,李梦都交给了他来审核。

    “嗨,李梦,有什么事吗?有新合同?”,马琦律师的声音传来,背景音里还夹杂着一些小孩的打闹声,看来马律师此时还在家里,还没有出门。

    “是这样的,马律师,我打算成立一家公司。”

    马律师“噢”了一声,又说到:“成立公司?是什么公司,是制片公司吗?”

    “对,就是制片公司,以后我的电影我自己投资。”

    “哇!李梦先生有魄力啊,请允许我询问下,大概的金额是多少呢?”马律师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李梦只是想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参与他今后一些电影的投资,而没想到居然是制片公司。

    “300万!我和林倩导演共同出资。”

    “嗯,300万?李先生你确定吗,这金额稍微有点少。”,电话的另一头马律师略微皱眉,这价格刚刚够到了最低门槛,然后又问到:“那么你是想成立新公司还是收购一家呢?”

    “成立还是收购?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吗。”,李梦确实不知道这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在电话里询问着。

    “如果是成立新公司的话,速度会慢一些,毕竟还涉及到一些许可证,不过花费低一些,如果是收购的话,速度会更快一些,证件齐全,收购完成后,就能准备制作新片了。”

    李梦听着马律师的解释,终于有所了解,成立新公司除了办理各种工商手续外,还有各种影视的许可证,这些办下来的时间可不短。不过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的话,可以省去这些时间,但是有不低的收购费用。

    “那么,我觉得我要收购一家。”,李梦说到。

    时间和收购费比起来,他更需要时间,毕竟林倩的离职也就这些天了,等她离职后,就要立刻投入新片的准备中,而收购费,哪怕现在花上一些,也还能省下不少,足够新片的制作了,而且要真缺钱,大不了再卖个剧本,或者再拉上一些投资人。

    “嗯,我需要收购一家优质的、待出售的小型制片公司,不要债务太多的。”,李梦说着他的要求,他相信,在影视圈经营多年的马律师手上应该有着不少这类的公司。

    果然,马律师说到:“那正好,我手上正有不少这样的公司,没什么债务,也不是内部运作出了什么问题,只是公司的老板有了更好的投资方向,是影片制作失去了兴趣而已。”

    “好,这样的公司正合适。”

    “这样吧,等等我去了律所,我把相关资料发给你,这样的公司我手上还有几家,到时候你参考参考”

    “好,那我等你资料了。”,挂断电话的李梦,伸展着双手站了起来,此时的他颇为激动。他要买一家制片公司了?哇,这一切就好像是做梦,两年前的他还只是一个无名的演员,如今,就要成为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了?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华国电影业的一大步。公司的名字叫什么好来着?李梦胡思乱想着,打开了电脑,在等待马律师的资料传过来的间隙,写起了新片的剧本。

    没过多久,在中午前,李梦就收到了马律师传过来的资料,他略微一扫,有不到十家,这些公司名字他几乎都没有听说过,甚至都没有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

    不过资料还是很详细的,包括了这些公司的基本信息,比如制作过哪些影片,不过都是一些小成本网络电影或者一些电视剧,基本上没有上过大银幕。另外还有就是这些公司的财务情况,比如哪家推出了哪步烂片,导致一大笔亏损,比如谁投资失败,老板失去信心,想要转让出售。

    李梦滚动着屏幕,仔细的查看着,不得不说,小型影视公司的生存模式十分艰难,基本上拍出的电影、电视剧都没什么激起什么水花,大多数都是靠拍一些广告片才能维持得住生存。

    “不要负债太多的。”,李梦喃喃自语着,很快就将那些负债不低的几家直接给划掉了,毕竟收购这种公司就是接受烂摊子,还不知道后续有多少麻烦呢。

    最后只剩下了三家,两家只有自己的制片体系,不具备发行能力,只是纯粹的独立制片公司,最后一家则有着自己的发行系统和渠道,不仅发行过两部没什么影响的网络电影,还发行过一部小成本的院线电影,可惜根本没有竞争力,票房几乎没有,最后很快下映然后转到了网上。

    其实李梦也有所了解,一家公司建立自己的发行系统并不是难事,主要是钱的问题,要多上许多部门许多员工,还要对接院线,多了发行系统就多了一大笔开销,这对于这些小型公司来说,是很致命的。

    李梦对此发行并没有什么要求,只要电影拍好了,发行外包出去,无非就是少赚一些,如今资金不多,尽量先省着点花,所以最后的选择就是那两家。

    最终,李梦在三对比,选中了这家名为“龙腾影视”的公司,这家公司财务很是健康,并没有财务问题,公司目前拍了大大小小有近十部影片,有着比较成熟的制作团队,同时公司靠着一些广告片的活,维持着收入,还略有盈利,不过近些年来,老板最近转投房地产,赚了不少,已经看不上这些收入了,就想着出售转让,能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也没事,就这么维持着。

    看来这家就是马律师最初提到的那家,果然挺合适的。

    虽然已经初步选定了这家“龙腾影视”,但是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所以他就又联系了马律师。

    “马律师,我是李梦,我相中那家龙腾影视。”

    “果然,我就觉得这家最合适,明智的选择,不过这家费用不低。”

    “费用不是问题。”,李梦说到,毕竟他手上还有部分资金。

    然后,马律师跟他沟通起了收购的具体情况,首先,法律方面就由他负责,剩下的还有财务,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然后敲定最终的收购价格。

    很快,马律师挂断李梦的电话后,就联系龙腾影视的老板,老板初步报价500万,是一家财务还算健康的公司,不仅账上趴着100多万,还有着一些资产。

    这价格比李梦预计的要高上不少,不过还有谈的空间,实在不行还有他父母那的100万,钱还算是够了的。

    最终,经历了近半个月左右的谈判,最终敲定,420万,收购龙腾影视的全部股份,李梦和林倩各占50%的股份,至于多花的这部分钱,暂时算林倩先欠着李梦的。

    “新公司取什么名字呢?”,林倩问到,现在收购公司已经到了最后,价格已经谈好,资金也都到位,只等最后的审计报告出炉,确定不存在财务的隐患后,就可以签订合同完成收购了。

    “要不就叫梦工厂?”,李梦提议到,关于取名,确实是个难题,所以他就从从自己的名字里,联想到了某家知名影视公司。

    “不好,工厂,不太行,要不叫梦剧院?”,林倩提议着。

    “好,那就叫梦剧院。”,这名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