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山海仙行 » 第38章闻风而动

第38章闻风而动

    这种见世面的日子也就五日,可见月莲仙子还是很善良的,毕竟下游的花楼可不再少数。

    连日来在醉仙楼附近游逛,想来应该有很多人都已经知道。

    在大周王朝绝对的武力压制下,灵都平静的如一潭死水。

    一些不入流的小动作根本掀不起丝毫风浪。

    “他们怎么都走的这么急?”

    看着这一异常的现象,夏云好奇的向一旁的月玖仙子问道。

    按照这几日的见闻,只有直到深夜这醉仙楼的人才会逐渐减少。

    以醉仙楼的名气,很多交易是需要来这里商谈的,只有这里才能显出对事情的重视,从而方便交易达成。

    长久如此之下,也就吸引更多商人前来,甚至于达官显贵也有前来,也就多了很多前来打探消息的人,这也是醉仙楼能如此兴旺的原因,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醉仙楼掌权者的决断以及引导。

    月玖仙子姣好的脸上也是茫然的神色,不过醉仙楼七层却早已开始讨论,

    “大周朝将能修炼这件事直接宣之于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吗?”

    南祖心事重重的说道,这话也引得房间人另外两人也皱眉沉思。

    要知道在仙人存在的时代里,普通人所能见到的也就只有仙迹,而其中大多人选择继续平凡的人生,只有少数踏上寻找的路,这还不一定能找到。

    随着仙人离开,灵气消散后,更是绝了不少人的心思,而且修炼这事从来就只局限于部分人知道。

    现在大周朝以诏书的形式昭告天下修炼这件事的确实存在,这必然会引动无数人的心思。

    人不知,而不愠,绝大多人的一生就是先知道才有情绪波动然后才会有对应的行动。

    这就是普通人的行为逻辑。

    “现在修行资源本来就紧缺,那么多人知道后我们还怎么收集?”

    许悦是负责所在醉仙楼附近地界资源收集的人,她清楚的知道普通人在知道那些灵物的价值后就不会再轻易用钱币换取,这等于是断了冥花谷修行的未来。

    “诏书上说的清清楚楚大周朝境内人元境及以下都能参加,我们要去吗?”付广荣问道。

    他是亲眼看过诏书才回来的,也只有他清楚内容的细节。

    “还是先请示谷主吧!”

    南祖这一建议,其余两人都很认同。

    醉仙楼是有极大的自主权,但在这种大事上,还是要请示谷主,出战的人选也要从长计议。

    ......

    大周全境下发的诏书张贴是等先送达全国后才会按预定的时间一起张贴。

    在周国各地,诏书张贴的地方渐渐聚集起大量民众,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围观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看了诏书的内容后,人群顿时开始喧哗起来。

    “原来这世上真的能修炼?”

    这些可都是在仙迹的故事中长大的人,曾经对于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仙人的向往又被这一纸诏书唤醒。

    “诏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人元境修为及以下可以通过选拔去楚国寻求仙缘,人元境修为以下是什么境界?”

    不过能出现的这里的人注定不清楚修行境界的划分,即使有人高声问询,也得不到任何想要的回应,然后就是更多人交头接耳的互相询问。

    于是驻守在此处的兵丁成为他们的目标。

    有机灵的人极大官兵身边讨巧的问道:“这位官爷,这上面写的人元境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不过这里的人注定是问不出什么的,能修炼的终究是极少数人。

    不过这些底层的兵丁也注定不知道。

    但是他们私下里商量过,既然皇室明确说明修炼方式的具体存在,那他们只要努力立功就有更大的可能踏入修行,想到自己将来的光辉未来,他们站的也更加精神。

    这种风潮随着人群的流动逐渐传播开来。

    “我们去城主府问问情况吧。”

    有人建议道,并且受到了一大群人的响应,住处离当地城主府近的在这时候优势显现了出来。

    大周朝的城主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不过只是最浅薄的灵境修者,不过就这也能续命五百年。

    “只要你们寻到灵物体质就会改变,具体体现为气力的显著增强,然后就能前来领取基本的修炼之法。”

    城主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法解释后,人群也很快就散开离去。

    “我们快回去准备一下就进山!”

    “我们快回去,我们去我以前卖掉的那朵花的地方去看看,可惜那朵灵花被我卖了换取钱财,真是亏大了。”

    有过卖掉灵物经历的人不在少数,现在知道价值后顿时懊恼不已。

    不过这也不耽误他们急着赶回去进山寻找灵物的步伐。

    ......

    大周朝的这个决定很快就摆上其他几大势力掌权者的案头。

    秋明国更是难得的在当天夜晚临时召集谋臣议事。

    修炼的消息流传出来对出秋明国的影响最是深远。

    秋明国可是很早就开始“搬山”来获取资源,而“搬山”这一行为需要征调大量的民夫,虽然此举有伤天和,但在长生的诱惑下朝堂衮衮诸公竟无一反对。

    当这些人知道这一事实后,会发生什么朝堂上的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们才会紧急商量对策。

    “现在召集大家来此,想必来的路上都已明白所为何事,谁去处理此事?”

    秋明国国主狄明高坐宝座淡淡问道,话落也就不再多说。

    秋明国的统治阶层一直以来目标都明显,只要有人站出来就说明此事由他来解决,事成,有赏,事败,有罚。

    “臣认为臣可解决此事。”

    文臣队列有人很快就站了出来,也没有说方法,当然也不需要细说方法。

    在秋明国只需要事成,其他都不是很重要,方法可以等事成后再上报也行。

    有人站出来,国主很快就消失,其余朝臣也很快就各自离开。

    ......

    楚国本身就和大周类似,没那么多劳民的举动。

    因此他们选择的是静观其变。

    而佛道两家所在就更为淡然。

    道家占据天衍山脉,加上没那么多人,自然也就没修炼资源获取之恼。

    佛家地处西方,更是地广人稀,消息是否传递过去都是未知,即使传递过去也是如泥牛入海般。

    不为所动是一回事,但是终究会有人讨论的。

    在天衍山脉问道峰内。

    面对这巨大的变化,可以预见的是修行盛世将会伴随而来,即使是清修的道门中人也有人沉不住气。

    “我们不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吗?”

    “无妨,前来拜山的人会多起来对我们也有益处。”青袍道长淡淡的应道。

    只是身体依然笔直的站在峰顶,目光看向远方,不知心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