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八十六章 入套

第八十六章 入套

    初五一早,吃过早饭,万成一行人就回洛城去了。陶老板父子和万成临别都希望卢林早点再去洛城,筱筱更是说道:“小林叔叔,早点来洛城看我,不然等我长大了,小林叔叔都会认不出我来。”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童言无忌,童言有趣,童言有童真。

    万成走了,再次离开了庐陵城,这一次没有当初的义无反顾,频频回顾,他已不是当初的少年,如今更是知晓了来历,心中感慨万分。以前他漂泊江湖,如无根之萍,有了妻女,他觉得是有了家,如今,他深深的感到,根还是在这边,冥冥之中似乎有根线连着洛城和庐陵城。

    大掌柜带人回临江坊去了,诸多事宜都需他去定夺,戴老板和戴水芸也一同去了。林老板没去,药师和药童都来了,药铺也开门营业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定亲筵席的影响,三天就卖出了三百多份。

    初八这天卢林和郭文、晓梅早上吃过饭就去了趟临江坊,剩下的药材已经不多了,就将所有药材都配完了,也只配出了不到一千份,这次配药多数时间都是晓梅在配,卢林和黄云英打下手帮忙,这是三叔听说他们要来配药特意交代的。三个人就快了不少,到了未时就配完了。

    郭文没来参与,这时他也不避讳什么了,找上了二厨子,去了那炊房,向二厨子请教了许多问题,然后仔仔细细的规划了半天,又写又算的。

    申时就回去了,带走了八百包药,卢林记着还有五个师兄师姐的兵刃要铸造,前几天一直在想着怎么铸造,铺子那边没有什么材料,卢林找到杨师傅领了些材料回去准备开始铸造。回去路上郭文一直和晓梅旁若无人嘀嘀咕咕的炊房的事,卢林无奈,闭目思索着怎么去铸造的事,三把剑,一把刀,还有一对分水刺。

    大掌柜和章闽江不在,不知道忙什么去了,只是在出来的时候卢林遇见了戴老板画舫的两个伙计,在那不知道丈量着什么,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初九早上,徐志远和杨家兄弟跟晓梅是前后脚来的,也跟着一起习武练拳。这早上就热闹了许多,三叔早上一直没有过来过,这天也来了一次,看见多了几个人,起了兴致指点了一番。待得三叔走了,徐志远和杨家兄弟都直呼来对了,并说三叔这略微的指点,比武僧院的教习厉害多了。

    茶楼初六就开门了,伙计们都回来了,说书的也来了,这几天生意好得很,这天下午卢林过去一趟,发现又多了一个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三叔说是彭厨子安排过来帮忙的,叫吴仁。晚饭卢林在茶楼这边吃的,是这个人做的,美味可口,比之彭厨子不遑多让。从这天开始,卢林天天晚饭都跑来这边吃了。

    卢林用了四天时间先把刀铸了出来。这天下午王文英来了,卢林有些紧张,后来才觉得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面对王文英有些汗颜。原来王文英那日听得卢林今年要去院试,郭文和晓梅也是打算今年去考的。这几日王文英在家闲暇之余写了些院试心得和各种注意事项,专程送了过来,三人看过都很惊讶,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经验之谈,书院的夫子怕是也不能如此写得如此详实,而且针对性极强,对三人今年在书院用功算是指明了方向。

    三人对王文英是万分感谢,请王文英去画舫吃饭,还是那间小雅间,只是戴老板和戴水芸不在,但是伙计都认识这几天,热情得紧。席间王文英说道:“卢林,我那扇子被我姆妈收了去了,能不能再用心打造把更好的,钱也好商量。”说着还递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过来。

    卢林见了,连忙推辞,这钱收不得,依着王文英家的家底,五百两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事和曲风师兄关联,上次还和戴老板说过,戴水芸的扇子在庐陵城是头一份,让他去砸曲风的面子,那是不可能的事。卢林正色说道:“文英才女,我是真没空打造扇子了,还有好多活计要做的,而且你又帮我们这么多,就是帮你打造也不能收你的钱啊。”

    王文英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说道:“真的不行吗?晚上一段时间也可以的,我可以等的。”

    卢林不知道王文英是闹那般,郭文和晓梅也不晓得是个什么名堂。

    卢林想了想问道:“你姆妈为什么收了你的扇子?”

    王文英说道:“就是看见了,觉得很好,找我要去看看,结果再也没有还我了,我去问,她就说帮我保管。”

    卢林笑道:“那还不好,你姆妈帮你保管,等我出名了,那扇子就老值钱了。”

    王文英见卢林就是不应承,怒道:“等你出名等到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你这是画饼。”

    卢林见王文英如此说,豪气地说道:“你放心,要不了三两年我定会出名的。”

    王文英仔细看了看卢林,然后说道:“卢林你有如此信心,等你两三年出名后帮我打造一把,如何?”

    卢林听了不由得闷哼了一声,说道:“两三年后你都差不多要去会试了吧?”卢林不觉得王文英乡试有什么问题。

    王文英说道:“哪又如何?我等得起。”

    卢林说道:“要是你中了进士,我就帮你打造一把扇子,肯定会是这世间有数的。”

    王文英听了顿时欣喜的说道:“好,那就一言为定。”说着还伸出右手,小指头勾了勾。

    卢林听了,这是在这里等着他啊,也只有伸出手指和王文英勾了勾。

    王文英对着郭文和晓梅说道:“你们两个可要为今日之事作证。”说着有挥舞了下拳头“进士么?也不是太难。”

    郭文和晓梅听了,只好说道:“今日就做此见证了。”

    卢林听得王文英此话,顿时觉得似乎进了王文英的圈套了,一开始给钱,然后就套话,把他套进去了。而且她说这扇子被她姆妈收了去了怕也是个幌子了。但是今天送来这些院试心得体会可都宝贵得很,是实实在在的摆在他们面前的。她是有算计,但是又是为什么?一把扇子?没理由啊?王文英要是把这些心得体会拿去各书院贩卖,这是好东西啊,千八百的银子是随便可以卖出的。卢林想了半天想不明白。

    王文英见事情已经说定了,又继续边吃边聊了起来,询问了三人在书院所长所短,问得都极为仔细。三人都是实话实说,对于经书、诗赋那是根基浅得很,平日里都没上心,这七八年也没学得多少,三人倒是数算都算得上不错。

    三人的数算一道,郭文最好,卢林次之,经书晓梅略好上一些,卢林这一年来字是写得很不错了。王文英依照三人所长,让他们三人以数算为主,关于经书这些就能够学多少就多少了,不用去勉强。

    院试是一天,上午两个时辰,考的是经书和诗赋一道,下午考的就是学子们自己选择策论、杂文、数算、墨义等选项去做考。学子们一般都侧重上午的考试,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过来的,其他人有所长的人下午能够考过的不多,历来都是如此。

    王文英思索了一番后,为三人详细说了一遍,三人听得直点头。不服气不行,这些是远不如人家的,得听,认真听。一顿饭酉时进门吃到戌时了。临别时,王文英说道:“今日也只能说上这些,有些我也不是很明白,再有两日该回书院了,待到书院找学长们请教一番写信告诉你们。”

    三人都对王文英衷心道谢,说道:“那就有劳文英才女了,感激不尽。”

    送别了王文英,郭文问起卢林:“小林子,这才女又找你做扇子是为何?”

    卢林他是想不明白的,只是把那天下山时的对话简单说了一下。

    郭文听了也不太明白,倒是晓梅笑道:“那是才女的争强好胜之心。才女也是女子啊。”

    卢林问道:“此话怎讲?”

    晓梅说道:“你不提还有把扇子更好就没这事了,提了就有事了,作为女子,那个不希望自己的是独一份的,若是得知还有更好的那便不好受了,若能求到那便是晴天了,不然就是阴天还有打雷的。你们可曾见过我和婴宁穿过同样颜色同样款式的衣服?”说完还看了眼郭文,神情有些扭捏。

    郭文想了想,说道:“好像还真没有。”

    晓梅笑道:“这些都小女儿家的心思,你们不懂。”

    卢林有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晓梅瞥了眼卢林问道:“小林子你懂了?”

    卢林说道:“不是很懂,迷迷糊糊有些明白,却又不是很明白。”

    晓梅笑道:“你想破头也想不通的,三两年后你就等着去做扇子吧,我看王文英这进士肯定不在话下的。”

    郭文安慰的说道:“小林子不用担心,不就是一把扇子么,何况还是两三年后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了,谁知道什么个情况,哥哥我是相信你肯定会出名的。”

    卢林听了默默不语,出名?大掌柜的谆谆教导,三叔的言传身教,他知道自己出名肯定是迟早的事情,这两人都非一般人,以前年少不懂事,但是这两年卢林经历了这些才愈发觉得很不简单。只是平时三叔和大掌柜都是谨慎沉稳内敛的,这一年多,若不是三叔和大掌柜护着他成长,怕是早有名声了,谁知道这名声后面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他从大掌柜和三叔的话语中明白这些的。今日许下了大话,一时的少年意气使然。卢林暗自沉思今日之得失。

    过了会,卢林说道:“没事,到时候再看吧,一把扇子而已。”

    郭文和晓梅自从知道自己的剑如此贵重,都知道卢林铸造很不凡的,毫不怀疑卢林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