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七十八章 中秋

第七十八章 中秋

    次日一早,卢林在后院练了一会,然后和洪桂、小桃桃练了练明玉十八手。

    贺敏、雷辙早早去了铺子那边了,令狐雍和洪桂夫妻二人也跟着去了,小桃桃留下要跟着卢林去玩,卢林告诉贺敏、雷辙中午都在这边吃饭,他来弄。

    卯时两刻的时候姜星冉就独自来了,还拎着个包裹,递给卢林说道:“这是给你制定的几身秋冬衣服。”

    卢林接过说道:“星冉,多谢了。这次我去萧关帮你买了裘衣,来的时候没走萧关过,还,这会应该在路上,过两天应该可以到神都了。在西关还买了个毡毯,晚上夜宿挺合用的。”说着就带着姜星冉去房间。

    姜星冉横了一眼卢林说道:“小林子,你跟我客气个什么。”

    卢林嘿嘿笑了下,连忙把毡毯拿给姜星冉看。

    姜星冉接过后摸了摸,感受了一下,说道:“这个确实不错,合用。”

    卢林接着说道:“星冉,我带你去看看我买的马驹,你先挑一匹。”

    姜星冉问道:“战马驹么?”

    卢林笑容满面说道:“比战马还矜贵,你见了就知道了。”说着就领着姜星冉去看两匹小马驹去了。

    姜星冉看见两匹小马驹,打量了一番后说道:“小林子,这两匹马驹看着比一般的马驹要好不少,但还是比不上战马驹吧。”

    卢林说道:“我当时就是看着顺眼,问了问马主,马主说三百两银子,我就买下来了。”

    姜星冉说道:“这价格也不算便宜,再添点银子可以买战马驹了。”

    卢林说道:“这战马管理得严,若是战事起了还得征收了,我是没想过买的。只是后来金良师兄来了,说这是野天马的混交出来的马驹。”

    姜星冉闻言诧异道:“野天马!?小林子,当真。”

    卢林说道:“星冉,我怎敢欺瞒你,自然是真的,后来金良师兄还骑着母马去寻野天马去了。”接着又细细说了那天的情况。

    姜星冉再仔细看了起来,说道:“小林子,你又捡到宝了啊。”

    卢林搓了搓手,嘿嘿笑道:“运气好。”然后又指了指那匹三岁的暗红马驹道:“我骑着它从千锋照来神都的,虽然是小马驹,也没比别的马脚程慢了。”

    姜星冉说道:“你都骑了一路了,那我就要这黑色的吧。”说着就上前摸了摸那黑色马驹,孰料这黑色小马驹暴跳了起来,令姜星冉吃了一惊,这么烈,当真不凡啊。

    卢林说道:“路上金良师兄和秦师姐教了我不少,星冉,你喂一些金花菜给它吃吃,或许就好一些。”说着就去拿了一些沿路收集的金花菜过来。

    姜星冉按照卢林说的,慢慢给它喂了起来,吃过后,再去摸了摸,就不太抗拒了,笑道:“这小马驹还养得熟,就它了。”

    卢林问道:“星冉还没吃早饭吧。”

    姜星冉嗔道:“这一早起来就过来了,没吃呢。”

    卢林说道:“我也没吃呢,先去吃了再买些菜回来。”说完两人便带着小桃桃在附近去吃早饭了。

    吃过早饭三人去了菜场,路上还没等卢林开口询问,姜星冉就先说了起来:“小林子,昨天我说的话其实是师父的意思,之前写信给你,让你来神都帮忙铸剑是掌教的意思,原由都告诉你了,但是前天展二掌派带着俞震他们五个来访,切磋了一番,霍怀义、韩少柳、张松风、汪成、卫回他们五个都败了;昨天师父就说起这些事来了,按理说霍怀义他们五个不会都败了的,师父看过你为他们的铸剑,崆峒这是得了你铸剑的优势。”

    卢林听了说道:“我这不是来帮他们铸剑了么,没什么问题啊。”也明白为什么昨天晚上道门的都急于回去了。

    姜星冉笑道:“这次神都之比掌教没来,是让师父负责的,都说梁师兄拿第一没问题,但是后面也不能都这么败了啊,那道门的颜面何在?师父正说到你来神都了要你好生铸剑,定要胜过崆峒,这时你就来了,几位师兄都听到了的,当着他们的面我也只能这样先说一声了,至于你怎么铸剑,我相信小林子你不会令我失望的。”

    卢林说道:“当初掌教说李前辈胜负心重了一些,看来没说错啊。”

    姜星冉说道:“嗯,师父就是这样的,现在还好一些了,以前叔父来神都,师父都是要先和叔父交手一番再说。最近几年好多了。”

    卢林问道:“是不是先帮霍怀义铸剑?”

    姜星冉说道:“嗯,昨天就安排好了顺序,霍怀义、韩少柳、张松风、汪成、卫回依次来,霍师兄输给俞震确实有些冤,剑确实不行,仅输了半招,所以商议后先帮他铸剑,这前面十二天不碍事,后面你的铸剑就用得着了。”

    卢林说道:“我也只为崆峒铸剑了,还有就是玄安、古耀、裴易、马永清他们几人了,其余人也都没几个会有新铸造的兵刃吧,道门的弟子不遇见崆峒的,应该不会吃了兵刃的亏。”

    姜星冉说道:“都知道是这样,但是师父就是想着你来了,就应该胜过崆峒才好。”

    卢林笑道:“好,那我就辛苦些,晚上也锤锻。争取多铸一柄剑给道门师兄在神都之比用上。”

    姜星冉握住卢林的手说道:“小林子,你也不用如此辛苦,没人催你的。师父也就是这么一说,我也跟着这么一说而已,后面重要的是神都大比。”

    到了菜场,小桃桃看着这么多菜,都有些眼花缭乱了,在西关外小村里可没有这么多的菜,不停的东看西问的,姜星冉在一旁和小桃桃不停的解说着,逛了有小半个时辰才将食材购买好了。

    回到天青院已经是辰时过了,胡环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卢林连忙开门,姜星冉则是兴致很高的带着小桃桃去喂小马驹去了。

    卢林去厨房杀鸡去了,得先把鸡汤炖上,他倒是想炖老鸭汤来着,但是苏师姐做的时候他没时间去学,暂时不会,胡环帮着在择菜洗菜,说郭文一早起来就那也没去,在小院呆着没动,等郭武。

    等到巳时的时候,郭文过来了,郭武也来了,只是没想到玄安也跟着来了,他是听郭武说卢林也在就跟着来了,说是来感谢卢林的,他前些日子也突破了四脉。卢林介绍了一下姜星冉和郭武,便让姜星冉泡茶招待一下,他继续去准备午饭去了。卢林听不见他们说些什么,却不时听见从后院传来笑声。

    待到午时一刻,卢林差不多就弄出了十六个菜一个汤来了,让胡环给铺子里的两个伙计带点饭菜过去,其他人都喊回来一起吃午饭,顺便带点酒水回来,卢林在厨房没看见酒水,想必贺敏、雷辙从没有在这喝过酒,多半是大姑姑有嘱咐。

    午时过半时,这午饭开始了,十二个人坐了一桌,吃了几口菜都夸赞卢林厨艺不错,贺敏、雷辙听得介绍玄安,有些讶异,五大派这五个二代第一的弟子近些年名头在江湖上颇为响亮,尤其是神都之比要开始了,在神都可谓是人尽皆知了,两人还多敬了玄安几杯酒,胡环他们带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坛烧酒两坛黄酒,在座都说喝黄酒,不然贺敏、雷辙也不敢多敬。

    卢林一上午在厨房忙碌,见到郭武也没说两句话,这时在席间说起,才知道郭武已经修炼奇经第六脉了,这速度也很快了,郭文才刚刚开始修炼奇经第二脉,看来这亲传弟子果然待遇不一样,玄安说郭武习武很有灵性,明年应该可以修炼到奇经十二脉了,至于突破到八脉就要看郭武自己的机缘了。

    席间玄安听得卢林下午要开始和沈筠商议铸剑,便说有几个师弟也想铸造兵刃,想安排他们来听听,卢林说没问题。释门八僧,有两人练的是棍法,前两个月带着郭武写的信,到临江坊铸了两根棍,是按照【大唐昆岳】样式来铸造的,这还是郭武当初带着那【辟邪杖】去少林寺,那些习棍的僧人见了都喜欢,后来少林寺带着材料来临江坊铸造了一根【大唐昆岳】,以至于少林寺的棍子按照【大唐昆岳】这个样式来铸造的。

    上午郭文就和玄安说过百宝箱的买卖了,少林寺是俗世堂负责这些的,到时候会让郭武带着玄风来谈,玄风就是俗世堂延切大师的弟子,也是释门八僧之一,少林寺还有四人玄真、玄乙、玄水、玄慧是八僧之中的,另外两个是律宗玄云和天台宗玄定。

    午饭吃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玄安先告辞去找几位师弟去了,侯师兄和贺敏、雷辙回铺子去了,胡环回小院去准备晚饭去了;郭文准备带着郭武去神都逛逛,卢林让郭文带着令狐雍一家一起去了,等到酉时带着郭武去郡府。

    卢林到房间把王妃的两幅遗像带上,还有那本誊录给将作监管事监的那本增色之书,然后就准备去将作监匠房了,姜星冉喝了些酒,此时脸若桃花,正喜滋滋的牵着黑色小马驹出来了,她上午喂了几次后,这小马驹也认她了,牵着走也不抗拒,马背上还放着毡毯和几捆金花菜。

    姜星冉要将小马驹送回去再过来,卢林便直接往匠房去了,昨天李皇极就给了他令牌通行,临别时卢林告诉姜星冉,鸡蛋、小麦这些也可以喂给小马驹吃。

    到了匠房离申时还有一刻钟,还没见到沈筠,卢林便去找管事监,管事监见卢林送了书过来,接过书略微一翻,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谢卢林。卢林也谢过管事监已经将风磨铜送到临江坊了,昨天事郭文说过,只是如今黄云峰忙得很,还没时间鼓捣风磨铜用在百宝箱中去。

    到得熟悉的匠房,转了一圈卢林感慨了一下,出去两个多月,兜兜转转又回到此处继续来铸造了。等到申时一至,沈筠就匆匆过来了,后面还有四个峨眉弟子也都来了,其中一个卢林是认识的,去年也到过临江坊的姚远;片刻后,霍怀义等九人也都来了,接着玄安带着四个僧人和一个穿着僧服还蓄发的过来了,顿时匠房就满满当当了。

    沈筠介绍了一下其余三个峨眉弟子:白行乐、卓邯,两个是师兄,谢玉屏是师姐;峨眉九侠还有常彦烁、段平、刘公弘三人是用刀的,没有过来;玄安也介绍了一下五个师弟,那蓄发的就是玄风,其余四个僧人是玄真、玄乙、和律宗玄云、天台宗玄定,玄水、玄慧已经在临江坊铸了棍,这是和沈筠商议铸剑,就没过来。

    卢林也没客气了,反正也没长辈在,大家也都不拘束,就直接和沈筠说起来了,待得两刻钟后姜星冉过来,卢林才发觉过于匆忙了,竟然是坐着干说了半天,那些人也都干坐着听了半天,连忙去找管事监送来了茶水。

    说到酉时才说完,等诸人都散去了,沈筠留在最后将材料交给卢林,又看了眼左侧的姜星冉,然后轻声说道:“姊夫啊,明天上午要看擂台比试的安排能不能来,最晚中午就可以过来的。”

    卢林陡然间愣了一下,这沈筠喊什么了?姊夫!

    姜星冉在身旁也听见了,顿时一阵羞红,伸手就朝着沈筠的耳朵奔去。嘴里说道:“筠丫头,你要死啊。”

    沈筠一个闪身,捂住耳朵躲在卢林右侧,还小声嚷道:“姊夫,救命!”

    卢林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沈师姐,你这……”也想起当初他喊水芸嫂子、晓梅嫂子的时候,自己也是这般行为的,如今倒是体会到了被人这般言语行为对付的滋味了。

    沈筠说道:“不是早晚的事么,我可是第一个喊的啊,姊夫可要好生帮我铸剑啊。”说完就赶紧窜出了匠房,朝前喊道:“师兄师姐等等我。”

    姜星冉无奈,看了眼卢林说道:“小林子,筠妹就是个口无遮拦的……”

    卢林挠了挠头说道:“我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叫姊夫了,感觉有些怪怪的。”

    姜星冉伸出的手还没放下就朝着卢林腰间拧了一下。

    卢林惊呼了一声道:“这也不是我让她叫的啊。怎么又来拧我了?”

    姜星冉横了一眼道:“我乐意,怎么了?不行么?”

    卢林说道:“没什么,没什么。行,行,行。”

    姜星冉看了看众人远去的身影,说道:“我们也回去吃饭吧。筠妹就是这么个人,就比我小两月,却跟小了两岁一样。”

    卢林笑道:“之前在崆峒和千锋照见识过了……”说着将古耀等着盼着材料送来铸剑,沈筠慢慢悠悠的送来,古耀也是这般无奈;等到古耀铸剑取名【南离】,沈筠又在午饭时泄露大师嫂就叫段南漓,喜着红衣,古耀更是无奈得很。

    姜星冉听了笑道:“筠妹就是这么个人啊,这些事就她做得出来。”

    出了匠房,卢林问道:“星冉,我想找些商贾之书看看,翰林院、内阁能不能借阅得到?”

    姜星冉说道:“怎么?你们的钱庄要开了?”

    卢林说道:“小文子这趟回去差不多可以开了,东南镖的货好卖得很,赚了不少,翰师兄他们也都差不多要回来了,再把货物卖了,在庐陵城开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是这经营之道不太懂。”

    姜星冉想了想说道:“去借阅不是问题,不过,还有个人更懂,就是师父铸剑的时候来过的那个李兄,刚才回去,他也来了,你可以向他讨教一下。”

    卢林回忆了一下,那李兄对他挺友善的,姜星冉也曾说可以结交,说道:“那好啊,等会可以请教请教他。”

    姜星冉说道:“李兄愿意教,你就用心多听听。”

    卢林点了点头。

    两人回到郡府,郭文和郭武也都已经到了,那李兄也在,坐在李皇极身边,李皇极见到卢林来了,问道:“阿林,画像可带来了?”

    卢林说道:“带来了。”说着就从怀中掏出那两幅画像来。

    李皇极没接,却是说道:“阿林,你跟着我来。”说着就起身走向旁边书房。

    卢林连忙跟上,姜星冉听了没有跟去,坐到郭文旁边去了,只是李兄也跟着起身过来了。

    到了书房,李皇极接过卢林递来的画像,摊开在书桌上仔细看了起来,过了一会,感叹道:“这对比一看,画画像的是丹青妙手,刺绣的也是巧手玲珑、绣工精湛。这两幅像是有许多年头了。”

    那李兄听了点了点头,在一旁也仔细看了一会。

    卢林看过两幅王妃像,是不错,但他也没见过老王妃,也不懂丹青和刺绣,说不出好在何处。

    李皇极问道:“阿林,这两幅画像我想请人来临摹,留在我这两天如何?”

    卢林想了想,反正朱箴言还没这么快过来,说道:“李前辈,这没有问题。”

    李皇极说道:“那好,过两天我让星儿给你送去,不会损坏的。”

    卢林点了点头,李皇极都这样说了,他还能说什么。

    李皇极小心收起放进柜子里锁起来了。然后说道:“走吧,去吃饭,都准备好了。”

    总共十八个人,一张二十人的桌子坐着也宽松,李皇极和姜仲云坐在中间,李皇极旁边是李兄,接着就是卢林、郭文、郭武和道门五子;姜仲云旁边是姜季风,然后就是梁世、姜星冉,接着就是姜家弟子。

    李皇极笑道:“我这府上还是第一次这么多人齐坐一桌了,多亏了临江坊制作出这种转桌来了,不然这么多人要摆个三桌了。”

    姜仲云说道:“确实方便了许多了,这两年都卖开了,吃饭多几个人都用这桌子了。”

    李皇极端起酒杯来说道:“今日中秋了,难得聚在一起,明日就是神都之比开始了,希望你们都能有个好名次。”说着就仰头饮尽。

    众人也都跟着喝了,也是黄酒,但是卢林喝了就觉得和中午喝的不一样,虽然不怎么懂酒,也知道这酒不错,入口感觉很舒服。酒虽然很好,但是绝对没有中午喝得自在,几个长辈在,这些小辈都有些拘束,来来回回的敬酒,礼数都足足的,席间闲谈说得更多的是擂台比试和铸剑之事,卢林也没多少机会问及李兄商贾之事。

    吃完了,李皇极在后院准备了茶水、月饼、瓜果点心,一起品茶赏月闲谈。卢林借这会品茶赏月问起了李兄了,李兄也不拒绝,有问必答,卢林一听就觉得这李兄很不凡,不同于崔子芊,崔子芊是根据自家买卖经营之道说的,从小耳濡目染,实实在在;李兄则不一样了,境界似乎更高,也不是说境界,是眼光看得更远,可谓是高屋建瓴了,那些见识说出来,卢林完全是跟不上了,问的就比较多,那李兄很有耐心的和卢林分说,卢林心中颇为感激这李兄。

    若说崔子芊是放眼一州一府,步步为营,那李兄就是放眼天下了,纵横睥睨。论做事,崔子芊更为可靠,但要论这眼光见识,李兄胜出太多了;卢林不服都不行。郭文也跟着听了,听得两眼直放光。卢林虚心得很,请教李兄推荐一些书籍看看。李兄说明天让人送几本过来,卢林听了连忙感谢。

    差不多亥时的时候,卢林和郭文、郭武才告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