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八十八章 开渡

第八十八章 开渡

    回来后,卢林开始琢磨怎么铸造分水刺了。这一年多,铸造过一些兵刃,刀枪剑棍都有,但是还有很多兵刃他丝毫也不了解,比如这分水刺。

    第二天放课后,卢林在路上告诉郭文去茶楼那边吃饭去了。虽然昨天大掌柜详细和他说过,卢林心中还是没底,在茶楼吃过饭就向三叔请教起了分水刺一事。

    三叔笑道:“这是你师姐用的,你得费点心思好好打造。”

    卢林知道自己有很多不曾谋面的长辈也有更多未曾见过的师兄师姐,见过的只有一个苏流。问道:“三叔,我到底有多少长辈来着?莫不是还有七大姑八大姨。”

    三叔没有说话,倒是陆姨在一旁笑着说道:“阿林你还真说对了,你不止有七大姑八大姨,还有更多呢。九叔啊十三姨啊。”

    卢林听得发愣,喃喃道:“这么多?”

    三叔说道:“过两年你若行走江湖,这些人早晚你自会见到的。这分水刺是你七姑的弟子,你雅师姐用的。她从小爱美,你用点心思打造得好看些。”

    卢林听了只能点头。

    陆姨也感叹说道:“当年见这丫头的时候才多大,如今都是雅师姐了,大姑娘了啊。”

    三叔接着说道:“分水刺讲究步法,以井字步法为底,身法要轻灵,近身对敌,挪闪蹉转,不同敌人不同应对,有时快劲粘连,有时要硬打硬进,动作快妙,围身而转,主要是刺、穿、拨、挑等,若不能近身,只能挡、格,这就需要坚韧了,不然就危矣……”

    三叔和卢林说了小半个时辰,对卢林问及的问题也都细细讲述了,卢林觉得有点感觉了,就赶紧回铺子去了。

    到了铺子,卢林先把图样看了个仔细,然后又把雅师姐的信看了几遍,对信中所说也有了底。卢林铺开了纸张,细细按照脑中所想,将分水刺画了出来。图样中的分水刺是中间带环的,手指扣住。卢林将环去掉,中间作扁平状,内有一孔,手指扣住,这样更为有力,人与兵刃也更贴切,而且不用顾忌有脱手之虞,就用青铜和青金融合,再加点精铁精铜调和下颜色,两端尖刺把玄铁融入进去。

    卢林再三看了几遍,觉得没有问题,就开始铸造了起来。四天后,一对分水刺终于铸造出来了,仅两端尖刺有些银白之色,中间圆孔开始是青碧色带点紫红,不仔细看,还像一件玉器。套进手指舞动了几下,感觉还不错,张开双手打量了一下,还不错。心中想到:这下,未曾谋面的雅师姐应该满意吧。剩下两把剑,卢林更有心得了,估计有个十天左右应该能够铸造出来。

    第二天,王文英托人带了信,不应该说是信,是书,送来了铺子,卢林和郭文晓梅看完那厚厚的一叠,由衷的感谢佩服王文英,写得极为详实,他们想到的没想到的基本都写了。三人互相看了看,卢林说道:“若不用认真用点心考过院试,真对不起大才女啊。才女对我们是没得说了。”心中暗自补了一句,扇子除外。

    郭文说道:“确实啊,如此细致了,等于我们一只脚已经过了院试了,不考过无颜见才女了。”

    晓梅说道:“以前以为婴宁很厉害了,现在发现跟大才女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我们不能懈怠,互相督促啊。”

    卢林和郭文听了都点头同意。

    三人在书院都认真了许多。夫子看在眼里,也觉欣慰。

    二月初一这天,大掌柜回铺子了,找三叔谈事的,两人看见卢林铸造的分水刺,大为赞赏,大掌柜说道:“阿林,你这些想法很好,而且还都付诸于其中,远超我当年了。”

    卢林听了有些羞赧,说道:“这都是大掌柜教的。”

    大掌柜笑道:“这我教不出来的,是你的点子,你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三叔也说道:“阿林不用过于自谦了,你这勇于突破前人是很好的,以前用环应该是铸造技艺未有解决之方法,现在你改进了,就很不错了。”

    大掌柜也说道:“确实如此,数百年前铸造技艺不能解决,这百年来已经可以做到。”

    三叔说道:“是啊,这样阿林尤其难得,百年来他是第一个如此做的,很多大匠知道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想敢做。”

    大掌柜听了,沉思了一会,说道:“我们太遵从前人留下的东西了,如今缺的就是阿林这样的想法和行动。阿林,你把图纸给我,我会让曲风、云峰他们好好对比感受一下,看看他们会不会有所得。这个还可以留在临江坊,考验弟子用得上。”

    卢林赶紧回房把图纸递给大掌柜,心中想起三叔那天和大姑姑、五姑姑说的那句话:历来如此,就对么?

    大掌柜接过图纸,想起来的事情,说道:“差点忘了正事了,三掌柜,临江坊的渡口码头都修葺完好了,对岸的渡口也建好了,明天开渡,一起去看看。”

    三叔说道:“这是大好事,当去。看来这戴老板能力不小啊。明天还是个好日子啊。”

    大掌柜说道:“确实,戴老板跟码头的人熟得很,若不是如此,我们来弄,再快也得到清明前后了。”

    卢林问道:“以后临江坊来回是不是不用顾及过渡了?”

    大掌柜笑道:“自然不用了,是自己的渡口了,来往就方便自在了,只要老天爷不发威,随时可以过渡。你们明天下午也可以来看看。”

    卢林自然想去看看的,忙说会去。

    大掌柜又和三叔说起坊里的事情,除了姜氏、临江府、豫章郡、袁州的人都谈妥了也都定货了,这些时日虔州也来了,定了刀剑各三百把,永和镇的船老大们也来定了二百把刀剑,净居寺的武僧院教习也来定了刀枪剑棍各一百。城主府、守备营、驻防军也都陆续又来定货了。永宁一带和饶州也都有人来定货。

    刻字此举,来的人见了都极为有兴趣,城主府的要求是一面临江二字,另一面庐陵二字,守备营是一面临江一面一个备字,驻防军则是另一面一个军字,净居寺是另一面青原二字。其它地方稍远了些,还没有回来谈。

    如此大好形势,大掌柜说起来就激动。三叔笑道:“大掌柜还得多操心弟子人员,消不得一年,江湖中人会闻名而来的。”

    大掌柜听得此话有些发愁,说道:“三掌柜说得没错,人手有些紧张,现在是天天有人来问还要不要人,我们不敢收,没地方没房子了,得等到秋天盖起来了才行。”

    三叔说道:“既然都送上门来就别推辞了。”

    大掌柜问道:“这么些人住哪里啊?安排不了啊。”

    三叔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是上门来了,大掌柜可以用那三尺溪的法子变通一下,在坊门外建个台子,定期考验一番,这样还可以择优。把好关,肯定会有很多优异弟子的,你多给个半两银子的月钱让他们在镇上租住半年就是了,天狱镇有上千户人家还容了这些人住下?以后他们天天在坊里看得到听得到,哪里还会走。而且不用等秋天盖起了房子再又去匆匆忙忙招人,多耽搁了半年时间。”

    大掌柜听了,仔细一思索,不住点头,哈哈笑道:“三掌柜此法很好,多花不了多少银子,以后还省事省银子了,还可以挑人。我让章师弟去负责这事,不时还可以让杨师傅、曲风和云峰去看看,多几个人看着不会错漏什么。”转头又对卢林说道:“阿林有空也来帮忙看看,说起来当初云峰还是你发现的。”

    卢林点头说好。这些天来大掌柜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神采奕奕,整个人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二月二,龙抬头。

    放了课,卢林和郭文胡乱扒了几口饭就骑马去渡口了。林老板和晓梅都知晓,他们一会雇车来。

    两人一路策马疾驰,过了螺子山继续向北,两三里路后就到了坊廓石溪头了,这边的渡口就建在此处,远远就看见停泊了一大一小两艘渡船、一叶扁舟。

    到了渡口,出入和城中渡口没太大区别,这边就是南面建了一个凉亭,北面盖了个小房子,还有个马厩。此时没有什么人,正是吃午饭的时辰,卢林郭文倒是不着急过去,林老板和晓梅还没来呢。于是和两个艄公,还有七八个划桨汉子,攀谈了起来。得知今日辰时开渡的,太守也来了,平日隔三差五偶尔有船在此过渡,现在临江坊建立渡口,还兼顾民众过渡,是件惠民之事,重开了渡口这种事情太守怎么也得来。

    两边渡口各有渡船三艘一叶扁舟,平常就安排两艘往来,人够了就开船,人不够就一个时辰一趟,若有急事的还有一叶扁舟,价格要贵上许多了。另留一艘船是老板交代,平常只有临江坊的人来往才可用。今日开渡,上午来的人都是去往对岸天狱镇的人,还有一艘船在那边。

    卢林和两个艄公聊了半个时辰,两个艄公都一个就是这石溪头的渔民,水性很好,另一个是螺子山下螺川村人,那边水塘众多,连接大河,水性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数得着的,划桨的汉子是跟着他们的。若是有什么事,两个艄公只要一吆喝,附近村中的壮汉来个二三十个都是寻常事。老板给的月钱不低,房子也盖在了码头,比之城里的渡口要好上许多。

    没过一会林老板和晓梅来了,渡口也陆陆续续有人来了,多是午饭时听闻此地开渡而来的,人一够就开船了,价格和王家渡一样,不便宜,但是在此地却算是便宜了,因为不用去城里过渡了。

    到了对岸,卢林和郭文一下船就很惊讶,都是第一次来这,没想到临江坊的渡口规模竟然不比永和镇的小,而且不像永和镇那样杂乱,井然有序。岸边,泊有大小船只五艘,还有一艘豪华大船,竖着太守府的旗帜。岸上,凉亭两座,房子有七八间,马厩有两个。这仅仅是将以前荒废的渡口修葺一新,四周还平整了十来丈平地出来备用。林老板来过几次,说道这些都是戴老板弄起来,花了很多心思。言语之中对戴老板修葺好临江渡是相当佩服的。

    卢林他们在临江渡这边仔细看了有两刻钟,也觉得戴老板做得很好。这时从天狱镇那边来了许多车马,近了一看,原来是是太守准备回城了。太守看起来很高兴,满面红光,上船临别时和大掌柜还有戴老板说道:“二位贤绅做此开渡之举,造福两岸百姓,善莫大焉,我这太守也是与有荣焉,不做点什么也不好。两岸渡口偏僻,安危之事,我安排一小队兵士来护卫如何?”

    大掌柜听得一愣,什么时候太守操心起这些来了。

    戴老板赶紧拱手说道:“太守如此相助,甚为感谢。”说着手肘还拱了一下发愣的大掌柜。

    大掌柜连忙说道:“那就多谢太守了。”

    太守听了,笑容满面,说道:“今天你们繁忙,明日来接人。”

    大掌柜和戴老板连声称是道谢。

    太守心满意足,转身上船。大船扬帆,没有去对岸,直奔金牛渡而去。

    金牛渡是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