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灵世记 » 历史

历史

    在某次世界性的“灾难”后,‘仅剩的人类’在一座巨大的空中堡垒上苏醒了。人类很快就认识到世界上仅存这一支人类的事实,然后决定在这堡垒之上建设新家。之后,在回到地面的过程中,人类很快就认识到世界活动的方式,似乎和活物体内某种本质相联系,在仔细辨别以及确认性质之后,人类将这种本质命名为:灵魂。

    以那次“灾难”为界,之前称为史前时代,而人类正所处的时代称为灵世纪。

    在建家的过程中,人类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堡垒的部分功能。依靠自带的内循环系统,可以部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于是基于这系统之上新的社会成立了。而这个堡垒也被命名为“家”。

    “家”的平面积大约80平方千米,自带多层垂直结构。每层约高300米,主要在周边以螺旋形的阶梯相连。“家”以相对匀速的速度在空中运动着,经过接近人类半个生命周期的时间,老人发现“家”回到了他第一次下陆的位置。从此。人类明白家在绕圈。

    但,由于地面环境人类无法长期定居,因此人类活动必须依托于“家”的位置。在经过一次次努力后的估计,按目前的动力系统,人类的活动范围大概局限在“家”周边半径500km内。人类也有想过测绘地图的想法,但在亲眼见识过世界的变化速度以及“家”的运动规律后发现,人几乎一辈子不会踏入同一片区域两次,而且就算两次踏入同一片区域,这之间的间隔也是大约一个生命周期,世界的样子和记忆中也大不一样。

    简单来讲:地图失去了长期价值,仅能对短期作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每次任务都需要重新探查环境,世界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除了空间上的问题还有时间上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的计时主要是以人类的生命周期来计算的。而相对长期的计时是依靠“家”的运动来实现的:“家”运动一周回到原点即为一代。短期内计时以日升日落,即为一天。

    计时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度量往上:以气候温度的变化,冷暖交替大致可视为一年。但是由于,“世界”气候的不稳定和‘家’的运动,长期来看:气候交替的规律的稳定程度不足以用来精确计时一年的时长。度量往下:人类还没有定义最小时间单位的技术手段,具体时段也是按照一日的等分来标记的。因此在速度和时间的精准测量上并没有足够科学的定义。

    在灵世纪的第一个时代里:人类通过一个时代的摸索,重建了家园,环顾了世界,以现有物质和技术基础上构建了初步的社会结构。

    在灵世纪的第二个时代里:人类发现“家”运动的规律,并以此制定了时间标准。人类社会开始周期化运动。在运动中,依照“家”的现有垂直结构,按功能层形成了(从上至下):能源层——工业层——上城——农业层——下城——流放层——任务层的基本结构。

    在灵世纪的第三个时代里:随着人类生产和世界探索的进程的深入,社会的第一次变革出现了。上城为了防止外出任务的群体武装叛乱,在斗争中,将佣兵们流放到了最下层,至此任务层分化为佣兵层。

    为了彻底阻隔佣兵对上城的视野,上城在流放层上层区,设立了第二个上城区。一方面用以隔绝下方层级对真正上层区域的窥视,同时可以作为门户作用用以监视和缓冲下层可能的社会运动。另一方面,设立第二上城对流放者施以怀柔政策,进一步收编和安抚民心,以加强维护阶层稳定。称中层区。

    为了维持佣兵的补充。在佣兵层的上层,人为分化出了一个贫民层,使用生化手段控制其生育率,并控制其生长环境以筛选拥有佣兵资质的幼儿。并且进一步压缩该层人口的平均寿命,以防止文化和社团产生,进而扩大为某种社会意识。

    “家”的功能分化彻底形成:

    能源层——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要来源,依靠“家”的自身系统转化为电能储存与利用。能源提供范围向下覆盖一直持续到部分下城及中层区。

    工业层——“家”的科技中心,主要工业和技术的集中层。保留有自苏醒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资料。同时是制造主要区,负责“家”的日常维修,枪械,子弹等装备制造,以及科用工业的制造研发,是工人、科学家等阶级的聚集地。

    上城——坐落在工业层和农业层之间,直接控制上下两层的活动。是“家”的政治和商业中心。把持着“家”的物资流动。同时是“家”实际上的统治层,负责社会活动的整体规划。

    农业层——整层皆为种植区。80%以上的平面面积由移植土壤覆盖,粮食生产和植物种植的主要层。粮食一年两种,亩产200斤,年产量可维持85.7%的居民的消费。

    下城——真正的贫民区。位于“家”的中间层。主要作为人口储备以及“家”的内循环终端,负责处理社会活动产生的日常废物。

    中层——作为表面上的上层存在,是上城的影子。

    流放层——罪犯聚集地。实际上是原上城人民的下放者聚集地,作为政治结构的基层用以维持上下层的联系。

    贫民层——严格受到人为控制的一层,实际上作为佣兵的储备来源而设立,环境很差,粮食、物资和能源缺口的主要集中地。

    佣兵层——原任务层。和地面直接联系的一层,作为港口,运输人员上下,唯一对外开放的层级。后在运动后逐渐成为佣兵的聚集地和生活场所,故改名佣兵层。

    在灵世纪的第四个时代。时代末期,第一个觉醒者出现了。凭借和世界的深入互动掌握了人类此前未曾掌握的力量。他带领佣兵向上重新夺回了上城的生态位,重新打通佣兵和上城之间的流动通道。向下,探索了史无前例广度和深度的世界,极大地丰富“家”的技术和资源储备。成为“家”的第一任城主。“家”的第一次集权出现。人类社会进入大发展阶段,大规模能源供应设备以及土壤移植发生,人类实现了能源和粮食的相对自给。依托能源体系的建立,人类的工业体系依附于科学体系,开始建立。第一批工业产品诞生。

    在灵世纪的第五个时代,觉醒者发现地面第一个遗迹。在上时代的充分发展和准备下,觉醒者带领队伍对遗迹进行了充满自信的探索。结果引起“世界”的剧烈反应,“家”第一次迎来毁灭危机。最后以人类的现实进程大量倒退为终结。史称“初次浩劫”。

    在灵世纪的第六个时代。在充分研究浩劫的影响后,人类发现觉醒者的产生条件之一为充分和世界接触。因此上城决定暗中保留佣兵的晋升通道,并加强和佣兵阶层的沟通。直接指派部分佣兵秘密成为上城的平衡人,并还给佣兵充分的物资使用权力以及保留其政治权。同时确立“觉醒”为人类融入世界的唯一途径后,“觉醒者任务”的重新开展,再次提上议程。人类社会进入修复阶段。社会生产开始恢复。

    在灵世纪第七个时代,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家”的安全,人类进程缓慢地推动着。科学技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提速发展过程,人类按照历史资料,重新设计了“觉醒任务”,以相对安全的频率和强度促进觉醒。第二次遗迹探索中,“觉醒者队伍”覆灭。不过没有对“家”的整体造成破坏。“任务”内容再次进行调整:遗迹决定被封存。

    在灵世纪的第八个时代,人类内战导致“觉醒者队伍”再次覆灭。“觉醒者”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意外被“世界”同化。“觉醒者”开始自称“自然派”、“新人类”,意图解散人类社会,反抗权力阶级压迫,消灭未觉醒个体,回归世界。这次内战史称“觉醒者叛乱”。叛乱之后,上城决定封锁下层的历史文化,并将“觉醒者”的社会稳定性加入考察范围内,允许对不稳定的“觉醒者”进行人道压抑觉醒过程甚至执行死刑,防止“觉醒者叛乱”再次发生。

    在灵世纪的第九个时代,“觉醒者”引发了社会的第三次动荡,人类社会再次改变。上城,军政部,工科所,教堂的三足分化形成。“觉醒者”成为第二任城主,工科所设立大导师职位,教堂设立主教席位。社会第一次三权分立形成。而以骆家,乘家等为代表的古老门族形成参议员,共同组成“家”的权力机构。佣兵则归于军政部管理。但最终,“觉醒者队伍”覆灭,仅留下一则传说,在佣兵间传播。

    在灵世纪的第十个时代,傲天及其队伍成为新一代“觉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