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四十八章 西去

第四十八章 西去

    回来后,卢林洗漱一番,然后给郭文写信,让郭文尽量给姜家送五百百宝箱过去给姜星宇。至于百宝箱的制作和买卖,范先生既然这样安排好了,卢林也觉得不错,建议郭文和黄云峰依照范先生的意思去做。钱庄的事情,卢林觉得人手不够,到时候林戴里的钱庄盖起来了,先做着,庐陵城也可以买个铺子做,其它的顾不到就先不管了,慢慢来,不能急。

    魏定一他们也该回临江坊了,如果带有瓷器样品回来去给舒家窑,让他们多烧制一些瓷器出来,发送到龙城去,带回来的货物就由郭文和崔子芊商议怎么买卖。如今势头不错,让郭文留心一下有没有好矿材,有就买下来,不惜价钱。若是有什么事情,郭文可以写信到崆峒或者千锋照来,他这一去至少要呆两个月左右的。至于王文英的事情,郭文应该也知晓了,不提了。

    风磨铜的事情卢林也在信中说了一下,让郭文和黄云峰商议怎么用,普通的百宝箱就不能用上去了,若是坊里铸造用得上也可以存着一些,这风磨铜是好东西,多多益善。

    写完信,卢林想了想,没有遗漏什么事情,关于他和姜星冉的事情,三叔和大掌柜回去后他们自然都会知晓了,至于晓梅有了身孕的事情他也没去提,想象一下等到年底回去见到大着肚子的晓梅,不禁感叹不已。四年前认识戴水芸,如今她已为人母了,晓梅过了年就差不多该生了,想想当初他和郭文、郭武去书院求学,还有婴宁,那时候认识的,他才六七岁,这一晃就十余年过去了;人就是这么长大,然后成亲生儿育女么?自己和姜星冉日后也是这般么?卢林不知道,也有些茫然。

    想不明白,卢林就不去想了。又把【天青秘籍】中五姑姑指法的心得体悟誊录了一份,明天给姜星冉,然后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妥当,便睡去了。

    次日一早,卢林早早起了,和丹师姐、贺敏、雷辙去吃过早饭,然后牵马带上行李,去了铺子那边,和侯师兄他们道别了一声,将信给了侯师兄,让他寄送给郭文,丹师姐将天青院的铜钥交给了贺敏、雷辙,让他们以后在那边居住。

    两人离开铺子后,卢林把那些铸造剩余的矿材交给丹师姐说道:“丹师姐,这些材料是我帮他们铸造后节省出来的,你带回去,以后再多攒点来帮师兄师姐们铸造。”

    丹师姐接过后说道:“卢林师弟,你有心了。我们也会去寻觅的,七姑姑说过南疆那边奇石异材比较多,她会让人去探察的,雅师妹也说要重新寻找材料来铸造分水刺。”

    卢林说道:“如今【人器合一】之说商议完了,珍稀材料愈发难寻觅到的。我这去崆峒帮他们铸造还可以节省一些出来的,千锋照我也会去的,风大师那里还有赤云火石,我看看能不能要一点来帮谣师兄铸鞭。”

    丹师姐说道:“卢师弟,我们这些人只有你精通铸造,这些让你费心了。师姐在这里谢谢你了。”说完就对着卢林躬身行礼。

    卢林见状大惊,连忙上前托住师姐说道:“师姐,使不得,使不得,这万万不可,师弟我就是会铸造,做这些是应该的。”

    丹师姐见卢林托住,起身说道:“这次洛城之比,我们都进了六十四,三师伯也很满意的,我们也要多谢卢师弟了,说起来我们做师兄师姐的实在是有些羞愧,若不是卢师弟你,怕是结果要差一些的。我这次回去也要好好静心修炼,三师伯说你的【人器合一】之道以后定会改变江湖风向的。

    当初三师伯让你走这条路,说是会艰辛,师父和大姑姑都很心疼你的;但是三师伯依然坚持,不想过多让你牵扯到天青楼,也不想这般安排你,而是让你自己去发现去选择。现在你比我们都强,师姐也为你高兴的。”丹师姐是尤其感谢卢林的,当初在郧阳,她输给了苗金凤,郁闷得很,后来遇见卢林,得益于卢林的【人器合一】之说,在洛城外竟然赢回来了,还因此得到了【破凤】,当时在洛城,师兄弟姐妹都在一起不好这般感谢,如今单独在一起话别,这感激之情就表达出来了。

    卢林说道:“苏师兄之前在洛城和我说过一些的,我明白的,师姐以后可别再和师弟我这般客气了,都是自己人,若是三叔大姑姑他们知晓,我都没脸了,那以后怎么去见大姑姑、五姑姑她们。”

    丹师姐表达了谢意,也不再客气了,说道:“卢师弟,那你一路顺风,师姐就不去送你了。”

    卢林笑道:“好,师姐也一路顺风。”

    师姐弟二人转身上马,挥了挥手,一人向西一人向南去了。

    到得西门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二刻了,崆峒的大掌派、二掌派、聂锋主、马家族长马本初他们都在了,金良、秦仪……他们也都站在一旁。道门掌教、少林寺主持延一大师、峨眉掌门沈南秋、临清胡勇、李皇极、姜仲云、李门主……这些人都来相送了。旁边还摆着案台,上面放着酒水,有人正在倒酒。

    卢林和金良他们点了点头,找了处不起眼的地方呆着,姜星冉和梁世、玄安他们在一起,看见卢林来了,姜星冉先上前来,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卢林,说道:“小林子,这是师父给你的药,有两份,一年用一份,沐浴之时放进进水中,你里面泡一个时辰,对修炼极有益处。”

    卢林说道:“李前辈太见外了,这是什么药?”

    姜星冉说道:“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主药是用了你让给我的那一株【金钗石】,师父请百药山的好友配制出来的。”

    卢林问道:“星冉,你有没有?”

    姜星冉说道:“师父也给了我一份,十二岁的时候师父给我用过更好的药,这药对我用处不大,这一份我打算留给堂兄星宇。”

    卢林想起自己的事情,五姑姑指点黄云英用【金钗石】制药,让他带给黄云峰、郭文他们,也没给他,于是悄悄地说道:“星冉,我十三岁那年五姑姑也给我泡过了七裂黄,云英也用【金钗石】制作出来过类似的药,没有给我,我应该也用不上了。”

    姜星冉“啊”了一声,掩嘴说道:“七裂黄啊!小林子,你怎么没和我说过?”

    卢林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叔说那药管三年,去龙城的时候药效就差不多耗尽了,就没想起这些的。”

    姜星冉说道:“也是,五姑姑医术那般高明的,肯定对你们也有准备的。可惜这药你用不上了。”

    卢林忙说道:“星冉,用得上,用得上,曲师兄的儿子我还没见过,晓梅嫂子也有喜了,过了年就差不多要生了,这两份送留给这两个孩子不错。”

    姜星冉白了一眼卢林说道:“你倒是会借花献佛。反正师父说送你了,那就随你处置了。”

    卢林说道:“这给他们我会说是我们俩一起送的。回头你帮我谢谢李前辈,那边前辈太多了,我就不过去了。”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你还怕这些?”

    卢林说道:“也不是怕,我从小在铺子里,也就三叔、大掌柜、二掌柜三个长辈,后来多了三婶、林老板、戴老板他们几个,到了龙城也就九叔一个长辈,这些我还一时不太习惯。”

    姜星冉笑道:“我家长辈就叔父、小叔和我爹三个亲近的长辈,其他族叔族伯也是不少的。”

    卢林赶紧说道:“星冉放心,这些以后我尽快适应。”想起昨夜誊录五姑姑的指法心得体会,拿了出来递给姜星冉:“这是五姑姑的指法一些心得体会,你练指法的时候看看,不要外传就是。”

    姜星冉欣喜接过,点了点头还待说话,梁世过来了,掏出一本书递给卢林说道:“卢师弟,师妹说你想学【游龙掌】,师姑这里有当年学武时候抄录的,昨日我誊录了一份先给你,待回去后我抄录一份完整的给你。”

    卢林收下揣入怀中,说道:“多谢梁世兄了。”

    梁世说道:“是我应该多些卢师弟你了。”

    秦仪这时也过来了,对着卢林说道:“卢公子今日不一般啊,看着是光鲜多了,罕见啊。”眼睛却是瞟向姜星冉腰间悬着的剑。

    卢林脸红坦言道:“秦姑娘莫笑话我了,这是星冉为我定制的衣衫。平日我也不太注意这些的。”

    秦仪看向姜星冉,借机说道:“卢公子,姜师妹对你真是不错,姜师妹,你的剑可否一观?”

    姜星冉笑了笑,把剑递给秦仪,说道:“秦师姐,这是小林子帮我铸造的。”

    秦仪接过剑,拔出仔细看了看,过了一会,叹息道:“确实是天下第一剑,原来卢公子第一柄剑是给姜师妹铸造的,难怪当时不肯说了。”说着把剑还给姜星冉,眼中满是艳羡之色。

    姜星冉听了心中欢喜,笑意盈盈地将剑挂回腰间。

    几人还在说着话,玄安过来喊他们一起过去,那边长辈们都在喝着送别酒,玄安也要敬酒感谢一下卢林。过去后,玄安和梁世、姜星冉他们分别敬了他们这些远行的,长辈那边也已经喝完了,似乎还在等什么,而时间已经过了辰时三刻有一盏茶的时间了,卢林悄声问金良:“金师兄,怎么还不出发?”

    金良说道:“还有人没来,得等一等。”

    卢林还想问等谁,还没开口便听得一阵马蹄声传来,卢林抬眼看去,只见七八骑骏马朝着这边疾驰而来。崆峒大掌派见了,便翻身上马,对着送行之人拱手说道:“长孙这就去了,待得中秋再聚。”

    金良他们也对着玄安和梁世、姜星冉他们分别拱了拱手,说道:“各位,中秋再聚。”说完也都各自上马,跟着大掌派去了。

    卢林抬眼看了看后面那七八骑马上之人,为首的竟然是李晟,然后又看见李晟慌不迭的下马和李皇极问好,只见李皇极脸色极为不好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便转身走了。

    姜星冉低声和卢林说道:“前些日子就安排好了李晟跟着去西关的,他却有些胡闹说要去龙城,今日又来晚了,师父不高兴了。小林子,你多多保重。我去师父那边跟着。”

    卢林点了点头,说道:“星冉,有事写信,你先去跟着李前辈就是。”

    姜星冉挥了挥手就小跑着追向李皇极。

    卢林牵马走到掌教、姜仲云他们面前一一施礼,然后说道:“各位前辈,小子也告辞了。”

    掌教他们笑了笑,说道:“去吧。”

    卢林翻身上马,挥了挥手,就纵马跟了上去。

    片刻后,卢林赶了上来,他虽说去过一些地方,但是对西北这边极为陌生,只是听说书的说起西北人物风貌,便问起金良这一路去向。金良说道:“我们从神都西行,本应是走兴庆府那边更近一些的,但是我崆峒有戍守西关之要务,所有供应都是从洛城送往西关的,要途经萧关,所有我们出行若无他事都是走萧关这边,一般都会在萧关停留一日的。”

    卢林听了问道:“萧关!?去年年底展二掌派他们遇袭的地方?”

    金良说道:“嗯,正是此处。那些贼子对二掌派行踪很是了解,所以才会在萧关伏袭。”

    卢林说道:“金师兄,我在庐陵城喜欢听书,曾经听得说西北四大关隘: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不知有什么讲究来由?”

    金良笑道:“卢师弟,东函谷那是老黄历了,如今是潼关更为险要了。潼关的位置很重要,南有秦岭这天然屏障,北有渭、洛二川汇大河而下,东连函谷险地,西拱华山,四周是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渡口是渡河最佳之处,但也不能渡太多船只,易守难攻。”

    卢林来神都和苏师姐还有郑田川经过潼关渡过河的,那一带确实险要,若是起了战事,潼关定是兵家必争之地,那里是渡河的好地方,对于金良所说极为认可,点了点头。

    金良继续说道:“散关为以前散国之关隘,因此名散关,这一带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实乃为扼南北交通咽喉之地,散关据此端依险而立。”

    古耀听后补充说道:“散关对于西南来说可谓第一道屏障了,南下益州,不破散关不得成,再往南就是剑门关了,剑门关更是天险,若是剑门关失守,益州危矣。”

    金良说道:“南崤武就是武关,也叫少习关,北倚岩崖,南临绝涧,山水环绕,险阻天成,古时为秦楚分界之处,号称是关中东南门户嗟不误也。”至于萧关,金良说三日后到了,卢林自己去看了就知道。

    至于西关和东关,那是如今玉龙王朝最为重视的两大关隘,西胡人和东胡人都是虎视眈眈,西关之事金良也没多说什么,只说卢林日后去了西关就知道;东关是临清二长老常年驻守,裴易知晓不少,前年还去过东关,也简单说了说,并坦言自己志向就是日后也去驻守东关抵御东胡人。

    一路上说起这些金良是如数家珍,古耀、裴易也是不时补充一二,卢林是听得津津有味,他不是五大派的,五大派都有神策军,他们应该是自幼在派中就要熟知这些,他也就是这两年出来过,有了些见闻,平时都是听说书的说故事,如今听得他们说的也是长了见识,这些关隘都是倚仗险要地势,扼守咽喉要道,都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谈及这些就说到了冬至的神都大比,能够来参加的都可以领兵了,在洛城的时候卢林就听得孙镖头说过有了些改动,胜一场进了六十四可领兵一千,胜两场进了三十二可领兵一千五,前十六领兵两千,后面就没有改变了,前三领兵五千。这个情况孙镖头也是听说的,是崆峒提出的意见。于是问起了金良这事。

    金良说道:“确实如此,这是我崆峒提出来的,西关大战至今已经三十四年了,太平了三十四年了,不说其它地方,西关如今缺少将才,西胡人这边有异动,当年西关大战是惨胜,得益于江湖各路英雄豪杰来援,所以希望这次神都大比多出些人才,战事将起,还需天下人支援。”

    裴易听后说道:“掌门说二长老来信了,东关也不安稳,东胡人是内乱,若是一统,怕不是好事,更担心东胡人和西胡人联手南侵。”

    古耀说道:“这我也听掌门说了,却是很担心这种情况出现,那将比三十年前的西关大战要险恶数倍了。”

    金良说道:“这次一百二十八人,也不知道多少人愿意来边关。”

    卢林脱口而道:“若是边关战事起,卢林自当前来尽力。”

    金良拱手说道:“卢师弟这般英雄少年愿来,金良感谢了。”

    古耀和裴易、秦仪、岳轲、马永清也都对卢林表达了感谢。

    卢林赶紧说道:“这是应该的,我三叔、大姑姑、二师伯、五姑姑他们当年也都经历了西关大战的,我作为弟子后辈,自当继承之。”

    金良说道:“卢师弟,你是大才,金良希望你神都大比后到兵部修习半年韬略。若是战事起了,定会有大用。”

    卢林挠了挠头道:“金师兄,学这些怕是有些难为我了,我在书院九年,最后还是文英状元辅导我们几人,才勉强以数算过了院试,说来惭愧得很。”

    秦仪说道:“卢公子,王文英说起你来可是佩服得很,说你是深藏不露,习武铸造相当勤勉,一般人可是比不上你的,你只是意不在科举而已,若是你想学什么,怕是没几个人比得上你的。”

    当时两人在临江坊相识,铸剑交流后交情还不错,卢林没想到王文英竟然和秦仪这般说过自己,有些尴尬道:“我是当不得文英状元这般说的,尽力做好会的事情就是,金师兄的提议我会仔细考虑的。”

    金良说道:“卢师弟,师妹可是说敌不过你了,你今年才十八吧,我五大派五大世家在你这年纪可没有你这般人物,你们说是吧?”

    古耀和裴易、岳轲纷纷赞同金良所言。此时后面马蹄声急促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