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二章 思路

第一百零二章 思路

    卢林回铺子后,连夜将大姑姑的心得体会粗略看了一遍再睡。

    次日一早,三叔过来,仔细看了看卢林的二十四路南拳,不住颔首,再看了卢林的十七式‘浩气长空’确实小成了,照此下去,用不了两个月可以练成了。然后又看了郭文和晓梅的南拳,两人这些时日练得勤勉,又得了卢林的启发,都朝着简化的方向去了,三叔看过后都略微指点了一下。

    至于玉宁,如今也只将南拳勉强练得顺畅了,不再像去年那般练到后面忘记前面,练了前面忘记了后面。三叔把玉宁单独叫到一旁,开始教授他心法了。

    在休憩的间歇,郭文觍着脸问三叔:“三掌柜,你拳法练到几拳了?”晓梅听见郭文问起,也竖起了耳朵。

    三叔笑着反问郭文:“你觉得应该是几拳?”

    郭文没想到三叔如此反问,犹豫的讷讷说道:“三拳…四拳?”

    三叔笑道:“我告诉了你们,你们可要保证不要说出去。不然就不妙了。”

    郭文连忙鸡啄米一般点头,说道:“一定不会说出去,不然天打雷劈。”

    晓梅也赶紧说道:“一定不会,不然生不了娃。”

    郭文听得一愣,看了眼晓梅。卢林在一旁窃笑不已。玉宁在远处打坐练心法,浑不知这边的情况。

    三叔大笑道:“没发现晓梅你这小丫头也是个狠人啊。”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

    郭文和晓梅嘴巴张得老大了,半晌说道:“一拳!?”

    卢林也惊讶了一下,也还好,想想当初三叔是两拳逼退了大姑姑和五姑姑,如今一年半过去了,三叔练到一拳也不是太惊讶。

    三叔说道:“你们听好了,只讲此一回,拳法练到极致就是一拳,浓缩你所有精华的一拳,然后一拳又可以变化出十拳、百拳、万拳、无数拳。再进一步就可以创造拳法了,返璞归真,创造的拳法要让普通人可以练,但是练到后面就看个人领悟了,领悟了就是自己的了。

    同样的道理,剑法、刀法、枪法、棍法都类似。都是由繁到简,然后由简到千变万化。到了这境界,招式越少也是招式最多,源源不绝……”

    三叔说了小半个时辰,三人听得是大开眼界,不记得去练拳了。

    等三叔说完,郭文又可怜兮兮的问道:“三掌柜,我可以练到几拳?”

    三叔说道:“你用心点十二路是可以的,到顶就是四拳。”

    郭文听得很振奋。他这些天开始简化,就知道很不容易。四拳,很不错了。

    晓梅也问起,三叔说她和郭文差不多。

    三叔没说的是他们两个练到十二路至少十年八年后的事了。十二路在庐陵郡没两个人是对手的,在江右也是高手。四拳怕是很难练成的,话语是鼓励他们,多留一些希望给他们两个。

    三叔临走最后说道:“你们两个练剑比练拳以后作用更大。”

    吃过早点,去书院的路上,这一路郭文都兴奋得很,还叫嚣着十二路练成就是卢林挨揍之时。

    随后几日,卢林先将大姑姑写的明玉十八手的前面十五手细细领悟,然后将十六式揣摩了个通透,再练了起来又有一些收获,十七式卢林觉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先练下去,再来看大姑姑写的。

    晚上卢林誊录了两份陆姨的功法,一份给了郭文和晓梅,是完整的,按照三叔所说,嘱咐他们不要外传。另一份就是给任子风的,没有誊录最后十二式。至于那几本话本小说,卢林没敢放在房内,怕自己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看下去,只放在匠房,每天锤锻完了看上几页。

    三月初十这天吴仁要去临江坊,卢林也跟着一起去了一趟,吴仁是携鹰带鸟的,卢林觉得新奇,一路上请教吴仁,吴仁也不避讳卢林,告诉卢林说这是传讯用,三爷安排的,这样临江坊真有什么事,三爷也能够及时赶去临江坊。这一路让卢林涨了不少见识。

    出了天狱镇就遇见了戴老板,戴老板看见吴仁和卢林一起过来,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和吴仁说了会话,说到夏末秋初时酒楼就可以盖好了。吴仁是心领神会的说没问题。戴老板和卢林说,他们要的东西都齐全了,这就准备一份,等卢林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卢林连忙道谢了。

    卢林到了临江坊,先找到任子风,将陆姨的功法给了任子风,任子风听得是三夫人的,顿时恭恭敬敬的收了起来。卢林又把三叔说的告诉给任子风了,任子风满口答应了下来,说是十天之内就可以传授了。韩空听得后,也说他们这边有十一人了,功夫都还过得去,可以把不是隐秘的写出来在临江坊传授。

    卢林得知后高兴得很,赶紧把这事告诉大掌柜去了。大掌柜听了也很高兴,马上就打算建一座藏书楼,三层,一层是夫子们用,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等书籍就放在一楼,武学类的就放在二层,三层就放铸造类的。

    临江坊如今的势头是越来越好,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了,大掌柜打算建一座更大的会客楼在内外坊之间,现在这会客楼就改做议事楼,重新装点一番,坊里商议事情用,平常用作接待亲近来客。

    别过大掌柜,卢林带着黄云峰去配药了。卢林将三叔说过的话转述给黄云峰,黄云峰听得黄云英被收为衣钵弟子也为妹妹感到高兴。

    两人忙活了半天配了八百份药出来,卢林觉得可以了,两人就坐着闲聊了起来。黄云峰日子简单得很,和卢林一般,早上跟着韩空他们习武,上午跟着夫子学文,而且都不用走太远,下午去匠房铸造,多数时间是跟着曲风师兄,过了年坊里的活多了,今年多数时间都是跟着众人一起铸刀铸剑。他还没有其它什么杂事,也没有院试的事情,精力大多都在铸造上,比卢林更简单。

    黄云峰问卢林:“卢林哥哥想出的法子,如此配药快速迅捷,铸刀铸剑可不可以也这样?”

    卢林听得一愣,说道:“云峰,你有何想法?”

    黄云峰说道:“如今坊里接的活,刀剑多数都是普通刀剑,不需要太多技艺,大匠的作用比匠师多不了多少,匠师又比匠工的作用大不了多少,可不可以和这配药一样简化一下?”

    卢林听了后呆了半晌,说道:“云峰,你接着说,你这些想法很好。”

    黄云峰接着说道:“大匠不用来这边铸造,我看曲风师兄天天忙得很,但是成效不大,还不如他单独去铸刀铸剑。坊里匠师就二十个左右,也不要跟着匠工一样,发挥不出他们的作用。

    就像我们配药一样,卢林哥哥你研究出了简化之法,这样事半功倍,也不对,是事半功有数倍乃至十倍不止。这些普通刀剑也可以如此来,分拆开来,有人去炼矿石,有人去铸胚,有人去锤锻,有人去淬火,有人去制作刀柄剑柄,有人去打磨,最后有人去组合。

    不是如今这样,一人负责一件兵器,然后铸完了又接着一件。就跟刚开始配药一样,卢林哥哥改进了就不一样了。曲师兄杨师傅他们都不用忙碌于此,可以去铸造精品器刃了。”

    卢林听了心头大震,说道:“云峰,你这想法不凡,怕是会引起铸造一道发生莫大改变,很好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黄云峰听得卢林如此夸赞,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说道:“以前我爹娘在的时候,我爹打铁,我娘烧炉子,我就经常帮我爹爹打下手,配个刀柄啊,斧头柄,磨刀开刃。去年都没有去大匠坊干活,不知道情况,今年大多数时候在大匠坊干活,人是多了很多,活计也很多,大家都很累。又想到卢林哥哥你改进配药的事,把药先分开,再用银斗称量分配,就觉得这样改一改可以更快捷。”

    卢林说道:“嗯,应该这样改一下,如果成了,临江坊怕是一天要多出数倍于往日了。来,我们两个好好合计一下,再去和大掌柜去说说,平日我都是一个人铸造,这些就不如云峰你清楚了。”

    两人这会都觉得兴奋,商量起来也是极为上心了,整个临江坊除了大掌柜怕就是他们两人的铸造天分最高了,两人先把刀剑的流程都拆了个七零八落,哪些可以单独安排人做,哪些不能,都拆得个一干二净。最后又把拆分的工序一一列了出来,一致认为现在学徒到匠工要改一下方法了,不用去知晓一柄刀剑是怎么铸造出来的,他们只需要炼矿石的炼矿石,锤锻的锤锻,最后组合一道工序就由匠师把关。

    两人商议完了以后,都觉得这样可行。两人又把这些仔细反复推敲了几遍,没什么大问题了。正准备去找大掌柜,卢林突然想到一事,准备出门又拉着黄云峰回来,说道:“这样做,那些学徒就都出不了师,成不了匠工了,匠工也成不了匠师了。以后出不了大匠,没了大匠的临江坊算什么?也不行啊。”

    两人刚才想的都是怎么拆了干,怎么快起来。黄云峰一听也愣住了,是啊,这样临江坊怎么出匠师出大匠,没有大匠那还怎么发展,怎么成为大铸造?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坐了下来,刚才的兴奋都没了,一时无言,都沉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