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太一书 » 第四十一章 归去也

第四十一章 归去也

    邪神纵然有万般的无奈,千种的不愿,终究还是被海通和尚拽进了介于虚实之间的无所有境界。

    在不可言,不可事,不可违的无所有之乡之中,邪神和海通都失去了继续做些什么的能力。

    海通和尚与妙光万相琉璃主一同经受着本质的侵蚀和消磨。

    一个月后,他最杰出的几个弟子找到了师傅已经圆寂的肉身,以及三卷经书。

    海通法师早已料定一切,他在经书上让弟子们把三卷经书分成两部分,其中一卷送回他在长安修行的寺庙,另一卷留给弟子们作为修行的资粮,最后一卷埋在某地的地下,留待有缘人。

    第三卷经书是用来应对邪神复苏的后手,那个得到海通和尚经书的书生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平息了妙光万相琉璃主留下的所有后手,这就是后来皮将军的故事。

    后来神秘消退,无为有之乡与现世的联系也不再如往常一般紧密,海通和尚和邪神反而借此度过了神秘消退的时光,一直挺到了现在。

    不过,令海通和尚感到意外的是,随着他的本质和这个邪神不断交融,他本来离佛还差一步的本质也在不断提高,而无所有之乡的消磨也变成了一种另类的修行。

    最终反而让他不断拔升的修为越出了无所有之乡的界限,在灵河重归之后,又重新带着这邪神一块儿出来了。

    “不过事到如今,邪神已经被消磨成了无知无识的妖物,只是还有一点复苏的可能。那邪神曾经具有的种种相,也被消磨的只剩你看到的那一个了。而我的本质也早已经被消磨的差不多了,修为如同无根浮萍。

    因此我干脆动用了佛家的因果,妙地神通,将这点本质彻底锁定在了消亡的结果上,然后我就看到了你。”海通和尚看着已经被杜子虚吸收的只剩一点的蓝色晶体,像他解释道。

    杜子虚大概明白了一切,他敬看着海通和尚苍老的独目面孔:“法师,值得吗?”

    随即他就意识着自己说错了话,如果这个老和尚对自己的选择的道路有一点点的怀疑,他就不可能三番五次的放弃退去的机会,他更不可能以凡人的精神,挺过让邪神都要消亡的消磨。

    海通和尚笑而不语,周围的蓝光已经消散,杜子虚看到延伸而出的土地正逐渐蔓延向四周的虚空,雨后的天空也渐渐的出现了,天边早已大亮。

    他们正在从无所有之乡中跌落出来。

    海通和尚跌伽而坐,手捏禅定印,笑眯眯的向着杜子虚说道:“可不是我非要把你弄进来的哟,是这邪神复苏的本质不愿意放你出去,我只是恰逢其会的引导了一番。”

    杜子虚看着坐在那儿的笑眯眯的海通,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有些事情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想不出人为什么会在两条路中选择那条通往万丈悬崖的,他也想不出一个人是怎么经受过如此长的消磨依然清醒的。

    杜子虚再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幸运的普通人,即使他从精神到肉体都已经面目全非。

    压抑的沉默过后,他开口询问:“法师以后要做什么呢?”

    海通和尚缓缓闭上了眼睛:“我的本质早已消磨殆尽,无法返回现世了,好在还有一线灵光未灭,干脆转世投胎去,如若上天保佑,我一线灵光未灭,那就让我继续去做一个和尚吧。”

    杜子虚没有询问有关轮回的那些话题:“和尚也会祈祷上天保佑吗?”

    海通和尚笑得很开心,像个顽劣的孩子似的:“和尚怎么不能祈祷上天保佑呢?难道上天因为我是个和尚就不对我一视同仁了吗?”

    “我这一生到达了佛的境界,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已经没有什遗憾了。”

    他的形象渐渐的被补全,挖掉的眼睛重新长了出来,干瘦的皮肤重新变得光嫩细滑,佝偻的身躯也直了起来。

    身上的百衲僧袍变成了一件七宝装饰的袈裟,此刻他看上去像是个已经成佛的人了。

    海通和尚忽然开口:“若有缘分,请代我去长安的香积寺看看吧,那是我曾经修行的地方。”

    他睁开了新的双眼,打量了一下杜子虚:“施主面含七杀,胸藏贪狼,足踏罗喉,日后必然有一份大业,只是还要谨守心神,勿坠才是!”

    他又接着说道:“远古时代神秘的源头被称为灵界,上古时代神秘的源头被称为灵海,我们那时神秘的源头被称为灵河,依我看来,还有更多的变化在未来等待着,你可以告知于官府,早做准备,也算一件功德。”

    不等杜子虚询问什么,海通和尚的肉身化作一道虹光,向天地之间飞去了。

    最后只留下了两句偈语回荡在杜子虚的耳边:“黜尽众相即见空,一点根性本来足。

    参破蒲团唯何事?无非一念救苍生。”

    杜子虚站在一处山谷中,默默的看着天边刚升起来的太阳,驻足了许久,随后才踏步向南边走去。

    海通后来的故事杜子虚大概知道。

    在海通和尚死去后,大佛的修建也随之停止了,接着没有多长时间,就是波及天下的大乱,整个大唐都变成了滚滚硝烟弥布的战场,只有西南等地,虽然有小祸小患,但大致还算平稳,被逃难而来的皇帝当做了安息之所。

    贞元初年,那位十分有能力的节度使韦皋重新筹措了一笔资金来修善未完的大佛,几位继承海通遗址的弟子接下了这个任务,并在贞元十九年彻底完成了它,彻底平息了当地的水患,只是那个一锤一锤的带领大家修筑大佛的人,已经圆寂了很久了。

    杜子虚张开了一双翅膀,振翅飞上了天空,现在的他飞的终于比跑的快了。

    越过茫茫的群山,他重新找到了小徐村的地点。

    借以隐身的状态,杜子虚落在了村子旁。

    村口的一位老大爷看到了他,当然同时也看道了他那破洞乞丐装风衣,瞬间好像确定了什么。

    老大爷张口喊道:“大辉!调查员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