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九十四章 遇伏

第九十四章 遇伏

    卢林躺在床上先看起了大姑姑的信,大姑姑在信中说及了她最近几个月对于明玉十八手的一些感悟,对于王妃没有融会贯通练成明玉十八手的事情,大姑姑也认为是心境的原因,明月王朝的覆灭对于王妃心境的影响极大,若非此事,王妃二十五岁后至少可以迈出半步,其后再至极境应当是水到渠成。

    大姑姑对于这种心境变化是深有体会的,认为王妃武学资质远在自己之上,却因家国之事,导致心境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是极大的,从一个前朝公主到国破家亡,随后王妃另辟蹊径,将明玉十八手最后三式做了改变,可惜这种事情前所未有,没有一点可以借鉴之处,王妃也就困于其中。

    这也是大姑姑一直未曾突破的原因,当初天青楼蒸蒸日上之时,大姑姑他们都是意气风发,后来遭遇冶城的大变故,进取之心转为隐居一隅了,心境陡然转变,这就无法再融会贯通明玉十八手了,直到卢林的感悟才让大姑姑省觉过来了,但为时已晚。

    大姑姑的意思就是告诉卢林要坚持目前的心境,一以贯之才可以将明玉十八手融会贯通,具体如何融会贯通是没有经验的,大姑姑也没有练成,只是一种明悟。这次让翰师兄带着朱家人过来,大姑姑觉得【神霄十二式】是朱家传承数百年的绝学,自有其独到之处,希望翰师兄和卢林去了朱家好好看看,再和朱家人交流交流,能不能有所得就看个人的机缘了,明玉十八手得自王妃,如今知晓原由,自当还与朱氏,大姑姑不便传授给朱慈他们,只指点了朱箴言,这事就由卢林和翰师兄去做了,以后还可与朱氏互通有无。

    王妃天资纵横,在十八岁就能够从【神霄十二式】再悟出三式,这在江湖上都是极为罕见之事,王妃若是稍加完善,凭这十五式就不弱于五大派的一些真传弟子所学了,到了后面的明玉十八手,大姑姑断言是可以入极境的武学。

    卢林看完大姑姑的信,明白了意思,再那起那册子翻阅了一下,是三叔写下的一些八脉修炼体悟,更多是针对他们来说的,前面大半部分应该和师兄师姐他们是一样的,卢林手中这本后面对于刀法是略微提了一下,说得更细致的是枪法;这是三叔对于他们这些弟子神都大比的提点和帮助,看来这次洛城之比三叔是极为满意的,这册子记载的一时间是消化了不了,路上再慢慢看。

    九月十九一早,卢林带着洪桂和小桃桃在后院练起了明玉十八手,随后翰师兄、朱箴言也来了,朱慈和朱烈也来了,他们见到卢林的明玉十八手都惊讶不已,朱慈感叹已经有大楼主八九成的威势了,招式之间还有些变化。

    辰时两刻的时候,陈厨子就做好了早饭,来喊大家一起去吃了,还烙了一些饼让卢林他们带在路上吃。贺敏、雷辙和卢林说道:“翰师兄、卢师兄,侯师兄昨天晚上把铺子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他们跟着你们一起回临江坊。”

    卢林本是打算一会跟着贺敏、雷辙去铺子看看,再和侯师兄道别的,听得贺敏、雷辙这一说,顿时想起侯师兄和胡环是要年底成亲的,这马上就十月了,是要回去了。

    过了一刻钟,侯师兄和胡环就提着包裹过来了,卢林招呼道:“侯师兄、侯师嫂,来吃早饭,我本想一会去和你们道别的,没想你们也是要回去,是该回去了。”

    侯师兄和胡环脸都红了一下,坐下说道:“之前郭师弟走的时候就说了,到时候可以和卢师弟先去百炼堂再回去的。”

    卢林说道:“这回星冉和道门梁世兄他们都是同行的,他们要去龙虎山,刚好可以送你们到豫章的。”

    侯师兄欣喜道:“这就再好不过了。”

    翰师兄问道:“贺敏、雷辙你们如今都可以把铺子管好么?”

    侯师兄说道:“王师兄放心,贺师弟、雷师弟早就上手了,他们在铺子比我还在行。如今铺子的买卖因为百宝箱开卖侯红火多了,就是每天都有人来问百宝箱到了没有,唉。”

    卢林说道:“这也急不来的,慢慢等云峰那边制作量起来了就好了。”

    翰师兄点了点头。

    辰时过半的时候,贺敏、雷辙走先去铺子那边了,侯师兄把那边小院的铜钥给他们了。卢林他们也都吃完了,收拾好行礼就去郡府那边了,剑匣卢林没带,留在天青院,只从中拿了一柄顺手的刀带着路上琢磨琢磨,等到了百炼堂再给莫大匠看看。

    翰师兄出门见到卢林的枣红色小马驹,讶异道:“卢师弟骑着马驹走?”他来了两日没去注意到这马驹。

    卢林说道:“翰师兄,这可是野天马混交出来的,当初我骑着从千锋照来神都的,这一个多月了,又壮实了不少,还是我们桃桃喂养得好。”

    小桃桃闻言说道:“小林叔叔,桃桃以前在家也是喂养过的,都差不多。”

    翰师兄不太懂这些,问道:“野天马是什么马?”

    卢林说道:“天马就是驯服了的野天马,是西关一带最好的马了,比战马还稀罕,野天马更是难得。在千锋照坊市买到的,两匹,另一匹给星冉了,当时我就是看着顺眼,不知道,后来是金良师兄来了才知晓的。”

    翰师兄闻言,顿时上前摸了摸这小马驹,谁知那小马驹顿时暴跳了起来,桃桃上前摸了摸它就顿时安稳下来了,翰师兄见状说道:“还真是不一般。”

    到了郡府门口,还不到巳时,那齐管家就站在门口,见到卢林来了,顿时上前来说道:“卢公子来了啊,要不要进去坐会,姜姑娘他们马上出来。”

    卢林说道:“不用了,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就在这等一会。”话音刚落,那小马驹却是有些不安,躁动起来了,卢林觉得有些奇怪,按住它轻轻抚摸了几下,小桃桃也觉得奇怪。

    这时郡府门口姜星冉出来,牵着那黑色马驹出来的,这枣红马驹顿时安静下来了,待到跟前,两匹马驹互相舔舐了了起来,卢林见到才明白过来,上前问道:“星冉,你骑这马驹去,这么远,它有些吃不消吧。”

    姜星冉笑道:“它有名字了,叫【乌照】。”说着摸了摸马背,那马驹似乎很享受一般。

    卢林听得愕然,说道:“那我这马驹也该有个名字啊。叫什么好呢?星冉,这【乌照】是公马,我这是匹母马,”

    姜星冉笑道:“小林子,你也是个秀才自己想啊。”

    卢林苦着脸说道:“我这是数算秀才,还是文英状元辅导出来的,唉,要是文英状元在就好了。”

    小桃桃听了说道:“小林叔叔,要不叫它小红吧。”

    卢林看了眼姜星冉说道:“嗯,好,桃桃喂养了这么多天,就叫它【小红】吧。”说着拍了拍马驹的背:“以后你就叫小红了。”

    姜星冉捂嘴窃笑道:“反正是你骑,你叫什么就是什么了。”

    卢林说道:“我本来想着像关二爷一样叫赤兔了,算了,不能比,怕人听了笑话,小红,这个名字俗气还寻常,不过亲切。”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我还带了一匹马的,可不会这么使唤【乌照】的,带上【乌照】就是多和它熟悉熟悉。”

    这时李皇极和梁世他们也出来,卢林连忙上前打招呼:“李前辈、梁世兄、汪师兄、卫师兄。”

    翰师兄上前跟着卢林和他们打了招呼。

    朱慈一家知晓情况,没有上前来,都站得远远的。

    李皇极对卢林和翰师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阿林,你们这去,路上小心一些。”

    卢林闻言有些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李前辈放心,晚辈会注意的。”

    李皇极挥了挥手,说道:“你们去吧,我就不送了。”

    姜星冉和梁世、汪成、卫回都对着李皇极躬身拜别。

    卢林和翰师兄、侯师兄也都躬身施礼,远处朱家人拱手微微垂首示意。

    巳时过半的时候才出了神都南门,一行十四人,十四骑。姜星冉没有骑【乌照】,让小桃桃骑着,她在一旁照看,小桃桃从千锋照一路过来,【乌照】对她没有排斥。此去淮水钟离朱氏一千六七百里,这一段路姜星冉熟得很,此行路程安排都听她的。

    姜星冉定下的行程是先到潞安府然后到牧野河边桃花浦渡口去荥州,这一段路有七百余里,要走四天左右;荥州是古之商都,鸿沟水道在荥州,在荥州登船顺着鸿沟到涡水,一直顺流到淮水,在淮水和濠水交汇之处就是淮水钟离朱氏了,这一段水路有近千里,顺水而行两天就够了。

    未时在神都城外四十里左右寻了处地方用过饭食,歇息了半个来时辰。此处已是渐渐要进入山间了,卢林吃过饭就将弓取出,安装好了,想着能不能猎到些野味,晚上的吃食就有着落了。

    姜星冉拉着卢林坐在一旁说话,告诉卢林,晚上在阳邑县东边棋盘山山中夜宿。阳邑县是晋商票号之源头,阳邑县中一半都是钱庄,卢林听得认真,他只听闻过晋商票号开遍南北,但不知道源头竟然是在这阳邑县,阳邑县号称旱码头,南来北往客商常常汇集于此,最初是以物易物,偶尔用上银钱,后来物品不足以来交易就增加了现银结算,但是阳邑县的买卖是越做越大,现银结算动辄就是十万起,甚至有百万,这就极为不便了,带着货物还行,但是带着现银那就招惹贼人了,风险也是极大,钱庄票号就因此而生了。

    卢林诧异道:“星冉,这以前可没听你说过这些的。你这是从何得知而来?”

    姜星冉笑道:“是李兄和我说的,他关心这些,我去还书的时候和他说及你要开钱庄之事,他就和我说了这些。或许是想通过我转述你知晓吧。”

    卢林感慨道:“我和小文子是一头热,就和当初安排走镖一样,和李兄这一比,真乃是云泥之差了,不能比,完全不能比。”

    姜星冉说道:“这晋商票号钱庄也不是一家可以为之的,是许许多多的钱庄聚集起来的,这些票号钱庄也不是一天就开起来的,都是数代人积累起来的,这才有了今时今日之晋商票号。你可以先多了解了解。”

    卢林想了想说道:“缺人啊,临江坊林戴里那边懂这些的人实在缺得很,我是听崔子芊说过才知晓一些的,小文子比我懂得多一些,但也不如崔子芊,若说可以超过崔子芊的只有文英状元和范先生了。”

    姜星冉似笑非笑的看着卢林说道:“小林子,你娶了崔子芊不就可以了。”

    卢林闻言大惊,顿时站了起来说道:“星冉,你可莫说这话,对崔子芊我是没有过这般想法的,不信,可以掏心出来给你看。”

    旁边歇息之人看见卢林站了起来都望了过来,姜星冉顿觉大羞,连忙拉住卢林,低声说道:“小林子,你这是干嘛,赶紧坐下来说。”

    卢林看见众人的目光也觉不妥,赶紧坐了下来,说道:“星冉,你以后万万不可这般不信我了。”

    姜星冉白了卢林一眼,脸红道:“我就是这么一说,谁知道你这么激动。”这是女儿家的小心思。

    卢林哪里明白这些,嚅嚅道:“我…我…”

    姜星冉也不顾及旁人的目光,伸手捂住卢林的嘴,说道:“好啦,小林子,我以后不说这些了。我知你心意的。”

    卢林点了点头,沉闷的“唔。”了一声。

    姜星冉接着握住卢林的手,说道:“等你再回神都的时候见过李兄再说,他有些这样的人才,可以助你的。”

    卢林讶异道:“这等人才要培养出来极为不易的,庐陵城书院都不重视数算的,我们也都是跟着文英状元才学了的,如今临江学堂开了数算,是范先生去教的,要培养出来至少要个三五年。”

    姜星冉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李兄对你观感不错,或许是想结交。你自己到时候和他叙过再说。”

    卢林说道:“若是有人就好办了,临江坊如今懂的就那么几个人,小文子和我说起来就是缺人,崔子芊是有这天分的,钱庄前面的事情都指望她了;范先生也是很懂的,只是他年纪大了,一心只在云峰的机关坊,怕是不好多烦劳他;戴老板是离不开林戴里的,林老板去年忙着带儿子,晚年得子宝贝得紧,去年小文子要弄江右商帮和钱庄他才答应帮忙,也是离不开的;水芸嫂子生了孩子可以抽出身来江右商帮这边帮忙了,但是晓梅嫂子如今有了身孕,又不能帮太多了。”

    姜星冉问道:“你不是还有些同窗么?他们如何了?”

    卢林说道:“也不是我的同窗了,我和小文子、小武子、晓梅都是在西原书院的,同窗只有婴宁一个,他们有些是在仁山书院、内城书院,还有巴丘县那边书院的,后来过了院试都在白鹭洲书院读书,后来跟着文英状元学数算才熟识起来的。

    正月初三的时候说过一次,他们都在小文子成亲时来了,听过文英状元的一些意见,如今都去各地游学去了,准备两年后参加会试的;说来还有个冯清容不知你见过没有,是跟着王长史一同来神都的,我到神都后也没有她的消息,不知道去了何处。”

    姜星冉说道:“我见过一次,王文英来感谢我的时候,跟着来过。”

    卢林心里想着郭文是不能轻易离开临江坊的,不说郭文少掌柜的身份,晓梅要生了,郭文这一两年是离不开的,想的是崔子芊能不能来这阳邑县呆上一些日子,了解了解这票号钱庄,但不能在姜星冉面前提这些。

    卢林说道:“反正现在也不开,等过了年再说,这事我也操心不了这么多,星冉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会告诉小文子、崔子芊,由他们去多想想了。”

    姜星冉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准备继续前行。

    卢林背着弓箭和翰师兄走在后面,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有没有野物出现,走了一个多时辰后,卢林觉得有些纳闷了,这都已经进入山间了,竟然没有看见什么飞禽走兽,拿了半天的弓箭没有射出一箭。

    再往前走了半个来时辰,已是夕阳西下了,姜星冉说再过二十余里就是王公村,那边有水源,平常人往来神都不进城镇歇息都在那边夜宿的。

    又走了十余里地,暮色笼罩中,前面山林间忽然有惊鸟飞起,卢林顿时觉得不对了,这一路没遇见飞禽走兽就有些不对,这时有惊鸟飞起,那就是有人在前面了。卢林立即说道:“星冉,不要前行了,有些不对。”

    梁世和汪成、卫回都拔剑出来了,看向前方。翰师兄也拔剑出来看向后面。

    姜星冉问道:“小林子,怎么了?”

    卢林把弓箭提在手上,说道:“我去前面看看,怕是有人一直跟着我们,而且前面可能有人埋伏在那里。”

    姜星冉惊讶道:“小林子,你确定么?”

    卢林说道:“八九不离十,你们等在这里,等我回来。”说着就纵马朝前而去。

    刚走出不到十丈,卢林便听见一阵“嗖、嗖、嗖......”的声音传来,顿时心中大惊,这声音他熟悉,平时练弓箭就是这声音,立即拔刀调转马头,挥舞起一圈刀光护住身后,嘴里喊道:“有弓箭埋伏,往后退。”

    话音未落,数十枝箭已经射到他身后了,刀光抵挡住了,但是手臂也是一阵发麻,这不是一般弓箭手射出来的力道,都是高手射出来的。连忙飞身下马,在马臀上一拍,提刀转身面对前面慢慢后退。

    又是一阵“嗖...嗖...嗖”的声音传来,卢林舞刀团团围在自己身前,不停后退。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你这黑小子还挺警觉啊,有些小看你了。”

    姜星冉关切的问道:“小林子,你没事吧。”

    卢林头也不回的说道:“星冉,我没事,你帮我把枪拿出来。”这个时候用枪可比用刀剑管用多了。

    前面忽然出现十余人的身影,步步向前,人人都是引弓待射,对着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