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一十章 完婚

第一百一十章 完婚

    出了画舫,曲风已经出来了,卢林和郭文看其他人都就位了,赶紧上去扛旗。林老板重新看了一遍,没有什么差错,扶曲风上马出发。

    船停靠在盐码头,队伍可不是上午这些人了,有近百人了,很多宾客的女眷孩子都跟在后面先去临江坊,老爷们还在喝酒,晚上一会儿再过来。

    如此壮观的迎亲队伍也是罕见,南湖桥到盐码头道路两边站满了围观之人,这会林老板不再是在前面缓慢牵马走着了,速度快了不少,不到一会就到了盐码头,一艘豪华的双层客船停靠在岸边。

    林老板有条不紊的安排着众人上船,先是迎亲队伍,上去了二层,王文英他们也跟着去了二层,然后就是宾客家眷在一层。约莫一刻钟,众人都上了船,也不算太远,椅子不多,或坐或站无所谓。

    在二层,晓梅忽然说道:“水芸嫂子是不是一直没有吃饭啊?”

    郭文说道:“好像是吧,我们接了到现在,水芸嫂子一直没出过轿子。”

    王文英他们也好奇,说道:“这新娘子也不好当啊。”

    卢林探头过来,说道:“晓梅嫂子你放心,你坐花轿的时候我肯定想方设法会给你送点吃的来,饿不着你。”

    晓梅一听,脸色一红,说道:“小林子你要死啊。”其实她确实想到了如果是她饿一天怎么办。

    众人听了皆笑了起来。林老板听到了乐呵呵的说道:“这要看家里长辈安排妥当不,一般都会带点点心在身上的,饿了就在轿子里悄悄地吃了。”

    听见林老板如此说,大家也都恍然。这时卢林又悄悄的走到轿边轻轻地问道:“水芸嫂子,听得见不?我是卢林。”

    戴水芸在轿子里闷得慌,耳目灵敏着呢,听见卢林说话赶紧回道:“听得见。”

    卢林低声问道:“水芸嫂子你饿不?”

    水芸沉默了一会说道:“还行,我娘塞了几块糕点。”

    卢林笑道:“那就好,我去带两个人过来。”说完卢林赶紧回去扯了扯冯清容和晏明的衣服,示意二人跟了过来。

    三人到了轿子旁边,卢林低声说道:“水芸嫂子,今天有你两个同窗也来吃你的喜酒了,一个叫冯清容,一个叫晏明。”

    冯清容和晏明都轻声喊了一句:“恭喜水芸妹妹。”

    戴水芸听见,不禁轻轻“啊”了一声,低声说道:“是容姐和明哥来了啊。这些天一直在天狱镇这边忙碌,请客之事的都是家父操办,我自己忘记请人了。”

    冯清容和晏明说道:“我们还担心来得冒昧了。”

    戴水芸说道:“这是哪里的话,是小妹我疏忽了。”

    晓梅这时转头看见卢林他们三人在轿子旁,问道:“小林子,你又在干什么?”

    戴水芸他们听见晓梅的声音都闭嘴不说话了。

    众人听见都转头看向卢林。卢林嬉皮笑脸的说道:“我没干什么啊,就是悄悄来问水芸嫂子饿不饿。”

    晓梅脸又红了,不吭声了,王文英倒是接着问道:“那饿还是不饿?”

    曲风在马上听见也转头看了过来。

    卢林眨了眨眼,说道:“水芸嫂子说不饿。”

    众人听了,想起林老板说的话,又是一阵欢笑。

    林老板这时起身说道:“别说笑了,到临江渡了,准备了。”

    这临近端午时节,雨水丰沛,大河水流极快,顺水还没一刻钟就到了临江渡。

    卢林扛着旗走到林老板身边说道:“林老板,下了船到渡口停一会啊,我带杨师傅和晓梅过去把那些马车安排一下。”

    林老板听了点了点头。

    下了船,卢林喊住晏明让他扛旗站一会,郭文喊住徐志高帮忙扛一会旗。两人赶紧和杨师傅晓梅去到马车那边,几十辆马车在那候着。见到两个领头的,卢林把杨师傅和晓梅介绍过去,让这些马车听杨师傅和晓梅的安排。

    杨师傅说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不让晓梅跟在这里,让晓梅带那四个小的去临江坊,他喊过两个铺子里的人过来帮忙安排宾客们乘坐马车。晓梅只好跟着卢林回迎亲队伍去了。

    林老板看着人都下了船,大声说道:“此去临江坊还有十余里路,这边有马车可供乘坐。”

    话音未落,顿时去了五六十人去乘坐马车去了,还有十多人愿意跟着迎亲队伍。这边卢林和郭文赶紧接着去扛旗去了。

    林老板见马车那边杨师傅在安排,卢林和郭文已经回来扛旗了,就牵马启程了。

    路过天狱镇,四五十人的迎亲队伍穿过天狱镇前往临江坊,在天狱镇也是头一遭,不少人跟着围观,也有外地人见到询问起是何人成亲?有消息灵通的说是临江坊的曲大匠。听得是大匠成亲,这些人多数都是来购买刀剑的,都呼啦啦的往前去看看这个大匠新郎官。曲风在马上强作不动声色,见到这么多人来看内心也是有些打鼓。

    林老板见状,本是想悄悄的穿过天狱镇,也不禁吆喝起仪仗队的人敲锣打鼓起来。一时间整个队伍欢天喜地起来了,曲风也觉得放松了不少。

    待得出了天狱镇走了一会,王文英、婴宁、徐志高就觉得不对了,此时的路已经和正月他们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路面虽然还不怎么齐整,但是一眼可见的宽阔了许多,一路前行,目之所及已经不是郁郁葱葱草木了,道路左右两边近百丈的地方已经砍伐清理一空了。婴宁和徐志高惊讶不已,王文英虽是早知道但是对林老板和戴老板如此雷厉风行的速度叹服不已,若是庐陵城要修整道路建立坊市,这数月的工夫怕是还在推算推诿之中,能不能定出一个策略来还未可知。

    冯清容和晏明初次来天狱山这边,见此状况也是与其它地方迥然不同,砍伐下来的树木成堆的堆在道路两旁,搭着草棚挡风雨,怎么看这动静都小不了,两人心中颇为震惊。随行的宾客见了也相互嘀咕起来。

    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临江坊,在离临江坊大概还有一里路,道路两旁各有一栋十丈左右见方的地基已经挖得差不多了,王文英估计就是林老板的客栈和戴老板的酒楼了。王文英他们五人一路上都看得比较仔细,各自暗中思量。王文英估算了下时间,怕是秋天这路就可修完了。

    林老板牵着马直接往曲风的院子去了。曲风下马先进了院子。院子门口放了个红色小马鞍,戴水芸的弟弟妹妹听着林老板的吩咐,男左女右的牵着戴水芸跨过马鞍,然后踩着红布毯往客厅方向而去。卢林看着发现戴水芸不知何时换了鞋子,不是上午的那双黄书的千层底绣鞋,是一双红色的千层底绣鞋了。

    客厅前面已经布置好了天地桌,桌子上点燃了一对红烛和一只香炉,中间放着斗、尺、秤、剪、镜、算盘六件物品。大掌柜和二掌柜端坐于天地桌后面。今日天气不错,若是下雨这些就都要移到客厅里面来进行,客厅也容不得这许多人来观看。

    林老板主导着仪式的继续进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高堂拜的是大掌柜和二掌柜了。每一拜仪仗队都随着林老板的声音吹奏喜乐,敲锣打鼓,配合起来场面极为喜庆。然后又是上香、再上香、三上香。最后是曲风拿起两端有红绸带的绣球,他和戴水芸一人手执一端,曲风前行,戴水芸跟着,顺着红布毯走进了新房,林老板没有跟着进去,只有喜婆随着进去了。

    林老板说道:“新人已入洞房,没什么事了,你们这些后生、小姑娘喜欢热闹就热闹吧。”说完随着大掌柜和二掌柜去会客楼那边接待宾客去了。

    卢林他们见长辈们都走了立马轻松了起来,还跑到林老板身边问道:“林老板,那天地桌那些可以撤了么?”

    林老板笑道:“是我忘了说了,抬到客厅去摆个三天再撤。”

    卢林听了赶紧回去和郭文把桌子抬进了客厅,然后喊尤师兄、侯师兄等人把案几抬了出来,瓜果点心摆上,招呼王文英他们坐下,王文英坐在卢林旁边,王文英那边书院几人顺次坐了下来,卢林这边郭文他们也依次坐下了。茶水一时没有,晓梅就去烧水去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茶水都喝过一遍了,曲风先出来了,看见众人都坐等着,上前谢过,也陪着众人一起坐着说话。

    郭文按奈不住,先问道:“曲师兄今日是何感受?骑着大马披红挂缎风风光光的走了小半个庐陵城,着实引人注目。”

    曲风笑道:“看着是如此,其实我心里紧张得很,不能随意张望,也不能随意说话,很不自在,若不是林老板在,怕是撑不住的。反正我是照着林老板说的做就是了,不过好歹是过来了。”

    郭文说道:“如此说那也不是很那么难了。”

    卢林在一旁笑道:“小文子,你担心个什么,到时候轮到你了,有你岳父在,他对这些熟稔得很,还会坑了你这个姑爷?顶多你多磕几个头就是了。”

    郭文听了瞪了一眼卢林,“哼”了一声,回过头不理睬卢林了,晓梅这时手快得很,拿起个香瓜往卢林嘴里塞去,说道:“小林子,来吃个香瓜。”

    卢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得托住嘴里的香瓜吃了一口,说道:“晓梅,你们这还没成亲呢。就夫唱妇随了啊。”

    晓梅听了脸色一红,说道:“小林子,有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么?”

    王文英等人听了也笑了起来。中午吃饭王文英如此说过,晓梅活学活用了起来。

    这时喜婆也出来了,冯清容问喜婆:“新娘子是不是可以出来了。”

    喜婆听见点了点头,说道:“新郎官可以去引新娘子出来见人了。”

    曲风听了,就和众人说了句“稍等片刻。”就进去了。

    一会后,曲风牵着戴水芸出来了,这时才看见戴水芸凤冠霞帔梳着一个妇人发髻。戴水芸左手被曲风牵着,右手执扇挡住了面庞。众人看不见新娘子的面庞,却看见扇子异常精美,淡淡的紫色夹带着粉白之色,扇面上山水亭台楼阁极为精细,栩栩如真。

    王文英是看得目不转睛,待得曲风和戴水芸过来坐下,才想起来,右手使劲在卢林手臂上一拧,卢林吃痛,转头看见是王文英顿时知道王文英明白过来了,只得忍住不吭声。

    冯清容从怀中掏出一只金簪和一块玉佩,递给戴水芸,说道:“芸妹大喜,来得冒昧匆忙,薄礼略表心意。”戴水芸放下折扇,接过礼物,说道:“都没告诉容姐,是我不对,谢谢容姐。”晏明也跟着掏出礼物,是玉簪和玉佩,王文英他们也都拿出礼物,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卢林和郭文、晓梅他们面面相觑,一时呆呆的,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些的,也没人告诉他们。曲风如今清楚了一些规矩,笑道:“你们何必如此,他们是客人,你们是自家人,扛旗抬轿就是最好的表示了。”

    晓梅问道:“啥客人?”

    曲风说道:“他们如今算是水芸那边的人了,娘家人,娘家客人了。”

    婴宁听了说道:“晓梅,等你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的,娘家人。”

    晓梅听了含羞低声说道:“还不知道你先还是我先呢?”

    卢林、郭文他们听了也明白释然了。

    王文英趁机拿起戴水芸搁在案几上的扇子仔细看了起来,确实比卢林帮她铸造的好上许多,按奈不住的问道:“水芸嫂子,这扇子如此精美,怕是庐陵城的头一份了。”

    戴水芸听了,两眼熠熠生辉,掩口笑着说道:“这是曲郎当初打造给我的定亲之物。”

    文人喜欢扇子,这扇子如此精美,书院几人看着都是羡慕不已。冯清容更是对着戴水芸耳语了起来。王文英拿着扇子展开收起了几次,觉得有些熟悉之感,心中有些疑惑。此时不好问什么说什么。婴宁也接过扇子端详了起来,眼中也是艳羡之色,她本想说卢林也会打造扇子来着,但是看见此扇就说不出口了。卢林当初打造的扇子和这把完全没得比,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外观。

    郭文悄悄的问卢林:“小林子,曲师兄什么时候打造的扇子送水芸的?”

    卢林低声说道:“应是年前曲师兄年前在画舫请客时候的事了。”

    郭文想起那天他想请客却是曲风结了账,有些恍然。

    戴水芸和冯清容耳语了几句后,和曲风说道:“曲郎,清姐也想要把扇子,不知可否?”

    曲风听得此话,不禁犹豫起来,今日大喜,能够坐在这里的都是极为亲近之人,他不好一口拒绝,想了想说道:“坊里最近活计比较多,当初铸造此扇也费了好些天,材质也非同一般,若是等得,那就要到冬天了,可能不会有如此精细了。”

    冯清容听得此话赶紧说道:“等得,等得,这是芸妹的定亲之物,这不能比的,那肯定不能如此要求,需要多少银两也悉数照付。”

    晏明看见也赶紧说也要一把,婴宁和徐志高自是不会错过今日之时机,都说要定做一把。曲风只能都答应了下来。王文英没说,眼睛看向卢林去了,卢林见机不对,拉了拉郭文说道:“你们都在此坐坐,临江渡那边还有客人要接送,这本是我和小文子的事,杨师傅在那边不知道忙得过来不,我们去看看,一会再过来。”

    王文英倒是想喊住卢林,但也只能看着卢林拉着郭文飞快的走了。

    众人继续闲聊了起来,说起这扇子价值几何,晓梅知晓一些事情,笑道:“这扇子怕是三五百两银子买不到。”

    众人听了都极为惊讶,王文英则认为三五百两银子说低了。

    晓梅接着说道:“曲师兄是临江坊数得着的大匠,若是名声起来了,一千两银子也会争破头。”

    这价格令人咋舌,众人听得将信将疑,王文英想了想,还是张口说道:“到时候如果没有比这好的扇子出现,恐怕一千两银子打不住的。若是曲兄名声起来,他日众位考过乡试,拿着曲兄铸造的扇子,会不会觉得意气风发?”

    众人听了,是这么个理,暗自想象了一番,心底多出了一些盼望,对于曲风的扇子更多出了些期盼。

    曲风听得有些汗颜,自己有这么好么?戴水芸神色之间更多了些自豪。

    王文英他们接着又聊起来数算一事,戴水芸听了来了兴趣,王文英见戴水芸有些数算底子,提议让晓梅把那些书也给戴水芸看看学学。

    卢林拉郭文仓促离开,骑了马就去临江渡了。还没出去五里地,就遇见长长的马车队伍载着宾客来了。看见杨师傅,卢林上前问起,杨师傅说人都接来了,就是后面还有些人跟着戴老板下了马车步行四处察看。

    卢林和郭文就继续往天狱镇方向去了,走了两里地,看见戴老板正指着四周和身边十数人说着什么。近了一看,这十余人都是庐陵城中的富商,虽认不全,但都看着面善。两人下了马跟在后面走着。

    戴老板见两人过来赶紧给众人介绍了一番,这一年多郭文进匠房少得很了,白净了不少,看上去也清秀多了,众人听得是大掌柜的大儿子,顿时来了精神,围住郭文问他可有亲事?戴老板笑道:“诸位都晚了,少掌柜已经与花巷糕点铺林老板家的姑娘定亲了,两人青梅竹马,要不了两年就会成亲。”

    郭文听了一阵羞赧,卢林黝黑不起眼,躲在一旁窃笑不已。各位老板听了叹息不已,都惋惜慢了一步。

    戴老板继续跟众位说着这一片地带的将来情况,卢林和郭文跟着听了半天,明白这是戴老板拉人了,而且不是自个儿独自拉人,是带着林老板的意思一起。看来戴老板和林老板真的齐心联手合作了。这段路戴老板领着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了临江坊,这些人听了戴老板的一路解说都有些意动。

    此时已是酉时了,大掌柜见卢林和郭文回来了,安排他们去把曲风院子的人喊来帮忙,那些书院的客人安排入席,晚筵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开始了。

    卢林这时比谁都勤快了,安排妥当后不停去各处帮忙,厨房端菜上菜都来回十来趟了。他如今根本不想坐下吃席见到王文英了。

    这晚筵开了近两个时辰才结束,宾主尽欢。那些马车车夫也都安排了偏席吃了饭等候。夜色深沉,豪华双层客船没有从临江渡去盐码头,直接去的对面石溪渡,来回了几趟连马车带人都渡了过去,将众宾客一一安排坐上马车送回家。

    卢林他们送完王文英他们回白鹭洲书院,洗漱一番躺下已将近子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