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梦先觉谁者是 » 第三章 星光

第三章 星光

    马丹阳多少有些失望,这剩下十六枚竹简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星图,在修行那里记录的只是基础,而这里有更多的术家历年来记录的星辰轨迹数据,不过多少也有些其他信息。

    如世界的构成,是实、行、虚三炁,对应人之精、气、神。行炁即五行,虚炁应天,实炁应地。马丹阳多少有些不以为然,虽然这个世界偏向玄幻,但他不信会如此简单。

    不过这偏偏对于他重塑肉身很重要,虚炁当然不用,他虽然只剩灵魂,但毕竟还有灵魂,所以重塑肉身的宝物,说白了,就是要提供足够的行炁和实炁,构建支撑身体的实体和维持运作的五气循环,五色肉灵芝,当然,就是起这么个作用,其实更多时候那玩意被当做补品,要说用来塑造肉身,多少有些勉强,不过农家可以量产,所以想得到会比较容易。

    马丹阳觉得靠自己的现代知识,多少可以赚点钱,再贵说到底不过是个补品,难道还能一直买不起不成?

    马丹阳就这样想开了,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关于人体构造的资料上,但术家在这块实在不精,只记了大致的五气循环,所谓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仅此而已,估计也就是能用来日常给自己调理身体的水平,实在一般,马丹阳叹了口气(虽然没有身体,但叹气是一种心情),到时候还是自己去找个人研究一下,或者买到五色肉灵芝会不会有配套服务,农家既然奉神农为祖师,那医术大概也不错?

    放弃了靠术家这些资料了解一切的想法,马丹阳开始找术家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术家,如大长老所说,是一群天文学家(大长老的话在马丹阳听起来是这个样子的),主要研究星辰的一切,其擅长的东西也与此息息相关,也就是根据星辰排列而推衍出的阵法,如今马丹阳寄宿着的牵神祈禳之阵,算是其中最高规格的阵法,承载灵魂,模拟五感,还带声音,简直就是个头。马丹阳估计这个承载灵魂大概就是类似大脑,不过这个阵法运行的模式好像更像计算机,输入输出信息要方便些,至于上限,谁知道呢?

    马丹阳将术家研究出的实用阵法全部记了下来,总算是从术家这里又赚了一些,马丹阳居然有些高兴。【术家真穷啊。我也变得容易满足了。】

    看到术家记录的百家中所谓的九流十家,马丹阳不禁有些落差感,如儒家,道家,农家,墨家,法家,修行有八境,名家,小说家,阴阳家次一等,也有七境,像纵横家和杂家,虽然记录不详,但总不会比这些差,而术家呢?只有堪堪五重境界立枢,定距,周天,行星,全动,说的简单点就是从帝星开始逐步在灵魂里构建一张能动的星图,然后灵魂就会变强,哈,真是简单,难怪只走出五步。

    马丹阳就这样被......啊不,把十七根竹简全插了一遍,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一切。

    眼下的世界,是一个认知处于朴素唯物主义阶段的封建王朝,玷国刚刚结束战乱,完成了大陆的统一,与之相应的,是百家中最强的十家在朝廷中拥有职权,百家各有理想,这也算是各自修行的根基所在,而术家,因为钦天监的地方被阴阳家占了,所以无法实现理想,所以衰弱,或者反过来也说得通。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个人伟力占重要地位的时代,修行是重要的,而如今凡人想要修行,基本的方法是“以吏为师”,毕竟地方官吏基本也都是百家的弟子,就在地方上扩充自家的学派,没官的术家当然也收不到新的门生,所以只有老头。

    “所以,还是修行吧!”发出声音,再自己收集,所谓自言自语,其实和心声并无区别,但就这样听到自己的声音,让马丹阳觉得,他就在这里,确实地存在着。

    第一境界,所谓立枢,天上群星,运行不止,天球即以帝星为轴,环转周天,于人之魂灵取一帝星,以为此后星图之基。

    马丹阳有纷纭的念头,扰动不休,但,“先活下去,即使不知道活下去,会经历什么,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经历。我来到这个世界,一定,一定,要活着。“

    一切思绪找到了运行的中心,马丹阳出生至今,在自己从前的世界,灵魂不过是个概念,21克也谈不上科学,而如今,跨越了世界,开始修行,他真正见到了自己的灵魂,当他想要创造自己的帝星,他的意识终于跨越五感的局限,成为真正的第六识,他感受到,在无数扰动的尘埃中央,有一团尘埃聚集起来,如同宇宙中的所谓吸积,开始发出光芒,形成宛若盘状的星云,它还在一点点凝聚,一点点璀璨,星云扩张又缩小,最后星尘都坠到一起,在坠落中如同燃烧,光芒散落,尘埃也变得晶莹,马丹阳从广阔宇宙般的感受之中回过神来“是星光啊。”

    今夜,术家的老者们依旧像从前一样,用简陋的浑仪观测星空,夏夜的星空异常澄澈,术家众人灵魂中的星图与星空一一对照,勘验恒星位置的细小变化,也观察行星的运转方位,环视星空,大长老看到轸宿中有一颗未见过的星辰,便记录下来,“客星出轸宿。”再看时,却已经不见,大长老不禁疑惑,客星虽然往往会消失,但也不会这么快啊!

    京畿,道家,摘星楼,虽然朝廷有钦天监,但对于道家而言,自己建一座楼用来观星也称不上破费,何况道家有自信,他们对星空的研究绝对是当世第一,不过道家本来就不追求什么官位,即便朝廷为了平衡给了个国师,道家也鲜少有人在乎。但在这样闲散的道家,当那位负责值守的道士见到一颗一闪而过的星辰,却急忙去向楼主通报。

    钦天监,观测以行星为主,未记录。