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秦间客 » 第一章:山海之说(精修)

第一章:山海之说(精修)

    武帝十年,秦二十万大军攻入临淄,齐王降,至此,七国天下,尽数归秦。

    ——《秦武帝本纪》

    上洛,白水文院。

    “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读至这里,姜离合上手中的《山海经》,来到窗前眺望,内心产生了无限遐思。

    “这世间,莫非还存在着一个山海之界,上古先民借此,在为我们传递信息?”

    《山海经》成书年代已不可考究,内容不奇不有,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著作。

    自古以来,从虞至秦,历朝各代,皆将其奉作古籍经典,珍惜封存,若非身在文院,姜离恐怕也无缘翻阅。

    白水文院地处上洛城外的伏龙山,为东郡十三座文院之一。

    二十年前,天下正当大世之争,列国割据,群雄角逐,常年纷争不止,战火不休。

    时值乱世,秦国武帝登基,花十年时间,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又十年,‘天统之治’,武帝文治武功,皆有不凡创举。

    立文院以教化天下,便为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

    文院号称百家学堂。

    天统初年,武帝创立文院,下邀诸子百家共同入驻其中,开设学派,传授经典。

    文院中,共设下十二所学堂,代表了当今诸子百家中,流传最为广泛,且形成完整思想教义的十二家。

    三日之前,白水文院选生,吸引了整个上洛城青年才俊的注意。

    历经多场考核,姜离以一篇‘万民说’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十二座学堂中,十一名教习一致认为,他当为魁首,并列入文榜第一,全院通传。

    经过重重考虑,姜离最终选择了儒家学堂,作为他在这个世界的起点。

    将手中书籍放下,姜离准备离开。

    白水文院占地辽阔,地处山间,保存了不少自然美景,既有百花之艳美,亦有碧竹之苍翠,甚是迷人。

    姜离自藏书楼走下,有人认出,当即引起骚动。

    “看,那不是姜离么?本届选生的魁首,文榜第一。”

    “在哪,让我看看?”

    “就是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位吗?”

    人群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有人不屑,亦有人无视之。

    每届选生的文榜第一,皆是众多学子的关注对象。

    它不仅代表了在文院中的名声与地位,还关乎着日后的待遇与资源分配。

    三日前选生时,姜离本欲低调行事,能达入学标准即可。

    但后来,在听闻入选文榜前三者,可奖励一部修行之法时,他即刻便改变了注意。

    在借鉴了后世众多思想经典与名言后,挥毫如风,写下了一篇‘万民说’,以绝对的实力,荣登第一。

    没错,姜离不是这个世界之人。

    他的灵魂,来自遥远的时空尽头,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风流,极尽辉煌的时代。

    一次偶然,让他魂穿万古,来到了这里。

    此界无名,众生言,皆称‘人间’。

    这个世界,与前世的战国历史及其相似,同样七国割据,同样的秦灭六国。

    然,当今皇帝却并非始皇嬴政,而是武帝赢武。

    秦也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

    万年之前,便曾有一个名为‘虞’的古朝统一了天下,他的开创者,被后人尊为‘禹皇’。

    这里有圣人老子、庄子,也有孔子、孟子,甚至前世耳熟能详的诸子百家,这里都有。

    但由于历史被拉长了的原因,他们所处的年代,又与前世截然不同。

    如,文献记载,圣人老子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

    这个世界有着修行者。

    道家隐士飞天遁地,儒家大儒金口玉言,兵家高人撒手成兵。

    诸子百家,各门各派,皆可修行。

    天下百家,不问门派,修行都分九品,一品最高。

    当然,除人族外,也不少了各种精怪横行、野兽成精、甚至一草一木,皆有灵性。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与前世文化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的历史仙侠世界。

    ……

    姜离来到白水文院后山,竹林旁,有间小院,院前有条溪流,溪流边竖起一块巨石。

    石面上书:青竹居。

    这是儒堂给他分配的住所,一栋二层小竹楼,包含院落,院子里载种了些许花草,林深寂静,空谷清幽。

    姜离盘坐床头,从怀里掏出一枚玉筒,开始细心研读。

    玉筒内,蕴含着一部名为‘正心决’的儒家修行法。

    这是他作为文榜第一的奖励。

    儒家修行第一步,‘养气’,养浩然之正气。

    何为浩然正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非儒即墨。

    儒家作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所传之法自然非比寻常。

    欲修儒家正法,先养浩然之气。

    若无浩然正气在身,强行修儒,不仅速度缓慢,且时刻有走火入魔之风险。

    而孕养浩然正气的方式很简单,两个字:

    读书!

    读万卷书,积累知识,明悟道理,心正,则气自生。

    作为后世文科毕业的大学生,姜离脑海中,含有足够的书籍、经典,供他参悟。

    对别人而言,养浩然正气很难,非常难。

    但对他来说嘛……不好意思,他有挂!

    只听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读书就能读出浩然正气,那还有什么能比这首《正气歌》更加合适?

    幽深的小院中,朗朗读书之音充沛,连绵不绝。

    此刻,若有修成一品之上的大儒在附近,便能感应到,整个小院中,充满了难以想象,无处不在的浩然正气。

    它至大至刚,无形无相,但却堂堂正正,赋予万物而变化出各种形体。

    少顷,一篇《正气歌》朗读完毕。

    姜离运转正心决,能明显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体内涌动。

    他脸上露出笑容:“照这样下去,至多三天,他就能养出浩然正气。”

    当初他选择儒家作为修行的初始,没有选错,儒家一门,是最契合他目前的修行方式。

    养出浩然气,儒道破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