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太一书 » 第三十八章 过去事(四)

第三十八章 过去事(四)

    故事讲到这,太一书上第三页的经文已经凝聚了,其咒曰:

    元灵元灵,万法之穷;

    下道无心,中道无情,

    上道自然,辟自鸿蒙;

    一心根本,造化玲珑,

    化炁正持,无失其名;

    周行阴阳,我道长兴。

    此法名为太一化物法,可以驱使万物变化,有凭空造物、花开顷刻之大能。

    但受限于杜子虚现在的能力,还是局限在一定的程度之中,不可能说抬手间就召唤出个千米高达机甲出来,也没办法让一个健康的人直接老死。

    杜子虚的身体也开始进一步的变化,除去因太一火龙变的通红的脊椎以外,全身的骨头都变为无数蓝色晶体组成的水晶模样,无论是坚韧程度还是变形能力都进一步提高。

    太一火龙和万像法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太一火龙单纯的威力大增先不谈,杜子虚现在已经可以完全改变自身的形态,从根本上变为另一种动物,还具备着某种程度上的不死之身。

    如果此刻再去测量他的数据,除去能级达到了四级以外,还会发现异化度是0%。

    是的,完全异化之后,异化度反而消失了。

    物极必反了属于是。

    已经接纳了太一书力量的杜子虚并不需要再昏过去接受改造,于是他得以继续听海通和尚讲完了这个故事。

    海通和尚接过了老道士的图卷,在抬头时已经见不到道士的身影了。

    老道人的图上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只是标注了一座小山头的位置。

    海通和尚依照图画来到了那个小山头,在那里坐禅数日,终于在对岸的山上见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尊高大的卧佛,就藏在高山下面,其实那也不是真正的佛像,这是海通和尚心中的佛法,与山间的地势相呼应,因此他才看到了佛的形象。

    他那时还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惊喜于自己悟透了道士的指点,就此找到了镇压水患的办法。

    他要把那座山雕成一座佛像,一座人间最大的弥勒佛像。

    只是因为凌云山除了地脉太过紊乱,修这佛像不能动用法力,非要手提肩扛,刀削斧凿,苦工修成。

    他非要把一辈子参悟的佛法尽数凿进这大佛里,才能让这佛镇压住滔滔江水,永不复返。

    起初,海通和尚带领了一众弟子们买来了工具,就在高大的山上劳作了起来。

    可是他要雕的佛像太大了,凭着他们这一百多号人进度实在太慢,于是一个弟子就建议道:

    既然修建佛像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有利于这三江两岸的许多众生,为什么不去化缘一番,雇佣工匠来修呢?

    海通和尚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去各地云游讲经化缘,花费了足足十年时间,真的筹集了一大笔钱,于是就开始雇佣工匠和他们一起修建佛像。

    自从雇佣了工匠,速度确实快了不少,但这大佛实在太大了,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才能修成。

    海通和尚并不着急,他是在修佛像,也是在修自己。随着佛像越来越高,他的佛性也愈发的蓬勃了起来。

    并且自从大佛开修之后,凌云山下的江水就一日比一日平静,江中的水怪妖魔也都被惊扰遁去。

    后来过了两年,钱用完了,海通和尚只好再次云游化缘,没想到这次招来了一些是非。

    这一日,海通正在辛勤劳作,将要把一筐凿下来的石头往下搬时,忽然他的弟子来报,言说本地的郡守来了。

    海通和尚没有多想,带领了两个弟子前去迎接,毕竟郡守代表了皇帝在当地的脸面,多少要给一些颜面。

    令海通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肥头大耳一脸奸相的郡守,居然一开口就询问他手中有多少银子。

    然后就是本地百姓的生活有多么的困苦,自己又想要修建学堂和官府,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海通把银子给他。

    海通和尚没有动怒,他只是平静而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拒绝,这笔钱全部是为了修建佛像而筹集的,他一文钱也不可能交出来。

    他告诉那个郡守,这笔钱比自己的眼睛还要重要,自己就算挖下眼睛,也不会把钱给他。

    郡守恼羞成怒,也不顾自己眼前的这个和尚法力高深的传闻,他对海通说:“你有本事就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

    海通面不改色,伸手就剜下自己的左目,轻轻的放在了郡守的案上。

    那个养尊处优的郡守被吓得大惊失色,领着他那一群无用的仆从灰溜溜的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过问过修建佛像的事。

    海通没有用法力来修复自己的眼睛,而是保留了这副面貌,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佛像一日比一日高,海通也一日比一日瘦,佛门的神通并不善于蕴养肉身,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事。

    他要去指挥工匠,要亲自下场干活,还要去筹备银钱,他忙得很,连觉都很少睡。

    海通的名气越来越大,佛法也越来越高深,曾经被遗忘的那个天才和尚,又进入了不少长安贵人的眼里,只是这次,是以完全不同的形象。

    眼见着大佛越来越完善,海通和尚的内心是十分欣喜的,这是镇压水脉的石像,也是他成就果位的凭证,等到他把佛像彻底修好的那天,就是他立地成佛之时。

    但海通已经忘了自己成佛的事,他满心只有佛像,单纯的像是当年山林中的那个赤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十年,海通彻底的变成了一个老僧人,佛像已经修到了肩部,如果这样的时间再持续十年,海通将会是最后一个立地成佛的和尚。

    可惜意外来临了。

    这一天,嘉州来了许多逃难而来的难民。

    官府安置了一部分,却还有一部分流落在外,没有生计。

    海通和尚听说了这个情况,就暂停了佛像的修建,又筹措了一笔钱,为这些灾民搭建了几个粥棚。

    他想直接灾民打听了一下情况,才知道不是一般的天灾人祸,而是有妖兽作乱。

    海通和尚没有多想,他安顿了弟子和工匠,孤身一人向灾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